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2018-01-31杨蕊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组织

杨蕊

摘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提升和实践探索不断拓展的结果。它的提出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指明了建设方向,也为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的功能定位提供了依据。地方政府应当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助推顶层设计在基层运行,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良好的“善治”环境。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

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在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就业、脱贫等民生建设方面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治理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2.是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报告物质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精神层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需要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包括“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深刻内涵

1.共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

政府要引导社会切实转变观念,社会建设不是政府一家之事,而是要充分调动起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树立社会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共享。志愿服务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和链接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并且实现人的价值的再释放。

2.共治是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

现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治理成为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牵扯主体越来越多、影响面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从传统政府的大一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共治方式转变。尤其是要在充分发挥政府治理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3.共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指向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最明显的优势和特点。我們追求的发展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不是为了少数人的目标,而是为所有中国人民来共同奋斗。当前我们开展的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生动的写照。当前,全国各地开展扶贫攻坚,政府进行了许多创新和改革比如“三变”改革、“爱心超市”等,以及如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积极参与帮助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等创新做法,取得了可喜的扶贫效果,真正践行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路径

1.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提高社会的治理能力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党组织上下衔接、左右联动,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限度的凝聚社会建设的正能量。政党在本质上是社会组织,是一个有政治要求的社会组织。因此,我们党必须更加重视直接面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才能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和执政基础,这是党建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整合辖区驻地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资源,开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和议事平台。发挥各类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职能优势和人才优势,共同解决社区党建、服务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

2.培育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由于社会发育、发展程度受限,成长环境不佳,我国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实际承接能力上收到限制,能力不足,很多时候“接不住”政府转移的职能。

因此,未来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进一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比例、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等措施,来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打破垄断机制,推行简政放权,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制度,合理界定政府购买范围、优化完善购买服务的机制。提高专项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用好,来达到社会的协同治理。并且应当确立公私权均衡关系的基本原则,合理控制公共部门规模,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

3.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社区是巩固党的政权、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细胞。习主席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我国大量的社会问题集中和爆发在基层,比如非法集资、传销、劳资纠纷、拆迁赔偿纠纷以及当前频发的“邻避”问题等等。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力量也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制定出台的每一项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城乡社区。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打通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

4.加快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助力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政府在一些具体的服务当中,形式往往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人文关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同治理,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存在的不足。社会工作者凭借专业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障人士等特需人群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局限和不足。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大众对于社工的关注认同度不高,社工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社工人才还比较紧缺。

因此,未来政府应当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和普及社会工作的理念,进一步宣传和引导社会工作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社工行业的培训和教育,为社工人才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真正发挥社区社工的作用。

5.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在基层治理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种多样,管理当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非常突出。由于不同立场、不同利益,群众对一件事的意见和态度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解决好矛盾和问题,朝阳区推出了“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建立起了协商沟通的平台。即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由党委、政府和群众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在化解矛盾、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治理效果。基层协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当中应该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治理的本质是公民参与。因此,在未来的基层治理当中,要用好协商民主这一有效治理工具,制定科学完整的参与机制和参与流程,保证人民有广泛、深入、持续的参与权利。

猜你喜欢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组织
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三共”理念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政策创新研究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