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反思,积累,运用
2018-01-31古停方
古停方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知识面的广度与素材的积累等等都将影响学生以后的语文素质、作文水平以及表达能力。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教育现状及利用四步走的方式更好的做好语文阅读教育这两个方面作简要介绍,结合实际应用,贴近学生生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实际应用 分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一种集收集信息、文字理解、把握中心主旨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其他教育打下基础。多读、多积累才能对文章有更多的理解,而遵循阅读的四个步骤:阅读,反思,积累,运用,对于阅读教育来说也非常重要,教师掌握好方法,在策略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利用科学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现状
小学教育是最基础阶段,往往因為处于基础阶段,教师对于语文的教育只停留在传统观念中,对于阅读教育采用浅层次教育,对题论题,不能做好延伸发展,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阅读面狭窄,阅读书籍种类少,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课下时间利用,没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念做好引导,学生因为年纪小,判断力差,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对阅读的理解就停留在对于课文的简单阅读中,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遵循科学教学办法,做好课前准备,课后延伸教育,利用新型教学方式改变目前学生学习弊端。
2在逐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在对与语音文字的理解基础之上,加强字词段的理解训练,进一步提高语言接受能力。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螺旋上升,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这方面的教学,也应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完成从不能读到能读,从简单到困难的过程,考的是一次次的扎实训练、一次次环环相扣互为铺垫地尝试。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学生自己,但教师的指导也是其必要条件。接下来我以小学五年级阅读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2.1教师泛读,感染学生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够到位,如果仅仅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朗读,效果是不理想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示范朗读,这就需要教师更用心地备课,自己能够先明白文中表达的情感,琢磨如何将句子读得通顺、有感情,在朗读时能做到情感饱满,能够感染学生。教师在示范朗读前,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句子的停顿,抑扬顿挫的节奏。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通过朗读营造出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仿佛身临其境。像五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海伦凯勒》,教师在朗读时要充满情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即使双眼看不到,她仍然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热爱的,让学生们能在教师的语气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生活是满怀希望的,对一切是怀着感恩之心的。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领会到朗读的魅力。
2.2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去学习,例如,在讲《丝绸之路》一课,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张骞出使西域壁画》通过对西域的环境展示,让学生对西域有更加直观地了解,拉近张骞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 “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从 “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张骞经历的磨难,以此体会张骞坚强的精神。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将两种教学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习文章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等,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写作中。进行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阅读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描写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借鉴文章中风景描写的方法,对自己生活中的一景进行描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对其中风景描写的部分进行分析,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中采用的写作手法、写作风格、词语的运用。并且学生会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文章所应用的写作手法、词语等来完成写作。
2.3建立情境,引起读者兴趣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阿普西斯曾经说过:“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传授技能,而在于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本身就存在的事物。”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对应年龄段学生特点,抓住他们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各样途径创设与教授阅读有关且能让他们感到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珍珠鸟》、《桂花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果条件允许,可尝试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切身体验认识,开拓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又如我在教《松鼠》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松鼠在树林中穿行,冬天来临前囤积食物,闲时相互嬉戏等多种情境,巧妙地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4从阅读中领悟情感
语文的学习各条各块之间都是相互交错相辅相成,想要学好就必须用心去体会,而事实上,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唯恐讲得太少、讲得太浅,于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从而在繁琐低效的分块讲解中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学生的专注力。这种行为会使本来丰腴优美的文章在学生们的眼里成为了干瘪瘪的文字,失去了情趣、形象以及美感,学生自然也就没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完之后也是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改变现状,要逐渐学会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和情感。endprint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不需要教授者自身的过多言语,而是要引导学生们阅读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反复研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通过对这些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不必明示,学生已深深地感受到帝国主义的罪孽深重以及我国当前繁荣富强的来之不易。
2.5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拓展课外阅读面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學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动力,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能力和欣赏。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方面,联系教材内容,精选课外读本。指导学生根据当前所学习的课本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籍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知识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还能够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达到复习提升的目的,学生也能够温故而知新,从不同的书籍中产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新的感悟。另一方面,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学习要求的课外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并不简单,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其中关键,遵守阅读,反思,积累,运用这四个阅读步骤,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认识到语文阅读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啵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四部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3):88-88.
[2] 徐伟.巧抓重点,巧设亮点——浅谈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S2):369-369.
[3] 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2-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