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生物课堂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31聂金梅

考试周刊 2017年10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现代的教育正面临着一次次的改革,其中初中生物的教学要求也被逐渐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将知识简单的传送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本文章主要是对初中生物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现代社会中对于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若想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出类拔萃,一定少不了创新能力的作用。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需要从小就培养创新能力,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通过给孩子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独自思考和摸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先营造出淳朴的课堂民族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据统计,初中生的年龄段正是需要一个自由、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个前提下更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这种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但就目前而言,初中生物课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多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且灌输式的旧方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即要求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生物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开放课堂,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消除顾虑、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安排教学活动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还能够让学生享受这个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二、 提高教案創新、优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 创新性设计教材内容,教师要在课前的准备阶段要充分的研究教材内容,并通过创新的备案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生物课充满喜爱与好奇。让学生对生物可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同层次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作为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将教材之中比较浅显的易懂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使之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有机结合起来的知识点逐渐渗透让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最后在课堂之中对教材中核心知识点进行充分的解析,如果有必要可以对书本上的知识点现场模拟情境,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二) 细化教材结构,优化教材内容。教材的最主要功能是学生上课时的载体与依据,教材是绝大部分生物知识的体现与积累。但是,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教材的知识覆盖面与当下教育制度的改革基本方向、目标不见得相互吻合,所以教师的责任和重担就体现出来了,作为教师在此种情境之下就该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程度和教育部对教学质量的安排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合理的进行优化和细分。知识面由浅入深,难易度删繁就简。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有着质的飞跃。在这种知识储备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摆脱原有的旧思想的束缚,以一种更加放松、更加自由的方式对生物世界进行摸索,这在无形中就养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 通过生物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实验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阶段,生物实验的增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实验就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专业的知识和实验技巧,更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到实验的实践中来。一些探索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对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欲望都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四) 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句俗语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媒体等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教学特点、课本中的资料、思考题。探究性实验、课外阅读等,多组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多创建一些探究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对此类问题进行探索。经过多种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出,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出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好习惯的养成。

(五)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是著名的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一切的发明都是由“为什么”引出,而后才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就不会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如果没有“为什么”,就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一切都源于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并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天性,对大胆质疑的学生给予鼓励,将这种氛围传递给其他人,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勇于提出问题。

(六)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从书本上学习知识,那只是表面的,要想深入的理解知识,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课堂之上,需要让学生学会融入社会的广阔环境中去摸索,去实践,去学习。这是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的必经之路,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学到更真实的本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摒弃掉传统的教学模式,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这对教师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章对初中生物课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以此能够给人们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 张生伟.谈初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3):227.

[2] 黄志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5):14.

[3] 林德清.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6):101-102.

作者简介:

聂金梅,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