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持证上岗”的是与非

2018-01-31吴秀娟

湖南教育·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上岗家校培训

吴秀娟

近日,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为学生家长颁发“合格证书”,引导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家长是否需要“持证上岗”?如何对家长的“任职情况”进行科学考评?家长“持证上岗”怎样才能做到实至名归?一时间,有关家长“持证上岗”的是与非,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家长“持证上岗”并非个例

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定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这“五个一”的要求,是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为家长颁发“合格证书”的硬性规定。完成这些“必修课”后,家长才能获得“合格证书”。

据该校校长郑志军介绍,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家长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的失地农民。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成为阻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学校此举的初衷就是想给家庭教育一个规范的样本。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家长都能够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学校还在“合格家长”的基础上增设了“优秀家长”、“卓越家长”等不同等级的荣誉称号,鼓励他们不断向上,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

无独有偶,以广东省中山市、浙江省杭州市为代表的一些地区早已开始了家长“持证上岗”的探索。

2014年,中山市探索创新家庭教育之路,推行“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培育计划,通过培育家长领袖的方式,搭建家长抱团学习的互助成长平台。此外,中山市东区还开发了家长学校网上学习平台,家长视频学习累计积满10个学分,才能登录新生报名系统。在此基础上,试行家长“持证上岗”制度,以学分规范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杭州市上城区则推出家长成长工程,以颁发“星级家长执照”的方式打造家长终身学习移动平台。学习平台提供180余门线上课程,由名师录制而成,课程时长均在10分钟以内,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选择课程。当所选阶段修满100分后,家长可获得一星级家长执照,每多修100分,执照星级相应提高一级,直至成为五星级家长。

孩子要上学,家长先上课。不知从何时起,学校在家庭教育领域“冲锋陷阵”,刮起了一股家长学习的热潮。

家长“持证上岗”的必要之争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他们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强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太忙,没有时间”和“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成为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所面临的困惑。简而言之,家长缺时间、缺方法、缺能力成为摆在家庭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教育时评人陈攀峰看来,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对一个人品德形成、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培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持证上岗”无疑彰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从这一点来看无疑值得肯定。

“如果通過家长‘持证上岗能够重新唤醒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这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事。”陈攀峰坦言,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境况,不少家长心理上存在着传统的习惯性思维,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教育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势必成为阻碍家校沟通的“绊脚石”。加之从现实层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祖辈由于年龄、精力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无力通过“持证上岗”的诸多考核,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家长手中的“合格证书”含金量如何?存在等级差异的证书是否会在家长群体引发新一轮的攀比之风,进而无形中加重家长的负担?一千个家长就有一千个面孔,如何兼顾标准化培训与参培者的个性需求?……对于家长“持证上岗”一事,也有不少人表示要多一份冷静和审慎。

在我国家庭教育培训缺乏整体制度设计的当下,如何以学校为媒介,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成为许多教育人思考的命题。

深层次家校合作势在必行

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将家校合作系统化,通过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消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壁垒,让家长与教师一道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也是教育者。”原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认为,家长应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的工作;以教育者的眼光去打量和关注孩子。

“持证上岗”对于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提高有所助益,但如果上升为带有强制色彩的硬性规定,则会招致家长反感,最终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家长培训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家长的自由选择权,唯有知道家长需要的是什么,再对此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如此一来才能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家长的学习兴趣。”在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学教师刘和平的理解中,家长“持证上岗”属于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新事物,要想让这一新事物充满活力,就不能仅仅依靠一纸证书,还要在增强培训内容的吸引力上下功夫。

“家长提前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并达标,要变得如同婚前检查一样自然”,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认为,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制定《家长教育法》,呼吁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鼓励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

家长“持证上岗”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深层次家校合作的呼吁。家校沟通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单方面的告知和信息反馈的阶段,而应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来,相互砥砺、相互补益,构建家校成长共同体。

猜你喜欢

上岗家校培训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缉毒犬的一生
会议·培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会议·培训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以最佳状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