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体系分析

2018-01-31李秀芬

时代金融 2017年36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

【摘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改革工作的力度也在持续增强,改革工作的效果日益突显。会计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相符,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会计管理能力与发展需求都能够有效的提升,从而使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内部管理工作创新。本文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体系分析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 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体系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整体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支情况等,财务报表完整性与真实性能够帮助单位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单位资产情况,从而对单位整个情况进行全面把握。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容调整与带来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内容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会计科目,相比于企业,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内容通常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净资产类,负债类,支出或者是消费类,收入类。而在原有的资产类科目中,现金科目变成了库存现金。原有的对外投资科目进一步细化,分別是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而将原有的材料科目,成本费用科目,产成品科目进行了合并,统一设置存货科目。现行准则增加的科目则包括了在建工程,累计折旧,累计推销,待处置财产损益等科目。负债类科目进行细分的有借入款项,此科目将其细分为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两个科目。更改的科目有应缴预算款,将此科目更改为应缴国库款,更改后与国库集中收入制度保持了一致。将原有应付工资,应付补贴,应付津贴等应付的个人收入合并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由此使核算工作得以简化。增加的科目有长期应收款。净资产类科目改变的有,非流动基金代替了原有的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并且在此科目下设置了明细科目,其内容分别是,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增加的科目包括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基本上没有对收入类科目进行调整。调整工作后,事业单位财务审核工作更加的方便,有利于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

对资金核算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补助支出方面,新准则要求每一项支出需要事前进行设计,并且需要确保其合理性,从而使资金支付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得以提升。为了细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在科目设置方面新的准则增加的科目包括了财政与非财政结余补助等科目。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事业单位资金滥用的情况得以避免,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对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固定资产无论是对事业单位或者是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资产,只是由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差异,管理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内部管理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通常都十分的严格。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出的调整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进行调整,比如将一般设备科目调整为通用设备。其它固定资产科目则进行了细化,将其细分为用具,家用,动植物与装具等。固定资产价值核算的标准被提升,比如专用设备最低价值标准由原有的800元提升到1500元。固定资产初始与后续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的规定,初始计量环节,原有的会计准则没有针对无偿获得的固定资产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导致了事业单位在处理的过程中入账具有随意性或者是没有入账。而有更新后的准则中对于此方面内容提出的要求是,对于无偿获得的固定资产也应该入账,初始入账价值确定方面可以凭借相关原始依据和公允价值来确定。固定资产在后续计量方面,新的会计准则提出的要求内容包括了,计提折旧需要依据新准则的相关内容,并且新增加了累计折旧等科目在财务报表中,以此来反映。相关内容调整后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管理工作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使得管理单位能够对固定资产予以足够的重视,最大程度降低固定资产荒废或者是核算不清的问题出现。

财务报表的内容与体系能够得到充实,新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调整。财务报表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态,通过财务报表能够为相关利益人员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原有的财务报表包含的内容有收入支出与资产负债表,而新的准则中财务报表除原有的内容外,新增的内容包括了财务报表附注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工作可以看出,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借鉴了企业财务报表的某些内容,使自身工作开展更加的方便,同时使报表更加的科学与合理化。经过调整后财务报表的内容及体系更加的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关注者可以从报表中获得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对于需要财务信息的人而言十分有利,同时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预算与核算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了报表,在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中,会计单位核算工作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新的准则对内容调整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应用权责发生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不适用收付实现制时就可以应用权责发生制。原有的准则对于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严重的影响,而经过调整后,权责发生制能够增强财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与灵活性。

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会计准则修订体现了财务工作改革成果,能够解决以往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良好健全的制度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但是工作要想获得成果,还需要在过程中落实制度内容,严格执行。新的准则与原有准则在内容方面存在区别,在工作思路方面也会存有差异,工作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熟悉并掌握相关内容,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有效的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业务素质,新旧制度转换中间的衔接过程十分重要,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素养关系到工作结果。新的会计准则对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整,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准确理解。事业单位应该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相关内容,学习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技能与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完善培训制度,以此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技能素质,从而使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能够得到提升。endprint

事业单位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要的资产就是固定资产,同时也是核算工作中重要的内容。新的准则对固定资产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而在财务工作方面变化最大的就是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只是体现在账面上,更重要的是单位需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与使用年限进行合理的预估。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使此项工作开展推动事业单位发展,提升单位管理工作水平。

基本建设工作投资处理,基本建设工作投资作为事业单位的特色,财政拨款是其主要资金来源。原有的会计准则中,基本建设工作开展需要的资金没有纳入到核算工作范围内,上级部门在对这一部分资金管理时有诸多不变。新的准则要求对这一部分资金进行单独管理,因此事业单位要依据新准则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细致与全面。使工作人员尽快适应工作方式,改变以往工作模式,依据准则相关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完善

财务报表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适应新的准则,使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保持與开展。财务报表体系完善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资产负债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借鉴相关工作制度,使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更加的明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明确了解财务状况,为事业单位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其次是完善与资金相关的报表,核算方法的改变与完善能够对事业单位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同时也能够确保新的会计准则能够有效的实施。核算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合理的核算标准建立也能够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再者是向着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过渡,或者可以理解为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要重点关注财务报表,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提升管控与收入能力,明确各项支出的界限,依据法律法规合理支出,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提升监管工作的力度,管理人员要对财务工作人员水平与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及时通过培训工作开展提升工作人员技能,使其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提升。新的准则对原有准则进行了调整,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认真对待,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提升为人民服务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能够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

[2]姜爱华.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相关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23).

[3]王春蕊.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J].商.2015(48).

作者简介:李秀芬(1969-),吉林梨树人,女,汉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报表。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途径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原始凭证的规范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对策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我国文化传统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