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31鲍爱娜姜洪冰

考试周刊 2017年7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独立学院问题

鲍爱娜+姜洪冰

摘 要: 高等教育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独立学院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内涵建设势在必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保障着学校秩序正常运行,新形势下,其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文章分析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研究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推进独立学院管理工作改革,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一、 引言

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教育群体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办学模式由单一化到多样化。大学生是学校珍贵的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化,校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开放”,大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大学生的心灵受到越来越多良莠不齐的观念影响,并侵蚀着其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其三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让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大众化教育使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加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负担。

面对独立学院的新发展与新形式,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已然迫在眉睫。2016年12月初,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政治工作的中心,争取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并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其学费一般高于公立大学。截至2016年6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66所。独立学院的变革与发展,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创造了机遇,但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不断传播与渗透,深深影响着在校大学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 学生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学生管理的一些理念相对落后,或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把学生管理工作等同于仅仅就是处理与学生学习及生活相关的细小琐事;学生管理人员文化程度相对偏低,且各独立院校缺乏对学生管理人员的聘任和奖励制度,缺少专门为学生管理人员开展的从业培训;现有的管理体制大多沿用以往旧体制,不利于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开展,例如存在多部门共同管理、各部门管理层次不清晰及部门之间合作不协调,遇事推诿扯皮等诸多问题。

2. 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及学生管理人员身上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形式下,学生多、学生管理人员少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管理学生生活、学习及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管理人员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如今,学生情况较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复杂和多样,从而引发学生管理人员内心不同程度的有一种“压力山大”、“没有干劲”及“情绪不高涨”等倦怠反应。

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严重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与以往精英教育相比,学生管理人员精力及学生质量较以往都有所下降;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都使得原有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4. 信息网络化与经济全球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经济交流频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受国内外各种思想的影响,甚至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挑战,此外,个人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等不良、腐朽思想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信息网络化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面临越来越大及越来越细的信息量,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如:微博、微信及QQ等等新媒介的利用,这势必要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三、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 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并推动学生管理专业化。提升学生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及职业声望;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职业等级及其职业能力特征,打造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组织纪律严、工作作风正的管理队伍,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及与思想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等要素;根据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及职业标准,建立专业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激励及淘汰机制。

2. 多种措施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每天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跑早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且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每周一以学院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举行升国旗仪式,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此外,每周组织主题班会,坚持每天晚自习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等等。

3. 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良性开展。良好的品行是在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中耳濡目染形成的,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形式的晚会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感染学生;丰富物质文化载体,营造校园德育文化氛围,通过校内宣传栏传播正能量,通过楼宇、标志性墙体及文化广场记录名人名言、名人雕像及警世格言等陶冶学生性情;作为学生管理队伍的主体,学生管理人员为人师表极为重要,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进而转化成一种态度,表现为支持或者抵触管理,因此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4. 更新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利用微信平台、QQ平台及微博等新式媒体,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在线服务体系,免费快速地为学生提供各类生活及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健康快乐生活及自主、有效学习;建立困难资助服务体系,如勤工俭学中心,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保证每一位同学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等,加强人生规划及创业教育指导;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帮助学生高效的解决生理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5. 重视网络德育教育,建设完善的高校网络服务体系。处于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接触到更加开放、丰富的网络信息,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网络德育教育;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启迪,学生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把网络教育作为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合理、积极面对信息网络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督促其用好网络,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涯,自觉抑制不良上网行为,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力及免疫力;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网,有效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防止其恶意传播。

四、 结语

大学生强则中国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让我们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不断推动学生管理专业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多措并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新服务观念及重视网络管理等,同时结合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及新情况,继续加强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高校的先进经验,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高校良序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2]时长江.试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3]李勃.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

[4]詹萍.網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南京:东南大学,2015,(1).

[5]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6]昌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C].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10).

作者简介:

鲍爱娜,山东省蓬莱市,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商学院;姜洪冰,山东省蓬莱市,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数学教学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独立学院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