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

2018-01-31孙亚男陈晨

时代金融 2017年36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

孙亚男+陈晨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快速介入金融领域,给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转型

一、引言

近年来,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双引擎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8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53277.54亿元,较去年同期历史累计成交量的25815.09億元,上升幅度达到106.38%。此外,据CNNIC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总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接近GDP总量的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5亿,位列世界第一。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正改变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倒逼着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实现转型优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尚无明确的、获得广泛认可的定义。谢平、邹传伟(2012)将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金融融资模式?譹?訛。宫晓林(2013)认为所有依托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的金融活动可以统称为互联网金融,它具有支付、结算、投融资等功能?譺?訛。吴晓灵(2013)也持有类似观点,她认为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只要用互联网技术和用IT技术来做金融服务或其他企业用互联网技术和IT技术从事金融业务,都可以纳入互联网金融之列?譻?訛。孙杰,贺晨(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金融模式,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等?譼?訛。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涵盖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

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SWOT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优势

1.客户群体粘性大。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存款业务、中间业务和贷款业务早已拥有巨大的、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由于这些客户群体的资产和负债与商业银行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客户粘性较大。而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而且其服务的对象多是年轻尚未完成原始积累的个人客户以及小微企业客户,倾向于选择门槛更低的互联网金融?譽?訛。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较而言,商业银行在线下的客户资源上拥有比互联网企业更强的优势。同时,商业银行拥有完善的交融设施,广泛的物理网点的铺设,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在这些方面都使得商业银行拥有了较多的客户资源且保持较大的客户粘性。

2.风险管理保障。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基本保障之一,传统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其他行业领先的优势。商业银行通过调查等方式对融资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严格审核借贷主体的资格等要素,最终完成从银行到融资方的资金转移。相较于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拥有更为广泛的客户征信信息和客户数据,在国内市场上具有更先进的风险控制水平。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委员会以及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形成了层级的严密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银行系统内的各个层次的金融风险,这种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无法达到的,而且任何小的风险隐患都可能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的瘫痪。

3.监管制度完善。政府为保证商业银行遵守各项规章、避免不谨慎的经营行为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商业银行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监管作用。而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法规尚待健全,除了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外,其他监管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尚未出台,而且指导意见不属于法律法规的范畴,仅是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监管与法律约束互联网金融业,缺乏众筹、基金、信托、消费金融等全方位的法律监管。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劣势

1.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迅猛,强势参与市场博弈,诸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快钱等支付平台极大地侵占了商业银行的支付领域。自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大量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业务涉及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与移动电话支付等多种类型。如今,蓬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然打破了商业银行对于线下支付的垄断,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被日益弱化,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垄断收益被持续分流?譾?訛。据2015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数据,银行支付结算收入普遍下滑:16家上市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平均降低1.39%,支付结算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如图1)。第三方支付自建的独立于商业银行与央行的结算账户体系使得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

2.商业银行经营思路落后。现今,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正趋向于年轻化,他们追求方便、快捷、个性化服务,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已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而目前多数商业银行一味依赖安全性与核心客户优势,忽视了目标客户类型的改变,未针对客户多元化的趋势进行业务调整,很难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反观第三方支付机构,近年来,支付宝通过奖励金、红包等形式培养用户,而且已有大量用户养成了手机扫码支付的习惯,预计未来支付机构用户总数将继续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用户需求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这使其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忠实客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极大冲击。endprint

3.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个人金融服务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市场的新需求,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服务与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金融创新明显不足,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体制和历史包袱的影响下,也显现出缺乏足够的金融创新动力。目前看来,我国商业银行未将创新提至应有的战略高度,而是仅仅将金融创新业务作为对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尚未充分认识其商业银行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商业银行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一种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很快就被其他银行仿效,使得各大商业银行不愿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金融创新力明显不足,这一现象无疑正在制约银行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机会

1.严格的金融业准入机制。由于我国金融业特殊的政策,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限制了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入金融领域,这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本交易的中介,维持交易的顺利进行,在资金支付和清算业务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信用体系拥有成熟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措施,是保证资金安全的中坚力量。但如今,众多不正规的互联网公司利用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事着聚拢资金、恶意洗钱等行为,导致社会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的呼声持续高涨,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进驻金融领域的局面,这为商业银行的发展造就了舒适的外部环境。

2.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谋求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较大数额的资金支持,甚至向个人放贷,以扩大用户群体的广度。相较而言,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放贷的制度和服务存在明显缺陷,尤其是商业银行对放贷群体的审批程序过于严格,致使许多个人客户无法通过银行的授信机制取得银行贷款,使得许多客户和资金资源流失。在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要把握机会,着手开展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的业务,挖掘潜在的客户市场。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来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服务水平,改善传统借贷款业务的流程与模式。

3.利用大数据整合各项业务。互联网时代下,数据大集中已然成为金融业建设的热点,推动银行进行各项业务整合。商业银行通过将系统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有效挖掘并整合客户、资金等各种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处理业务的能力,转变银行的管理模式,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这一举措还为商业银行开展基于传统业务之上的创新业务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持,使商业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银行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的网络交换和结算服务,也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整个业务线奠定了技术基础。

(四)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威胁

1.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弱化。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操作简易、交易便捷的客户体验,移动支付已然成为趋势(如图2)。尽管商业银行早已建立网上银行,但手续繁琐的操作体验,已无法适应当前人们对于快捷支付的需求。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等便捷支付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客户直接输入支付密码甚至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带给客户良好的支付体验。此外,互联网的大数据使资金供求双方的信誉直观了然,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交易双方进行线上交易,这就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交易双方把商业银行作为中介的需求,银行的中介地位正在弱化?譿?訛。

2.冲击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融合速度的加快,互联网产品从最早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领域,逐渐渗透到商业银行的部分核心业务。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以移动互联网作为平台,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互联网金融企业发行的部分互联网理财产品(如余额宝),与传统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业务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其次,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融资分割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凭借其在信息数据搜集和集中处理优势,针对中小微企业“所需资金数额小、需求频率高”的特点研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撼动商业银行在中小微企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策略

我国正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金融技术虽发展迅速,但尚不会撼动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所占据的主体地位。但在目前的局势下,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已经是在“倒逼”商业银行改革,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进行改革转型。因此,商业银行若想在继续金融领域扩大竞争优势,进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是必然的选择。

(一)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商业银行应建立集生产、消费、生活、投资、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资金管理服务。此外,商业银行应在为客户提供安全方便支付通道的基础上,顺应移动支付的市场的发展趋势,全面升级、支持二维码扫代码支付的技术,集对账服务和清算结算一体化,帮助企业优化财务对账流程,提高资金运转和工作效率。在产品方面,商业银行应重视移动终端设计,及时升级APP应用程序、更新版本,集一站式用卡服务和生活消费优惠为一体,全面满足客户对支付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移动支付领域的创新合作,努力打造一系列的创新移动支付产品,为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支付体验,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金融的需求。

(二)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服务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从技术上彻底改变了人类与货币的关系,而金融业无疑是大数据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伴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正悄然改变,数据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正逐步被人们发掘并应用?讀?訛。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对接将更为精确,服务也更为精细。若想在挖掘潜在客户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商业銀行就必须做到充分利用客户的信息和数据。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开展行为分析,例如购买先进的客户管理系统或是同国内外专业的数据研究机构合作,以此为商业银行研发个性化产品提供技术支持。endprint

(三)着力开发上下联动的产品研发体系

商业银行在传统的产品研发方面普遍注重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忽视客户的体验和感受。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弥补了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客户和市场缺口,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造成巨大冲击。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之下,商业银行若是想成功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从而完成转型,就必须要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因此,首先要建立一个既有一致标准和架构的平台,其次要开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研发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商业银行总行的核心研发团队负责一致标准和架构的建设,地方分支银行研发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从而创造新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开发金融产品,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影响。

(四)构建多方合作渠道

商业银行应依托本身原有的客户资源,积极寻求与各企事业、政府单位的合作的机会,加深合作层次,从简单的营销合作到深层次研发合作,共同拓宽建设互联网金融的渠道;积极与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融合技术、共同研发金融产品,并通过其平台推广自主品牌;与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合作,如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捆绑在手机上,以达到客户的深度绑定,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粘性;与信息资讯公司合作,获取快速访问各类应用的权利,及时掌握各种行情信息,相应作出适当的变革;与同行合作,整合技术,共同研发各种适应于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平台功能,以此确立自己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且迅速发展的金融模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新生力量。这一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现,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业务活动的效率,使金融机构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总结的过程和意义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单一垄断局面发生了变化,普惠金融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认知。虽然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极大冲击了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但也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互联网金融的思想为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经营理念、扩宽渠道、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途径,为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带来了转型的新机遇。未来,商业银行在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竞争与合作活动的同时,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反思自己的传统业务模式,深入认识在互联网时代自身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数据的力量,并以此为踏板做出变革,完成转型,这是能在未来金融市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金融实务,2013(5).

[3]吴晓灵.互联网金融应分类监管区别对待[J].IT时代周刊,2013(11).

[4]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1).

[5]金智伟.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海南大学,2016(5).

[6]王聪.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5).

[7]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 .吉林金融研究,2013(8).

[8]邢思远.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6).

作者简介:孙亚男(1997-),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就讀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陈晨(1997-),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沣芝转型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