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散文阅读的迁移
2018-01-31陈妹芳
摘 要: 如何让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阅读,让散文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呼吸”?窃以为,要注意散文的形神结合、表现手法、语言品味的迁移阅读,以此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关键词: 整体把握;自主自悟;探究延伸
语文阅读常常由课内到课外,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更多,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由学到用,初中散文阅读亦然。真正的散文阅读应该不拘囿于课堂,而是超越教材,进行多方面的探究延伸。如何让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阅读,让散文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呼吸”?窃以为,要注意散文的形神结合、表现手法、语言品味的迁移阅读,以此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一、 注重散文形神的迁移阅读
都说散文中的“散”意味着形式散,内容散,但“形散而神不散”。看似散文中的诸多内容丰富、繁多,但并非杂乱无章,其间的诸多“辗转、回旋、波折”都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感情基调而进行。在这个意义上说,散文阅读必须紧紧围绕“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进行整体把握,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标准的这一提法尤其适合于散文诵读。
比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课,穿插了很多内容,从父与子两年不見,到最近读到父亲的来信,从交代家庭内部琐事到南京出游,再到父亲再三嘱咐茶房送行,最后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以及买橘子等等,看似洋洋洒洒,比较杂乱,但透过这一大片杂乱的背后,却可以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父爱”而安排的,所谓“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是不变的,父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是不变的,由“背影”串联起来的父疼子和子爱父就是本文的“神”。围绕这个“神”进行阅读,应该成为执教此课一个重要的视点。
阅读这样的一篇散文,切不可进行涵盖“词语解释、段落大意、标点符号、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全景式”概念化阅读,而应紧紧抓住“艰难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这一主线,引领学生去体会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以此唤醒孩子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正所谓:“文眼在哪里,就从哪里突破。”就《背影》而言,既然文眼在“背影中所包含的父子情”,那么抓住“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即可达到“挈领而抖,百纹皆顺”的作用。
可见,散文阅读在于“整体把握”,而不在于“断章取义”;在于“神”,而不在于“形”;在于全面领悟,而不在于单项突破。课文中的散文阅读如此,由《背影》的学习引申到课外其他散文阅读也是如此,也应该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引领学生把散文阅读置于一个大视域下向前“挺进”,以求收到以少胜多,整合全文的效果。
比如由《背影》的阅读,可以引申阅读《父亲的巴掌》一文。学生因为已经在《背影》的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初步懂得了“整体把握”和“一点突破法”等阅读方法,因而在《父亲的巴掌》的学习中,不再纠结于个别字词,不再从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上去“支离破碎”地肢解文章,而是自然而然抓住“父亲巴掌”这一细节来体现父亲对我的爱,从一个大的视域,一个整体的角度去阅读、去分析、去感悟。
这样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一脉相承,举一反三,甚至“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不正是语文学习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二、 注重表现手法的迁移阅读
散文一般讲究表现手法的运用,如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对比烘托、虚实结合、象征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阅读散文要注意表现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内散文常见表现手法的鉴赏引领学生进行课外散文的迁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一文,其突出的特点是“咏物抒怀”,并运用了象征等手法。学完此课,就可让学生用刚刚掌握的“咏物抒怀”和“通过象征等手法鉴赏散文”等阅读方法,去阅读课外其他一些“咏物抒怀”的散文。
比如引领学生阅读茅盾的《风景谈》,此文主要描写了“沙漠驼铃、高原晚归、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六个场景。联想到《白杨礼赞》的写法,学生立即明白,这六个场景并非仅仅写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茅盾对根据地这种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此文“咏物抒怀”的痕迹更明显,失去了这一前提,什么“讴歌”“赞美”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变成缺乏感染力的概念化的东西。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以来最为显豁的提法之一。的确,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鉴于此,在孩子们的课外散文阅读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自悟、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当然这样的放权必须建立在课内阅读方法真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课内阅读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自悟,以此滋养自己,锻造自己,提升自己。
仍然以《背影》的教学为例,“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既然学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色,那么,放手让孩子们到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寻找这一写作特色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可以设计以下扩展阅读活动:
你也许被一个亲人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也许是一次难以忘怀的送别,也许是一个铭刻心间的眼神,也许是一份出人意料的礼物。那么,从课外书籍中,尝试自主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文章,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是否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或者寻找有关文章认真读一读,切实体会这种“细微之处见真情”的写法。阅读时采用自主阅读、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endprint
这样的设计尽可能地指向了孩子们的个性感受和多元解读,为孩子们走向更为宽松的阅读活动打开了一扇窗户。
比如丰子恺的《梧桐树》的最后一句“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就是“以小见大”,还比如巴图尔的《生命的胡杨》以胡杨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人格的象征加以歌颂。这样的拓展阅读,拓宽了学生原有的视界,对孩子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构成冲击。引领学生沉浸在这样的自主拓展阅读中,必将活泼泼地洞开学生的多重视域。
三、 注重语言品味的迁移阅读
一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往往从优美的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有人称散文的艺术为“语言的艺术”。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散文的语言像流水,一句连一句,一节跟一节,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有的优美凝练,有的质朴自然,有的激情澎湃……散文阅读品味语言是重点。对于一些散文佳作,我们就应该反复阅读、品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从词语品味、修辞的运用,句式的变化等多角度去引领学生感受散文中的语言魅力。
如朱自清的《春》用了很多叠词“嫩嫩”“绿绿”等,还有大量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由此可迁移到课外散文的阅读。如《荷塘月色》中“田田”“缕缕”“脉脉”等叠词的品味,还可以引领学生阅读丰子恺的《杨柳》,本文主要综合用了排比、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可以引领学生抓住“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小蛮腰……”等排比句,“好像挂着几千串嫩绿的珠子”等比喻句,“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等拟人句,体会散文语言形象化、拟人化的特点。
又如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除了学会从字词、修辞角度品味语言,还学会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赏析,由此读其他有从人的感官角度描写的散文,学生也會品味。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去感知散文中的文学形象,感悟散文无穷的艺术魅力,这是更广意义上的阅读方法的迁移和真正的学用结合。
好的散文阅读必须和其他文本进行整合阅读,因为“唯有整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当然,这样的整合阅读和拓展阅读,必须以课内阅读学到的阅读方法为基点,为基础,以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内化,真正意义上的学用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由此及彼。但愿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这种课内和课外的拓展阅读中,找到更高效更合适的对接之路。也许,散文阅读的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含在这种内外扩展阅读的对接和重建中。
参考文献:
[1]王继忠.经典滋养,不是单轨道[J].中小学德育,2016,(12):15.
[2]林茶居.在银鹰文昌中学感悟“自主学习”[J].教师月刊,2013,(3):14.
[3]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2.
作者简介:
陈妹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