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美术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探究

2018-01-31陈伟胜

考试周刊 2017年103期
关键词:组织引导小学美术

摘 要:美术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搭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组织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去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探讨。创设教学情境,注意分工协同。注重教师引导,发挥学生才智。开展合作交流,倡导动手操作。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组织;引导;探究

一般而言,美术课堂还是比较受小学生欢迎的。这是因为小学生大都喜欢涂涂画画,特别是愿意用画笔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画出来。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小学美术教师调动学生美术课堂上的动手创作的问题是不大的。只不过是美术科目的特点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要求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运用手中的画笔把生活描绘出来。因此,如果我们美术教师仅是把教学的目的设置停留在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临摹而不是进行有意识的独立创作是不正确的。

出于小学生在生活经验以及创作能力上的限制,要求他们能够独立地创作出好作品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当然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小学美术老师更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搭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组织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去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探讨。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他山之石”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动手绘画的思维与能力。

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 创设教学情境 注意分工协同

对所有学科来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教学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可以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时做好充分的蓄势。而学生一旦专注于课堂,作好了课堂学习的准备的话,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好地调动起来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小学美术老师这个时候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话,学生没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很好地分工合作而是各自为政或是不知所措,那么课堂的学习将会变成一团糟,也是说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说,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分工协同的。

以教学《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例。在要求小学生进行小动物简笔画创作的时候,美术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然后动员鼓励他们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学生很容易地就勾起了创作的欲望。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在组间巡视,指导学生处理好笔画的细节。等各小组成员的创作成功之后,美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上草地或是森林,然后把各小组成员的作品贴在上面,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名为“大森林——动物们的家园”或是“草地上的动物联欢会”的主题画。相信小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在心里感到非常的自豪,因此培养了他们绘画的兴趣。

二、 注重教师引导 发挥学生才智

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是当之无愧的课堂学习主体。从这一点出发,课堂学习的时间、空间以及学习的内容、方向等等都要由学生来决定,教师是不能够进行更多的干涉的。但是,是不是说美术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全部的学习,对于他们的学习行为可以不闻不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美术教师还是要起到学习主导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不够强,很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被美术教师及时发现并且做出纠正的话,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的方向和效果的。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对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行为以及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一定要有清楚及时的把握,以便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纠错。这样的话,学生对于知识的正确认识、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培养才不至于出现偏差。

还是以教学《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例。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在线条的运用,特征的表现等出现差错。或者是有的学生在某些动物的表现力较强,而在某些动物的表现力较差。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就应该通过引导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或是教师的点拨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绘画才能。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才能在共同学习中获得长足的进步,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 開展合作交流 倡导动手操作

组织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都明白,学生的合作交流首先要讲究的是合作的必要性和基础。也就是说,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课题要具有必要性。如果是某位同学自己独立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再有的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美术教师或者是合作小组的组长要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真正地达到合作协同的境地。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地动手操作,然后再把每一位成员的操作成果以某种巧妙的方式拼接安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使得每一位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还是以上例来说明。即使是某位成员的独立创作非常优秀,这样的教学成果也是不能代表整堂课的教学的,因为毕竟“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更不用说如果美术课堂总是个别学生表现的舞台,那么这样的课堂将会越来越没有生命力。而如果这美术教师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地让他们体验到共同学习的乐趣,那么这样的课堂将会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将会是最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赵凤君.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的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李宏梅.小学美术合作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新课程,2016.

[3]柏静.小学美术课生生互动促进合作学习[J].新课程,2016.

作者简介:

陈伟胜,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引导小学美术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品三口而知味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