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音乐教师的多重角色

2018-01-31张晓燕

考试周刊 2017年39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角色扮演核心素养

张晓燕

摘 要:音乐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的教学能起到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在当前高中教育不断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值得教师的关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笔者首先分析了音乐教师多重角色实现的困境,然后具体分析了音乐教师如何做好角色扮演,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师;角色扮演

一、 引言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实现情感与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出门在外,音乐处处有所体现。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丝毫不陌生,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常会有音乐相伴。高中音乐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以及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二、 当前音乐教师多重角色实现的困境

(一) 教师角色内涵的模糊

教育事业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有了一定的变化。音乐在获取新的要求的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得到,而是通过上层下达的文件得知,如果“上层”所传达的概念没有明确清晰的表达和诠释,就难以要求教师对自己新使命的理解和实践。理论者对音乐教师课堂多种角色的介绍提出在某种程度是忙于对传统角色的批判和覆盖,新的要求的角色形象便急涌而出,教师的角色有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倾听者等等,新的角色新的理解,关于探讨音乐教师多重角色的文章也层出不穷,更是让人惊叹词语频繁地更迭与变换。

(二) 传统角色与现代角色的冲突

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传统角色认为教师应当是控制者和领导者,学生对教师的话语必须绝对服从,教师通过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规章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掌控,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是交互的,只是一种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师的现代角色则不同,它提倡师生之间人人平等,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仅注重教师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在信息浩瀚的今天,教师不可能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需要教与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知识。

三、 基于核心素养下音乐教师多种角色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包括多个方面,可以将其概括为传递者角色、授业及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心理辅导角色等,不同的角色扮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 教师要扮演好传递者和授业解惑的角色

传递者角色。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活动的开展其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传递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授业解惑角色。授业解惑角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解决一些难题,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到“音乐与人生”的时候,教师需要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组织好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将音乐与人生联想在一起,通过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二节《绚丽的世界音乐》的音乐欣赏,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关于世界各国的舞蹈、器乐、歌唱的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实践。

(二) 教师要扮演好管理者和示范者的角色

管理者角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与者,需要维护好课堂教学的纪律,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示范者的角色。示范者的角色既表现在教学方面又表现在个体行为方面,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需要向学生进行必要的示范,并且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言行舉止容易被学生效仿。比如,在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知识内容的学习时,通过对西北等地区民歌特点的探讨,让学生对西北等民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西北民歌的高亢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教师组织好该小节的教学,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做好教学准备,使得学生在接受该小节的知识学习之后能够逐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辅导,缓解了学习的压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教师要扮演好父母朋友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

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其实和父母朋友角色有着很大的相同性,两个角色是同时进行的。教师扮演父母朋友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得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以更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以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一节《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多元时代《波莱罗舞曲》的学习,学生通过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音型的拍打结合主题的演唱,学生在拍打节奏与演唱中愉悦了身心,甚至翩翩起舞。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四)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音乐课程的开设除了要求教师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之外,还要求教师做好心理疏导师的工作。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音乐教师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配合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音乐是最好的疗养师,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如:《紫竹调》适合养心;《忆江南》适合缓解抑郁等等。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角色定位,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音乐教学。音乐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和技巧,也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使得音乐教学真正发挥出“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云斌.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J].理论导报,2014,12(1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角色扮演核心素养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浅论高职高专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