美丽中国建设与习近平生态生产力观论略
2018-02-01戴燕艳
戴燕艳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5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出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九大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表述,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习近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思想的集中反映。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体系。本文就保护环境的角度认识十九大的有关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角度看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施压越来越大的历史。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是威胁生态系统的强大外部干扰力。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耕时期,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到了机器大工业时代以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已超乎寻常,世界开始改天换地的变化,技术进步、财富增加、贸易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对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地加重。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家和有识之士才开始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在工业化发展下所遭受的严重威胁。所以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才能使人类文明健康地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与习近平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吻合的。习近平指出,“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这段话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做了精辟的概括。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其重要之意就是要大力减少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为未来保留持续向前的动力。目前尽管我们已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了努力,但是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是我国环境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生态系统总体稳定,环境保护正处在负重前行阶段,需要以科学的规划、有效的举措,切实推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目前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果还很脆弱,实现的目标还是低水平的、阶段性的,仍有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水污染问题不容忽略。我国地表水干流水质较好,支流水质相对较差。2016年黄河、松花江、淮河主要支流为轻度污染,辽河主要支流为中度污染。海河水系主要支流为重度污染。部分流域劣Ⅴ类断面不降反升,松花江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劣Ⅴ类断面比例比上一年分别上升2.8、3.1、4.7个百分点。湖库总磷污染问题突出,开展监测的112个重要湖库中,总磷为首要污染物,其中太湖、巢湖为轻度污染,滇池为中度污染。二是大气污染没有根本解决。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三类: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大气污染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动植物发育,损害经济资源,严重还会改变气候,导致气候灾害,如酸雨、破坏臭氧层、气候变暖。2016年我国338个城市发生重度污染2464天次,严重污染784天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80.3%,但总体上大气环境2016年比2015年有所好转。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工业污染部分向农村转移,土壤污染问题突显。四是生态环境变化对物种多样化影响较大。“全国34450种高等植物的评估结果显示,受威胁的高等植物有3767种,约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0.9%,其中属于近危等级(NT)的有2723种;对全国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受威胁状况的评估结果显示,受威胁的脊椎动物有932种,约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1.4%,其中属于近危等级(NT)的有 598种。”[2]
清醒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境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深刻理解环境保护为什么是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在观念上重视环境保护,行动上践行环境保护。
(二)作为基本国策的环境保护要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
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本身意味着环境保护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形成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促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强调环保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实际对生态理论的重要发展。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思想,要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局性和整体性,生态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生态环境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生命系统是其核心,人类又是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生命系统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物质与环境条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环境交织在一起,一荣共荣,一损共损。所以,生态环境是联系环境与人类及其活动的桥梁和纽带,维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实现和保护生态平衡,实质上就是维持人类自己。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中一个根本标志就是生态平衡。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从生态理论的高度对保护生态系统进行了明确的指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统一治理”是习近平统筹环境治理思想的体现,指出了自然生态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保持生态平衡,是解决我国复杂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强生态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2013年5月习近平就曾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与生产力联系起来,在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环境这一新的要素,这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一)客观认识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关系
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很长时期人们忽视了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其现实的表现就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了普遍的矛盾。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种中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就是最充分的证明。19与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天空长期被工业排放的烟雾笼罩;“雾都”伦敦1952年持续5天的“烟雾”竟然造成1万多人死亡;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光化学烟雾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的惨剧;西方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代价极其沉重,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绝大部分都是按照过去以破坏环境支撑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模式所造成的。而目前世界经济总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环境容量。所以,当前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是世界难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成为可能。习近平以世界视野和长远目光提出的生态生产力观,深刻揭示了保护与发展并不对立,人与自然也应和谐共生,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是能够协调共赢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提出的生态生产力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在实践中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绿色发展战略思路。指出要树立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结构水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从根本上减少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要运用倒逼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促使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习近平对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早在2003年8月8日在丽水市调研时就指出:“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GDP”。习近平很早就意识到粗放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是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的。习近平对只顾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环境的“GDP主义”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警告,再也不能简单以GDP数字来论英雄,而应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并按主体功能分类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生态文明的导向落到实处,使人们自觉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发展。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并提出了有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基本思想: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把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和发展生态农业结合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乡村;另一方面,要加大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推进荒漠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的综合整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方面,既强调水、气、土壤污染的防治,也提出了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要着力解决环境问题,这是在保护环境方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体现在对物质和文化产品需求的满足,也体现在对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美好的生活环境等生态品的需求,因此要注重以民生为重点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
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重要特征,要加快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人们对舒适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因此,要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人对环境友好,环境才能呈现美好予人,建立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2013年4月8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每个普通民众平等享有生态福祉。生态需求也是最基本最底线的民生需求。在当代中国,生态民生问题颇受民众热议和关注。当前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的改善和环境的治理,几十年高速发展造成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大隐患,所以着力治气、净水、增绿、护蓝,使人民享有优质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习近平的环保思想超出了经济和物质的范围,认为环境保护不仅是生产力,环境保护也是民生,是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生存的重大问题,发展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生产、生活和生存。习近平提出的良好生态环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和环境诉求,表现了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的情怀。
(二)加快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不断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大量建设和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短期经济效益提高了,财政收入增长了,但环境代价非常大,水变黑了,空气污浊,土地污染,出现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2013年4月12月,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总书记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迫切,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解决不好,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解决环境问题,就是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改善民生、为民谋福。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扭转有发展就有污染、无污染就无发展的错误思想,破除将生态与民生对立起来的陈旧思路,要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是民生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良好的生态即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政府是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这就需要将生态治理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环境保护也是关系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安全体系的许多方面实际上都涉及到生态安全问题。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定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安全观是从国家安全高度诠释了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安全需求。不仅是我国,实际上美国、加拿大、欧盟各国、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充足的自然资源与健康的环境质量纳入到国家安全的范畴之内。当今世界,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生态命运共同体。一个时期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总悬浮微粒超标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维护地球生态、加强环境保护是全球发展的趋势,已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同并达成共识,关注生态安全也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事务。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正在加快建设,我国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达到13亿之多,我国的人均资源非常短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模式致使生态环境不断退化,雾霾、沙尘暴、温室效应的加重使得生态安全由局部的问题逐步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部分地区土地和水污染严重,造成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城市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耕地减少、濒危物种增加等方面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也面临着海洋污染、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的安全对我国至关重要,关系着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习近平还多次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眼睛”“对待生命”都是安全的概念,习近平强调的是环境保护是关乎生态安全的战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采取有效措放,维护生态安全
习近平在2013年5月24日就曾经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新的《环境保护法》是生态安全的法律后盾。生态安全,最重要在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好所有重要自然要素的生态功效,尽可能恢复自然生态的自净能力,保证地球生态和人类文明能够永续发展。
在战略上我国也提出了保护生态安全的思路,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完成划定必须严守的生态红线,包括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而且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从上到下三个行政级别分别从三个层级划定三条控制线,以保证我国整体生态安全。
从全球来看,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世界各国要以对人类未来发展共同负责的精神,秉持平等合作、开放包容、共建共赢的原则,构建绿色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每个国家都有义务承担责任,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暖和治理全球生态问题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4]习近平以深邃的思想倡导各个国家应当携手共进,共同面对全球生态问题,共同承担保护地球生态安全的责任,显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开放包容和保护全球生态的决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Z/OL],新华网,2013-07-20.
[2]国家环境保护部.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17-06-05.
[3]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4]习近平.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