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管理
2018-01-31黄建纲
黄建纲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初步实现,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信贷风险以及行业内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地扩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长期受中央银行的管制,没有存贷款利率决定的自主权。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金融机构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独立地进行存贷款利率的制定,也很难对其面临的利率风险、信贷风险等进行管控。因此,有必要分析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管理
一、前言
1995年央行初步提出了在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之后央行先后逐步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直到2015年我国完全不设置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虽然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能进一步改善国内的金融环境增强金融业内的竞争,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鞭策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其长期的以利差赚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将会失效,这也会增加利率波动的幅度,从而加大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这些都会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增加,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贷款利率定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运营中,存贷款利率定价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存贷款定价直接决定了银行在金融行业内的竞争力以及其盈利能力。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虽然目前各银行的利率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贯彻落实,银行间的竞争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未来势必会出现利率上行的现象。并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增强其对客户的吸引力,其存贷利差将会逐步缩小、盈利空间也会锐减。这些都无形地增加了银行的管理压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定价上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银行内部没有完善的自主定价体系,定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在商业银行内部缺少相应的利率决策机构,虽然银行内设有相似的机构,但是该机构都是专门为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而服务的,缺少自主制定金融产品利率的相关程序、方法等。第二,员工专业定价知识基础较差、缺少专业人才。
(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较弱。在长期管制利率的条件下,除央行政策对利率进行调节外,我国国内的利率没有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在央行管制利率期间,商业银行不用担心市场因素而引起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也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商业银对利率风险防控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并且国内各大银行也没有较多的有关利率风险管控的经验。其次,商业银行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管理经验。国内对风险管控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不太成熟,导致银行业内部缺少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缺乏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的经济大环境中,这两方面的因素都迫切需要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防控措施进行完善。最后,商业银行没有健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使得商业银行不能主动地应对利率风险,对利率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较弱,只有当利率风险发生时才会对其进行处理,使得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具有被动性。
(三)盈利模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大缺陷。第一,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都趋于同质化,业务产品没有创新性。金融产品创新性的缺乏不仅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降低业务的市场份额,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第二,商业银行的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存贷利差。靠赚取差价获得利润并不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长久之计,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仅不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规律,也与世界先进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相违背。如果商业银行不转变自身的盈利模式,仍然依赖利差赚取利润,那么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在未来会急剧减少,这不仅会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陷入困境,还会使我国的经济环境面临窘境,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经济探寻转变其盈利模式的方法。
三、利率市场背景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的对策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健全银行内部定价体系,提高其存贷款利率自主定价的意识。在利率定价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发适合银行发展情况的存贷款利率定价系统,或者是引进外国银行或者是本国其他银行的先进定价系统,提高银行的定价能力。并且银行在进行定价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充裕情况。其贷款利率不宜制定过高,过高的贷款利率将会降低社会的资金需求,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甚至导致整体经济的下行。同理,其存款利率也不应过高,过高的存款利率将会提高银行的业务成本,降低银行的盈利性。其次,完善个人业务、中间业务的定价体系。目前,银行业存贷款等传统性业务基本上已经同质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按揭贷款等具有资本占有率低、风险低的业务比重。故银行应该针对该类业务的每一类别制定一项适合其业务特点的利率,从而提高银行的利润。并且还要注重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做到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并重。最后,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企业的竞争在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银行业来说也是如此,要想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就要提高企业员工的能力。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应聘员工的专业能力考核以及定期举行员工培训这两条途径达到。
(二)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第一,增强利率风险防控意识。随着日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会不断增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增强利率风险管控意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逐步扩大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力度。第二,注重风险管理员工的专业培训。虽然银行每年对员工都会举行专门的培训活动,但是其培训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银行进行培训时只是考虑自己的发展要求,没有把员工的培训意愿、员工的职位规划考虑在内,导致员工对培训存在抵触的心理。因此,银行在举行培训时应当适当的为员工考虑,使员工乐意参加专业培训,这样才能发挥出培训该有的效果。并且,银行要激励相关的利率风险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学习外国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引进国外成功的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提高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识别、预测以及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第三,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注重对市场利率变动的观测,利率风险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国际金融事件、国际利率汇率变化、国家政策的制定对国内利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搜集的数据对利率的变动做出一定的预测。最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依据预测的利率变动,提前采取相关的利率风险防控措施。
(三)转变盈利模式管理的对策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其创新能力。21世纪各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其产品创新性的竞争,商业银行只有增强其产品、业务、服务的创新性才能更长远的发展下去。其次,商业银行应该找准自己的业务服务对象的定位。商业银行根据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可划分为大中小型商业银行,每个银行因资金充足率、抗风险能力等问题,服务的对象也应该有所差别。经营规模较大的银行应该注重协调业务的类型以及服务的对象,注重产业的升级。中小型银行应该提高对中小型业务的服务比重,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最后,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同业合作,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7.31亿人次,面对互联网与移动支付为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三家运营商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推出具有创新的、特色的互联網金融业务。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比如说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支付宝将移动支付功能共享给建设银行,两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转账。并且建设银行还在蚂蚁金服上开通了理财产品。建设银行与支付宝的合作大大优化了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大大提高了建设银行产品的创新性以及业务量。
四、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商业银行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的存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是各个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的政策响应者。但是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优化其不断地发现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其风险管理,优化其存贷款定价体系以及转变盈利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婴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08):16+18.
[2]倪惠贤.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333+335.
[3]常冉.浅析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96-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