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老年社区银行的探讨
2018-01-31韦淑楠
韦淑楠
【摘要】老年社区银行能有效弥补现有银行体系在满足老年人特殊金融消费方面的不足,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安全金融服务。老年社区银行是有别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一种新型银行类型,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环境下,必须加快推进老年社区银行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老年社区银行 特殊需求 支撑政策
一、设立老年社区银行必要性分析
(一)巨大的老年人金融市场需求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2.31亿人。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教授研究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亿。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养老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老年金融需求明显增加,老年金融市场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为设立老年社区银行开启了政策窗口。
(二)老年人个性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短板”
现有金融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中国人民银行张韶华博士课题组2016年研究显示,仅有27%的5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老年人对电子金融服务信任度低,更倾向于柜台人工服务。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和柜台业务缩减的实际,金融机构大规模撤销人工服务柜台,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老年人办理柜台业务等待很长时间的现象较为普遍。老年社区银行可以根据老年人身体条件,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人工柜台服务和简单易学的自助设备。现有金融产品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目前针对老年人风险保守型的理财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加之人员素质等原因,个别银行业务人员开展营销业务时不规范,向老年人推销信息不对称的投资理财产品,导致老年人利益受损,且维权艰难。老年社区银行可以开展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的金融消费评估,设计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安全性、流动性高的金融产品,制定适合老年人的营销规范。
(三)老年人的合法金融权益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法律规章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仅仅做了原则性规定,相关监管部门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金融权益的相关规定。设立老年社区银行,有利于相关部门整合行政资源,加强对老年金融消费的统一性监管。在风险防范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培训体系和防范金融诈骗预案。老年社区银行可以发挥老年客户资源优势,统计调查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并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为编制全国性的防范老年金融诈骗预案提供第一手资料。老年社区银行作为老年人金融知识培训的载体,也能有效弥补现有金融机构场所缺乏的不足。
二、老年社区银行功能定位和设立路径
(一)老年社区银行定位于公益性的小型金融机构
借鉴美国、英国等“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老年社区银行应该突出社会功能,主要服务群体为老年人,同时兼顾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是带有公益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保本微利金融机构,是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中一种新型的银行类型。由于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老年社区银行要把风险控制作为第一生命线,主要经营范围应严格控制在存取款、支付结算等基础业务,提供国债以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不得开展贷款业务,吸收的存款主要开展同业存款。要把开展针对老年人特点的金融知识培训作为老年社区银行的重要功能,办好社区“金融课堂”。
(二)老年社区银行设立路径选择
由于国内没有社区银行(不包括商业银行设立在社区的服务网点)的成功实践,在学习借鉴理论界关于设立社区银行途径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老年社区银行功能定位,老年社区银行设立的比较理想的路径选择是,由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设立子公司性质的银行,作为独立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银行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优势:一是有利于风险控制。能复制银行现有的管理和风控控制制度;二是更容易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多年积累的品牌信任度和“国有”背景,老年人认为在这里接受金融服务更保险;三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国有控股规模大、网点多,在客户资源、金融产品开发上可以与老年社区银行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国有控股银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
三、推动老年社区银行加快发展有关“顶层设计”的建议
(一)加快构建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支持体系
在立法司法方面,修订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规,引入保障老年人金融权益的条款;制定有关老年社区银行业务规范和相关监管细则等规则制度;对涉及老年人金融消费方面的民事诉讼,建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强化金融机构的举证责任。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老年社区银行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对老年社区银行举办的“金融课堂”等公益活动给予财政支持,对经营场所租金给予财政补贴。在高层推动方面,建立由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解决老年社区银行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注重提升老年社区银行的竞争力
对老年社区银行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实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建立较为严格老年社区银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实行定期考核,对违法违规人员“零”容忍。发挥老年社区银行“最后一公里”的比较优势,推进服务创新,注重开展与社区老年人的互动,组织开展帮扶解困、娱乐活动,开办社区金融课堂,提供代缴水电费等便民服务,开办高龄老人客户家人联系卡、預约上门服务、密码指纹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关爱,真正把老年社区银行办成“老年金融之家”。
(三)切实保障老年人的金融消费合法权益
严格防范针对老年人金融消费欺诈行为。借鉴2013年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发布的《老年人智慧理财防骗指南》,在全面筛查我国近年来针对老年人金融欺诈多发易发案件案件的基础上,制定我国《老年人预防金融诈骗指南》。以老年社区银行金融课堂为载体,构建老年人预防金融欺诈教育体系,帮助老年人提高风险识别分析能力,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银监系统内部设立老年社区银行监管机构,对老年社区银行业务活动实行比一般金融机构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同时对老年社区银行社会服务功能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奖惩机制。建立人行、银监、公安、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严厉打击侵犯老年人金融权益的不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韶华,王晓红.《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基于甘肃省520名老年金融消费者问卷调查结果》[J].西部金融,2017(4):9-11.
[2]沈谦,张洋.《美国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7(2):70-71.
[3]冷天明.《社区银行发展路径与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2):48-50+38.
[4]CFPB.Resource guide,Money Smart fou Older Adults,Prevent Financial Exploitation[R].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