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尖头蝗危害柑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2018-01-31徐蓉金爱华张祖玉余昌清刘学元杨承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桔园产下状物

徐蓉 金爱华 张祖玉 ?余昌清 ?刘学元?杨承玲

一、尖头蝗的习性

尖头蝗俗称“蚱蜢”,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虫科的昆虫。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尖头蝗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动。脚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幼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若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成虫的后脚腿節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成虫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二、危害症状

尖头蝗在我市历来危害较轻,属于次要害虫。今年6—7月,我市的一些柑桔园,发现尖头蝗若虫啃食柑桔幼果十分严重。全市尖头蝗发生面积达到0.4万公顷,成为我市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一年。

柑桔被害处色暗绿而无光泽,并可见泌出的油脂及显现的小黑点,最后形成灰白色疤痕。最多一个果实上见到尖头蝗11头,果面全部受害。果实受害后,轻则生长受到阻碍,品质变劣;重则造成落果。尖头蝗也危害树冠外围的当年生叶片。叶肉被啃食后,留下网状叶脉,后期可生黑色霉状物,成为尖头蝗的一个危害特征。

尖头蝗多发生于山地果园,特别是园内或果园附近种植有黄豆、红薯和杂草多的地方,一般发生都比较严重。在陆城镇宝塔湾村调查,果实受害率达40—55%,叶片受害率达15—21%,严重的田块果实和春梢受害率达100%。

三、尖头蝗大发生的原因分析

1.截止2017年,宜都市柑桔栽培面积2.12万hm2,大面积连片栽培柑桔,生物多样受到破坏,为尖头蝗大发生的大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近年来柑桔产业的比较效益下降,劳动力进城务工多,桔园失管现象突出,失管桔园杂草多,为尖头蝗的大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气候条件利于发生是决定性因素。与历史同期比较,今年6月上旬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持平,7月上旬偏低1.4℃,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温度偏高1—1.5℃;6月上中旬雨量分别少52.7、17.2 mm, 7月上、中旬雨量分别少44.3、46.6 mm,今年6—7月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极有利于尖头蝗大的发生。

4.加强管理,防除桔园边杂草,桔园边不栽培黄豆、红苕等作物,改变尖头蝗的栖息环境。

5.生草栽培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尖头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6.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水平,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轻尖头蝗的危害。

7.结合冬季清园,深翻土壤,山地果园要铲除周围杂草,破坏蝗虫越冬场所,消灭蝗虫卵块,减少虫源。

8.生物防治,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保护捕食性天敌。

9.药剂防治。在蝗蝻3龄期以前,晴天上午9时或下午5时左右,用48%毒死蜱乳油或90%敌百虫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加毒死蜱40%的1000倍液常量喷雾。隔7—10天补喷一次。

猜你喜欢

桔园产下状物
写状物作文,如何观察
桔香
成群状物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巧用鸡蛋清治猪肠炎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湖北·第四届中国宜昌﹙夷陵﹚柑桔节开幕
南方酸性旱坡地桔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