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经验谈
2018-01-31孙海艇
孙海艇
【摘要】 从“创设情境、开放课堂、张扬个性”等方面,阐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创设情景 开放课堂 张扬个性
一、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平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如果能创设有效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入教学内容,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1.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教学《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时,我给同学讲了“达尔文探索生物链”的故事:生物学家达尔文来到田野观察谷种植物,观察发现:土蜂是帮助三叶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达尔文一连观察了几天,今年的土蜂非常多,所以三叶草丰收了。第二年春天,达尔文又去观察,情况相反;这显然是土蜂少了的缘故。他很好奇:土蜂为什么少了呢?探寻发现:许多土蜂窝被老鼠吃光了蜜。达尔文明白了,是老鼠多了,土蜂就少了。后来,达尔文又观察发现,老鼠的多少是由猫、猫头鹰的多少决定的。达尔文就这样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写出了《物种起源》这样伟大的著作,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听完故事,学生的学习劲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言,交流自己对大自然中生物链的了解。学生们在一则小故事的引领下主动地参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情境。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发现。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丰富课堂的现实内容,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科学知识,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如教学《蒸发》时,我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看、触)进行体验,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总结经验。使科学知識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生活情境中亲身体验、学习。在兴趣中自动、自悟,达到感知——理解——创造的程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素养。
二、开放课堂,创设探索空间,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经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就应该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而使被动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索。
如教学《通电的线圈》时,在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时,沿着什么方向绕线圈时我并没有死规定,只要顺着一个方向绕即可,这样,当各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后发现,他们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有的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有的则相反时,就会感到非常惊奇,产生疑问,这时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研究出结论:电磁铁的磁极、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极性、绕线方向、线圈匝数有关。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张扬个性,搭建展示平台,开放学生的心灵
科学教学应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的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现,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轻松愉快地发表自己的科学见解。
1.争当小老师,树班级榜样。每个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技小发明并组织同学学习;学生可以当小老师为同学提供课外收集的科学资料,科学小故事等;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每个学生都为自己都能当上小老师感到自豪,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学生增强了自信心,都能勇敢地走上讲台,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科学发现。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方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如学优生应承担“领”的任务,难操作的实验带领同学组装实验器材,指定实验步骤,实施实验过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安排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决不让这部分学生在一旁观望,置身于实验活动之外。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总之,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乐于探究。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未来的爱迪生就会从我们的手中诞生。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