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优化方案研究

2018-01-31段舜婕

考试周刊 2017年10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摘 要: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表现为: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传递负面教育信息;新媒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心理健康。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优化方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通过上述办法,有利于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养,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新媒体

一、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网络技术发达的新时代,新媒体已经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高频率的新媒体使用频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和新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无国界、无屏障性,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不法分子的负面信息冲击,对高校老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新媒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新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的碰撞,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结构。其中,主体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网络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教师而言,通过网络化结构,有助于高校老师迅速掌握信息,拓宽其信息储备量。就学生而言,通过使用新媒体,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的获取渠道。

第二,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对新媒体的利用主要包括建立网站和利用主流的沟通工具两个方面。就建立网站而言,高校建立政治思想网站,教师用它来从事授课、讲座等工作;就沟通工具而言,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帮助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第三,传递负面教育信息。新媒体对思想教育起到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个人崇拜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这些思想的出现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第四,新媒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心理健康。多元化信息的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易动摇等特点。由于年龄的限制,大学生的内心成熟度不够、理性不足。又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综合这些因素的出现,大学生的价值选取往往具有盲目性、多重性等。这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随着大学生越来越浮躁,以及高校对这些现象的忽视,必然引致个人利益至上、功利性追求等问题相继出现。

二、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方案

(一)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

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形成正确的新媒介认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借鉴媒介的力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作精神。同时在合理的利用QQ、微信、微博等工具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需求,加强教师团队的素质建设,在更新教师团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

(二)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新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为现今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许多优质的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新媒体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建设;第二,合理的使用新媒体沟通工具;

(三)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

现今,网络的影响力巨大,在高校课堂合理地运用新媒体,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通过新媒体来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面临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需积极应对,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第一,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时髦的观念吸引大学生。为了保障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合理地运用校园网络,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监管。同时,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优势,积极地与大学生沟通,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最后,还能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实施专业化的指导,如就业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

第二,善于总结,加强推广。在思想政治管理的推进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推广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毕竟属于新生事物,推广过程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通過深入交流、总结经验能有效地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三、 加强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也需要较强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收集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掌握新媒体的能力,通过新媒体进行知识学习。同时,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思想政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长期以书本教育为主,必然会引致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有限以及知识的吸收效果不佳等现象。因而,大力地发展新媒体在思政教育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支持大学生的思政发展。

(二) 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思政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方面,对国家的发展同样也是至关重要。我国受制于网络技术的滞后发展,在运用方面相对而言表现得较为落后,这使得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产生了不良企图。他们多以网络的方式对我国的思想意识进行渗透,这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目前,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显性化。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保障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新媒体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更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第二,多渠道树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通过新媒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振祥.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27-28.

[2] 冯鑫.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1(03):45-45.

作者简介:

段舜婕,助教,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首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