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与金融风险

2018-01-31宁方国

时代金融 2017年36期
关键词:风险金融科技

宁方国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在金融的应用,金融科技的广度得到了快速扩充,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行业边界的模糊,金融科技的深度得到了快速延展。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促进金融效能提升的同时必将引发新的金融风险,如何在金融科技和金融风险间达到平衡,是每个金融从业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货币政策和金融科技的几个侧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也展望了智慧金融。

【关键词】金融 科技 风险

一、货币政策和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货币政策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宏观经济,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金融发展。

(一)美欧货币政策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稳定本国经济,美国采取了“直升飞机撒钱”的方式通过几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现在美国已经步入了缩表和加息周期。欧洲国家因为主权债务危机实行的是温和的量化宽松政策,逐步的实现了欧元区经济的企稳。

(二)中国货币政策

随着经济经济全球化,我国不可能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由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自2009年我国通过三轮的货币扩张周期,至2016年末中国M2余额155万亿元,是GDP总值(74.41亿元)的2.08倍,2017年5月中国M2余额已达到了160万亿元,总额增长已经全球第一,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已累计六次降息六次降准,进而使我国陷入了货币政策宽松—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大量资金流出中国—政府对汇率干预—外汇占款减少—基础货币供应减少—市场流动性紧缺—央行货币政策再宽松的恶性循环,随着我国单位GDP增速所需信贷增量持续增加,货币刺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持续递减,我国的货币扩张基本已经接近了阶段性的天花板,成为了我国潜藏的不可忽视、难以超越的危机隐患,从2016年下半年起,为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国内货币政策立场逐渐由稳健略偏宽松转向稳健中性,2017年货币政策相对于2016年是中性偏紧的。

(三)中小银行影响性分析

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加上房地产沉淀的大量资金无法短时间内回收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必将引起中小银行融资成本的大幅提高,融资成本和整体经济形势造成的不良贷款高起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必将造成中小银行经营的困难,经营困难既是风险又是机遇,是中小银行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中小银行唯有压缩成本、优化流程和提高资金利用效能才能熬过经济低谷,迎来经济上升期,进而实现高速稳健发展。

二、金融产品创新和体制变革

随着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从调研设计到推广的速度在加快,金融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每天都有海量的金融产品上市推广,因此也造成了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

(一)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的创新已经成为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同质金融产品必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金融产品的创新者在产品定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被抵消,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者必须加强金融产品的快速迭代,以更新更优化的姿态来吸引客户直至该金融产品因设计局限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体制变革

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产品创新的理念思路和流程是金融产品孵化和快速迭代的基础,而内部体制则成为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催化剂,因此为了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必须有专门的团队统一管理和运作,同时在产品设计推广等环节优化自身流程尽量减少决策链条,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成熟技术充分获取市场信息和深度挖掘自身数据,从而设计出既满足行内业务发展又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进而实现经济利益和名誉的双丰收。

(三)相互关系

发展的迫切需求引发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迫切需要,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引发了体制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公司没有银行历史的包袱,因此其金融產品创新的步伐是比较快的,而银行需要借鉴互联网公司的长处进行体制机制变革优化流程,同时控制金融风险满足金融监管的需要;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自上而下的体制变革,必将激发全员的创新活力,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驱动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迭代的步伐,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体制变革之间是辩证的,需要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合理利用,进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三、区块链和金融科技

区块链的最新技术应用脱胎于2008年出现的比特币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存储和验证数据、利用分布式共识算法来新增和更新数据、利用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代码来保证业务逻辑自动强制执行的一种全新的基础架构和计算范式。区块链作为前沿技术,现在已经有45个国家加强了区块链项目投资,过去三年区块链的专利已经到了2500多个,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19.47亿美元,现在全球已经创立了R3、HyperLedger、金链盟等各种区块链联盟组织,我国也已经把区块链列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计划》。

(一)数字货币

比特币作为最早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从其产生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比特币及其使用的区块链技术饱受争议,有人说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是互联网发明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传统金融的颠覆者;有人说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是一群高智商的骗子,披上“区块链的外衣”,布下的庞氏骗局。

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尤其是比特币通过模拟人类的自然货币发行过程,使用挖矿的方式实现数字货币发行,挖矿的规则是解数学难题,挖矿奖励每四年减半直至不可分割,挖矿的频率为平均10分钟挖矿成功一次;比特币的使用通过模拟人类的电子货币的使用过程,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的身份认证,实现生产交易和转账交易。endprint

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的本质是以区块为单位的线性数据库、共识机制和分布式记账,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的颠覆性为代码即规则。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的防篡改已经做的足够好,但是对个人私钥的保护确没有,私钥泄露就代表的财富的泄漏,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的匿名性也必将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比如洗钱。

(二)前景展望

區块链技术应记录适合自己特点的数据,以便实现发挥区块链优势的应用,区块链技术适合无信任基础的自治环境,不适合中心化的环境;区块链技术不适合记录实时变化的数据,适合记录按时间顺序长期保存且需要防篡改的数据;区块链技术不适合记录隐私数据,适合记录需要公开透明的数据;区块链技术不适合高并发数的应用,适合对并发数要求低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和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其他前沿技术一样,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 但是该技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存在技术瓶颈,需要不断努力去突破,想像互联网一样改变生活各个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技术价值

区块链及其数字货币技术特别是比特币让技术脱离了实体,使技术独立具备了价值,实物产品价值的大小源于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比特币通过紧缩性和光环宣传使其价值达到了奢侈品的层次,技术的独立价值源于社会的认可和个人的认知,从哲学唯物的角度上分析,技术本身不存在价值,技术的价值源于其依附的产品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技术本身,而不是关注技术独立出来的价值,同时技术独立价值的风险是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

四、机器学习和金融科技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随着人工智能设备在金融的应用,机器学习已经成为金融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方法概述

机器学习分为浅层模型(Shallow Model)和深层模型(Deep Model),浅层模型主要有knn、决策树、svm和逻辑回归等,深层模型主要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就是多隐层人工神经网络。

(二)发展展望

机器学习作为普适方法论,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经常是用上就能见效果,因此机器学习预期今后至少10~15年的时间,都会是繁荣期。

(三)机遇与挑战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普遍认为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机器战胜人类棋手,但机器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机器不可能在围棋上战胜人类,但是随着2016年3月9~15日,AlphaGo以4:1战胜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标志着机器已经在围棋上已经战胜了人类,现在当前世界围棋界,应该没有人可以战胜AlphaGo了,由此引发了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大讨论,技术的变革在大大的提高人类生产率的同时,也在变革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此次技术变革颠覆了人类的不可替代性,引起人类的恐慌,技术的浪潮不会随着人类的意志而转移,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拥抱变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在此次变革中斩落头角屹立浪潮之巅。

五、金融大数据和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读课、应用价值高的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成为对数据量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技术和服务业态。金融作为大数据应用的前沿,大数据已经和金融完成了深度融合。

(一)金融大数据

金融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及其交易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清洗整合后,通过与政府、第三方数据公司的对接,实现了数据的回补再加工的数据深度融合,这些数据如同巨大的金矿成为了金融大数据。

(二)大数据金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金融大数据具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之外的金融服务能力时,就产生了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已经成为金融的催化剂,大数据所引领的金融变革浪潮也将会越来越汹涌。

(三)相互关系

金融大数据积累过程中,产生了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的相关工作,造就了金融大数据产业链,金融大数据信息技术产业链,催生了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脱颖于金融大数据,是技术服务催生出来的金融服务,大数据金融由于数据的高度聚合性,必须加强数据安全性管理,保障金融数据安全。金融大数据和大数据金融作为金融和大数据融合的两个阶段,为金融和大数据的共生发展提供了支撑。

六、金融与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核心产业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互联网渗透到金融,当金融乘上互联网的快车,造就了金融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社会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加金融的新模式、是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使用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的技术特点改变了金融业务处理逻辑,简化了金融信息交互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发展,才能保障金融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

(二)金融互联网

金融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前言,金融其实早已经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通过互联网技术改变业务方式,以低成本获取用户,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某些现有业务方式不能触及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等解决方案表明金融互联网化的步伐一直在稳步推进。

(三)相互关系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的角度切入金融,采用互联网思维重塑金融,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体验优先,体现了流量即价值的理念。金融互联网以金融为基础,采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客户体验和经营管理效能,金融互联网以业务模式为中心,强调业务模块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因其立足点的不同,造就了产品创新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是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都必须尊重金融和互联网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金融和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七、智慧金融

智慧金融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使金融行业在业务流程、业务开拓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智慧提升,实现金融产品、风控、获客、服务的智慧化。

(一)场景遐想

展开遐想的翅膀,想象下以下情景:当一个客户进入银行大厅时,智能的人脸识别系统完成了客户的识别并引导大堂机器人与客户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引领客户在一系列智能设备上完成转账、理财和信贷等业务的办理,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当客户离开时完成了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意见的收集,为后续的服务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场景分析

银行的大厅由机器人和智能设备组成,交易机器人引导客户完成了业务办理及满意度调查和意见的收集,娱乐互动机器人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完成了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安保机器人在巡视中保卫了客户的安全,智能设备、各类机器人、客户和后端运维人员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网络,大家在这个网络中相互配合完成服务的请求、响应、处置和反馈的全过程,实现了多方共赢。

(三)金融人才

随着技术的爆炸性突破,引领社会变革的步伐加快,行业界限的逐渐模糊,金融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界限必将越来越模糊,社会需要的是金融和技术的专业复合人才,首先你必须是金融业务人员,具有金融创新的思维,然后你必须又是技术人员,具有使用各类技术和方法完成业务的能力,为了应对此次变革,我们需要把自己锻造成多个领域的专家,成为一个综合性专业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金融科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