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比较研究
2018-01-31赵楠
赵楠
摘 要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将进一步推动时代的变革。合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质量,因此構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国内外相关部门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系列探究,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做了研究,并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做了研究概述。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中如何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增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再到2016年“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的提出,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成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并且越来越得到学校、社会和国家的重视。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高于国内,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机制。通过认识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我国的高职教育质量,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2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类型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可以按照评价主体、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以及评价标准的不同分为不同方面。
2.1评价主体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较之中国起步早,诸如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有着独立的一套体系。从评价主体来说,独立于政府、学校之外的“第三方评价”在国外盛行,多由社会团体、行业代表等组成。第三方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评价是多维度的,以美国为例,第三方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内容涵盖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方面,每一方面又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供给情况;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州认证考试情况等进行划分。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是政府和学校。我国国家级职业师范院校的评选就是由政府主导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就目前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学校自评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价,评价机构由院校两级构成,通过对所有教学实施环节进行全方位督导,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无论是国外的第三方评价还是国内的政府评价和学校自评,其本质上都是一种外部评价。评价主体在评价时考虑更多的是院校管理、院校设施、院校教学、院校效益以及行业效益等因素,而对于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需求考虑涉及较少。
2.2评价标准
国外不同国家对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国外评价指标较之国内更具全面性。以日本为例,其评价指标除了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等常规内容外,还包括职业教育机构的自我完善能力。
国内学者对进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方面有以下几种传统观点:(1)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此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应该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指标,包括就业率、稳定率、薪酬水平等要素;(2)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仪器设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具,教学仪器设备的拥有状况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对职业教育进行质量评价就要关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教学能力也常常被当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此外,自从“双师型”在我国职业院校兴起以来,“双师型”教师占比逐渐与学校质量挂钩,简单来说,“双师型”比例越高,院校教育质量越高。
除了传统的评价指标外,国内外学者新理念、新视角的切入,也丰富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范畴。学者唐以志针对高职教育质量概念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外质量评估模式和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入手,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将效率、效益、性惯性、影响、有效性等效果指标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有学者在整合当今主流的评价模式所展示出的共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输入-输出—成果-影响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以学生为本”一直在教育活动中被强调,但是目前的评价机制仍然是在以“市场”为导向,这个市场不是指教育活动的学生消费者,而是指社会各行各业对学生需求,强调“雇主”的满意度;国内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相对于国外对院校的应变能力和自查能力的考核评价,国内更注意结果评价,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这显然不利于学校办学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3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不同的职业教育观有着不同的高职教育评价理论,综合来看,对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观点主要有:职业教育产品观和职业教育服务观。职业教育产品观是将学生视为产品,学生产品观把高校与企业进行比较,认为高校是一所教育工厂,产品是学生,教师是加工、营销人员,通过教育这一标准化的加工过程,将学生塑造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在“学生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学校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严格的教学管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更多是基于教育管理部分和校方。这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理论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endprint
职业教育服务观是把将学校看做“服务部门”,学生看做“消费者”,教育活动则是由学校提供的一种服务产品。该观点认为教育机构本质上是服务组织,学校通过设计、教育教学实践使求学者劳动力商品的质量得以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它强调高等教育供给产品的服务属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获得教育服务的过程,并且通过学生的理解消化而被接受和使用,以满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进而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在提供教育服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尽可能满足学生动态的求学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认真分析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与动机,将教育质量管理过程分解为教育需求分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育服务传递过程和教育服务评价等几个环节。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和家长营造良好的服务体验,就要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这种互动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体系、工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等方方面面。职业教育服务观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以服务营销理论作支持,如SERVEQUAI模型常被用来进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
3国外教育质量研究启示
(1)在对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时,从评价主体上要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多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多主體评价对高职教育质量环节进行细分,可以帮助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得到全方位整体的水平提升。
(2)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国对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进行测评更多的是基于结果评价,对过程评价关注较少。结果评价指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其自身能力能达到的状态进行测评,具体表现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稳定率。过程评价,其实质是一种过程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有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提高高职教育服务质量,就要实现对服务过程的全面测评,学校内部不能根据一次课就认定教师的教学质量、政府社会也不能根据一届毕业生的状况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做出定论,应该对教育全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EB/OL].http://www.eol.cn/beijing/beijing_zixun/201707/t20170717_1540849.shtml,2017-07-15.
[2] 张宏亮.国外职业教育评价“第三方”参与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49-54.
[3] 杨海澜.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与现行的多维评价体系之比较[J].电子制作,2013(22).
[4] 王东,张慧霞.中、英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87-92.
[5] 唐以志.关于以效果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6):12-16.
[6] 关于以效果为导向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6(07):63.
[7] 蔡建国,金沅生.基于服务理念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5(07):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