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族传统村寨与民居建筑形制结构
——以贵州省荔波县水葩组为例

2018-02-01

文物季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族村寨民居

水葩水族村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隶属水甫村,向南距荔波县城约13公里,向西北距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水甫石棺墓群约3公里,向西北约5公里是正在建设中的兰鼎山森林公园。水族习惯将“寨”称为“组”,水葩组就是水甫村的组成之一。

水葩水族村寨作为一个水族文化的综合地理实体,它的形成依托于内外环境,是地理背景和人文关系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文化特性,是其民族文化的特有体现和智慧结晶。

一、村寨形态分析

民居建筑是村寨的组成部分,而村寨的内外部形态则是影响建筑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人居空间,其选择过程即是一个自然及人文因素为我所用的过程。

(一)村寨外部形态及选址要素(图一)

图一 水葩村寨布局形态及周边环境要素示意图

1.山水环境

水葩组位于两山之间的山脚缓坡处,整体背西北面东南,依山而建。村寨东、西边分别有一座独峰和一座双峰(图二),水语称独峰为DIA BAO,双峰为GU XIU(干),译为“水不会干”,村寨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双峰的山间泉水。介于侗族、布依族(平地建房)和苗族、瑶族(依山择险)建房习惯坡度之间,水葩组的民居多建在山脚略偏上处。

图二 村寨周围山峰

双峰的泉水流经村寨形成一条小溪,后来村民为引水灌溉方便而人工抬高河床,天然溪流变为一条人工沟渠,村寨的得名即与这条溪流有关。水葩组的名称经历了由“水爬”到“水扒”再到“水葩”的变化。最初得名“水爬”即与此条小溪的流向有关。村寨及其周围地势北高南低,而这条河流却由西南流向东北,呈现水向上“爬”的状态,因而得名“水爬”。后为记录书写方便,村民取谐音改为“水扒”。2015年3月,便于旅游业发展,当地政府将俗名“水扒”改为官方名称“水葩”。

2.其他环境要素

水葩组村民多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村民的田地原位于寨前平地处(东南面),现为发展旅游业开辟为花海。独峰和双峰的林地包含多样树种,松木、杉木等是村寨民居建筑和村民生活所需的材料来源。

这里的村民不集中安葬亡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属于村寨整体的公共墓地。但是各家依据老人的生辰八字、年龄以及死亡时间来确定墓地位置。早期墓地一般位于自家房屋后的坡地上,由于房屋周边空间有限,近年来常将墓地零散置于独峰及双峰的山林中。

3.选址要素总结

根据环境要素布局及村民访谈信息综合分析,水族村寨的选址离不开山、水、田、林这四个要素。其中,山、水是较核心的两个因素。

一方面,如前所述,水葩组的民居多建在两山结合部的山脚略偏上处,整座村寨背山面田,以两山结合部为地理中心,民居沿山势呈外凸状由中心向两侧延伸呈“Y”状[1]。之所以选择两山结合部,反映了水族人民求安稳的心理。由于当地山多且陡,聚落规模普遍偏小,但同时,早年当地长期匪患严重,处于两山相交凹处且四周有山林环绕,可以较好地隐藏并保护这些规模较小的村落。而山脚略偏上处,既能防止水患,又便于取柴,还能在最大限度地节省平地的同时接近农田,便于村民生产。另一方面,水是又一重要的选址因素。水葩组使用的水源有两处,一为从双峰流下的山泉,源头位于距山顶约200米处,顺山势流下,在寨前两山结合部与来自西南面漳江的一条溪流汇合,继续向东北流去。形成一个中心,三条分支的水流分布形态。

此外,田地、林地在村寨选址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由于平地资源有限,水葩组不存在自家在房屋周围设置田地的现象,位于寨前东南平地的田,是村寨附近唯一的田地集中安置地,在未开展旅游业之前是村民自给自足生活的保障。对村民的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峰和独峰的林地,既为村民提供了居住和日常生活所需的木材、又为安葬亡人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村寨内部形态布局分析

不同于瑶族村寨一寨一姓,水族为一族多姓共居。水葩组以吴、韦、潘三姓村民为主,其中吴姓的历史最为悠久。水葩组并没有按姓氏区分居住空间,三姓村民没有各自的特定居住地,而是相互交错居住。村寨内的功能分区也不明显,居住区和仓储区混杂。一般来说,一家房屋周围会配一间禾仓用于存储粮食。

首先,水葩组的公共空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位于两山结合部,在村寨整体空间序列中具有中心连接作用。其次,作为公共空间,其形成需由其周边重要的环境要素——古树、寨门、广场与雕塑、休憩设施、水渠等提供物质实体进行组合。最后,物质与空间布局的形成往往以人为核心导向,在满足人的需求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和便利。水葩组寨门及广场一片公共空间,不但是村民休息、聊天,举行集会、对歌等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村寨中最为活跃的信息交流集散地,同时也满足了水族的“古树信仰”。古树崇拜是水族先民鬼灵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在村寨门口都有高大苍劲的“风水树”[2]。

核心区位、环境要素以及功能需求使水葩组公共空间的选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典型性和延续性。

二、单体建筑结构分析

水族民居建筑形制结构特征显明。从现有人口分布而言,水族一般相对集中分布于我国黔南、黔东南,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再加上水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等,与之相适应,其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

水葩组规模较小,共37户,100多口人。目前村寨内保存的传统老建筑有22栋,经过改造、翻新建筑5栋,参考原结构新建建筑37栋。全寨建筑的朝向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依地势而建,背山面向聚落,形成向心式的内部聚落形态。现存的22栋老建筑全部为传统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属于村寨内的第二代建筑,约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合村寨现有传统建筑的整体情况,本文选择两处保存完好、形制典型的建筑作为案例,具体阐释水族民居建筑的形制特点。

案例一(图三):水葩组原老支书家(A房)。目前计划作为展示建筑,已无人居住,内部采取原状陈列的方式,保留屋内各处布局。

图三 案例一 A房

案例二(图四):水葩组现村长的弟弟家(B房)。房屋后半部分依托山体的吊脚式建筑。目前村长的父亲和弟弟一家三口居住其内。

图四 案例二 B房

(一)建筑结构(图五、图六)

水葩组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分为三层。一层养牲畜或仓储、二层居住、三层仓储。但第三层情况较特殊,会根据需求灵活地划分空间,也可能存在因为利用不到而不进行搭建的现象。民居多为五开间,体量较大,房屋入口一般位于房子正中,即在第三开间处设置石质或木质楼梯通向门。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周边自然情况良好,所以为防蛇等动物爬入房间,门槛一般设置较高。

村寨内老建筑屋顶形式比较单一,只有歇山顶(A房)、重檐歇山顶(B房)两种,显示出居住者财力和地位的区别。房屋出檐较长,有一定的防雨功能。并且,重檐歇山顶采取连檐形式,可更好地为房屋下半部分遮挡风雨。屋面较平直,屋面的铺排间隙均匀的椽,再在间隙处铺设仰瓦,两排仰瓦间盖覆瓦,屋面多为一层,也存在两至三层的情况,而在正脊、垂脊和戗脊处则固定使用两至三层覆瓦。

图五 A房正立面

图六 A房侧立面

传统民居建筑构架均为穿斗式,柱直接承檩,柱与柱之间以枋拉接。除中柱外,上部枋上立瓜柱承檩,组成一榀屋架。横向上同样以枋联接每榀屋架,构成房屋的整体构架。一般主要的几根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均为整柱落地,即三层由一根立柱贯通,柱子的形状不固定,A房为方柱,B房为圆柱。落地柱下有石质柱础。

水葩组禾仓的结构与民居类似,但体量小,为一开间。普遍为悬山顶,既有出檐可以防止粮食受潮,又相对于歇山顶结构简单、容易修建。屋面同样为瓦铺,覆瓦和仰瓦各一层,正脊中饰花瓣等形状。主体木板横铺,侧面的枋出柱头,上立短柱悬挑屋檐。底部以圆柱形石头四角支撑,在禾仓底板与支撑石头之间有用于承重构件梁,一侧梁稍有磨脚。禾仓的柱子不但柱径不一,而且形状相异,支撑柱为方柱,而悬挑的短柱为圆柱。一般来说,圆柱易获得,而这里却要将圆柱切割加工成方形,多出一道加工工序,与通常建造民居追求简洁方便的观念不太一致(图七)。

图七 禾仓

总之,水族民居建筑形制结构是适应当地潮湿、多阴雨的自然气候和满足村民居住需求的综合产物。

(二)居住层平面布局分析

木结构干栏建筑的二层是水族家庭的主要居住面。这一层的平面功能分区既恪守家族传统,又能合理利用空间,充分发挥水族民居中各空间的作用(图八、图九)。设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完全由草铺过渡为由覆仰青瓦构成的瓦铺。通常为在屋顶的檩上架一排

图八 A房二层平面

图九 B房二层平面

首先,堂屋是水族民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空间。严格来说,堂屋专指房屋正中、第三开间处的矩形空间,其内正对入口的墙上设神龛,用于供奉祖宗牌位。作为整座建筑中最神圣的空间,其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表明主人家族姓氏、供奉祖先,而是体现家庭宗族观念,凝聚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广义的堂屋是指一家人主要的活动空间[3],通常包括位于堂屋左右两侧两开间的空间,即客厅或宽廊处。客厅和宽廊二者除紧邻堂屋外,具体位置不定,有重合和交错,都是家人进行交流、接待客人的公共空间,以及连接中心堂屋和卧室的过渡空间,区别之处在于空间内摆放陈设和部分功能的不同。客厅内一般摆放电视、沙发等,为日常起居、会客所用。宽廊则多出一个手工艺区的功能,一般妇女会在此利用当地原料进行织布、纺纱等活动。

水族民居建筑营建步骤一览表

与堂屋的地位类似,火塘间也是水族房屋居住面一个必备的空间。水葩组村民家的火塘为下凹式圆形火塘,火塘的数量、位置不固定,一般位于堂屋之后,与灶台的距离较近。比如,B房只有一个火塘,位于房屋后靠近西边卧室的空地。但A房有两个火塘,分别位于神龛之后和灶台之前,由于神龛之后有墙板遮挡可抵御冷风,因而冬天多使用神龛之后的火塘,而灶台之前的火塘与房门贯通,可以通风散热,多在夏天使用。火塘间是一个灵活而又固定的空间。不似其他空间有各自固定的功能,它可进行的事宜较多,既可作为烹煮食物的操作地,又能接待客人或进行其他活动。但不论其用为何,家家户户火塘的存在和利用是一定的。

卧室是居住面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空间,位于房屋两侧,即最左和右两开间处。

卧室的数量和大小非常灵活,不同居住者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间卧室中只配一张床,大小不一。按照当地人的习惯,东西两侧的卧室长辈、晚辈各住一边,对待客人则常为择南而居,主人择北而居,但具体安排并没有严格规定。

(三)营建与装饰

水族民居的营建十分讲究“祥木”、“吉时”和“正人”。整个营建过程贯穿着水族特有的民族习俗,步骤条理清晰,仪式隆重别致。

水葩组干栏建筑整体装饰较少,装饰也主要存在于屋脊和吊柱(垂花柱)上。屋脊正中用瓦片堆叠成不同形制。吊柱装饰雕刻呈束腰三节状。此外,还存在一种比较新的做法,即将望柱雕刻成几何形,棱角分明,这在传统建筑中不太常见。

三、结 论

水葩水族村寨,掩映在群山密林之间,传统建筑的深褐色木板、灰色瓦片,与葱绿的山林相互映衬。高低参差的屋面,构成了一重又一重传统村寨建筑景观。随着旅游开发,将有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传统村寨的质朴景观,但同时也加速了村寨建筑文化景观的变化。新建建筑位于村寨前部平地,

是人进入视线第一眼投射区,但它们与原风貌的融合程度并不高,房屋外部用色过于鲜艳,结构上无法看到干栏建筑最明显的底柱。形成前后明暗、颜色、质感不协调的画面,实属村寨在发展进程中烙下的一块令人略感惋惜的印迹。

传统村寨是人的生活、信仰需求与自然环境相博弈与融合的产物,居住区域的选择、房屋的营造、环境的整治都与人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水平息息相关。从构件到单体建筑,进而到村寨建筑群,最后到聚落景观,层层嵌套,形成了一个集生存所需的物质、环境及精神要素于一体的综合地理实体实属不易。少数民族传统村寨,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建筑史的构成部分,并且为民族考古学提供了一批鲜活的案例。现阶段,做好全面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等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张振江、杨槐、代世萤《水族村落的民族传统空间结构——以贵州三洞乡为主要对象的调查与研究》,《文化遗产》,2012年第1期。

[2]刘之侠、石国义《水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3]王伟正《水族家屋空间研究——以贵州双星水族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11年,第51页。

猜你喜欢

水族村寨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水族敬酒歌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锅巴粥
无蚊村寨丁屋岭
上帝的水族馆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