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业务发展探究

2018-01-31王伟

时代金融 2017年36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王伟

【摘要】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的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收益水平受到影响,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农合机构资金业务才刚刚起步,加之省、市、县逐级管辖的体制现状,资金业务经营已经暴露出众多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强化省联社和市级审计中心服务职能入手,提出加强农合机构资金业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资金业务 利率市场化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县级农合机构加入了银行间市场开展资金业务,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线下开展资金业务的模式,因为农合机构资金业务起步较晚,而且只有各独立法人的县域机构才能开展业务,受资金规模和监管评级等诸多客观因素限制,业务品种比较单一,加强资金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合机构资金业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县级农合机构资金业务开展的参差不齐,有的闲置资金比较宽裕,线下传统的同存、理财等业务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闲置资金比较少,需要靠融资开展资金业务,加大了业务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业务开展较快的机构主要有票据、回购、债券等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匮乏

资金业务要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操作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线上银行间市场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必须持证上岗。目前,农合机构的资金业务交易员大多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不高,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深,特别是对市场的分析、对业务的风险分析及对事后监测分析等还缺少经验和专业判断。

(二)体制约束业务发展

由于县级农合机构受省、市管辖,一般规定禁止向低于省联社指导利率的同业存入资金,从而减少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交易的机会,束缚了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另外,人民银行监管资金业务,对相应期限也出台指导利率,实际利率不得高于其公布的利率,使农合机构的业务进一步受到限制,使县级农合机构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受到限制,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对金融市场情况的把握有待提高。

(三)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县级农合机构资金规模有限,与大行相比显得太过弱小,各县级农合机构又不会抱团取暖,通常在银银合作中处于劣势地位,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另外,受议价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一般只能被动接受他行报价,而无法主动与其进行价格谈判。

(四)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因农合机构资金业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性的风险管理人才,对业务的风险管理简单粗放,又无交易对手准入机制,往往只看重的是高利率和高收益,盲目与资金实力较弱或风险评级较低的A或A-级机构进行交易,存放资金过于集中,冒着同业集中度超过监管标准的风险,在市场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一旦交易对手流动性紧张,会给自身造成流动性风险。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

县级农合机构资金业务制度缺失明显,有的只是照搬他行的现有制度,并不适合农合机构的实际情况,虽然线上的银行间市场准入要求相关制度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够,致使无法形成完整科学的业务操作流程体系。而由于相关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不完善,致使政策把握不精准,违规事件屡有发生,容易引发操作风险或合规风险。

(六)业务品种比较单一

受农合机构的环境、人员、机制及规模等影响,目前开展的资金业务品种比较单一,多数机构开展了同存、理财等传统业务,一部分机构还开展了票据、回购、利率债、同业存单等业务,例如投资非标、委外业务、信托、信用债等中高端业务基本未有涉及,这就大大的缩小了农合机构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加强农合机构资金业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隨着今年中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招开,按照“支持实体经济、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会议内容,农合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资金业务是必行之路。那么就要从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省、市级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来保证资金业务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持“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开展任何业务,制度要先行,正所谓:“无制度不成方圆”,法人机构资金营运业务制度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将成为资金业务发展的必要支撑。必须通过制定审慎、严谨的资金业务管理办法,建立分级授权、逐级审批制度,规范资金营运行为,防范资金营运风险,将资金营运建立成为一个科学的决策及执行体系,并由风险合规部门和稽核监查部门进行有效监督。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业务权限,严格按着操作流程对资金业务实行统一的事前审批制度,主要对资金业务的利率、期限、风险状况和交易对手资信进行尽职审批;二是规范业务品种,建立统一的投资品种管理,主要是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可投资业务品种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三是实施持续的全流程监督管理,在业务操作的各个关键风险点形成统一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资金安全。

(二)引进专业性人才

资金业务专业性较强,目前人才储备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业务需求,农合机构的人事权在省、市级的管理机构,建议在历年的招聘中多设置一些金融、债券、风险管理等专业性岗位,充实到县级机构中,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挥专业性人才的研究分析优势,不断提高资金业务专业水准。

(三)强化省级机构的服务职能

自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强化省联社服务职能”的要求以来,各市办事处已逐步改组成为审计中心,银监部门也在强调省、市级农合机构要增强对县级法人机构的服务职能,但现实执行中有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省、市两级管理机构依然对人事、财务、业务等具有管辖权,无形中限制了县级法人机构的业务拓展。建议一是发挥省、市级机构的高站位、揽全局的优势,对县级机构提出的问题给予风险评价与业务指导,避免发生风险;二是在全省开展资金业务培训或同业论坛,让各县级机构多些机会学习新的知识,与优秀同行者一起交流、做业务,增强实践性;三是省联社应出台资金业务相关指导意见,规范全省的业务操作,防范操作风险,尤其是避免县级机构因异地开户,大额资金汇划等形成的操作风险。

(四)做好资金安全的风险管理

资金业务一般以“千万元”为计量单位,资金调拨额度较大,相应的风险性也较高,我们除了要有专业性的风险管理人员外,还要建立起一套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内部控制体系,来防范和化解资金营运风险,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不相容的两个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保证前台交易部门与后台结算部门相分离;前台交易部门与中台风控部门相互分离、独立。二是实施全流程管理,业务操作流程化、专业化、程序化,各个节点都要有风险防控措施。三是建立健全交易对手准入机制,对新的交易对手做好事前调查,对老的交易对手做好后续跟踪,建立交易对手名录,定期检查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保持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是定期做好资金业务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业务合规,资金安全。

总之,资金营运业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农合机构起步较晚,面对日益变化的外部与内部环境,应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苦练内功,省、市级管理机构强化服务职能,简政放权,优化县级农合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水平,大力拓展资金线上、线下业务,使资金业务成为农合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业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部金融,2012(9).

[2]杨声远.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业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纵横,2013(1).

[3]吴成浩.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研究[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