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

2018-01-31王羿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王羿

【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发布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情况, 并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22例, 占16.42%。2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 共检测出病原菌38株,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株)、恶臭假单胞菌(6株)以及铜绿假单胞菌(7株)检出株数较多, 且均属于革兰阴性菌。数据显示, 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气道慢性疾病以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中感染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7.109、12.387、12.117、4.345、6.667, P<0.05)。结论 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 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造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 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为预后提供保障。

【关键词】 病原菌;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机械通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19

机械通气属于呼吸内科中常见治疗方式, 指利用呼吸机保证患者气道通畅, 达到代替、控制或者改变自主呼吸运动通气的目的, 可有效避免机体出现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现象。根据相关报道显示[1], 肺部感染属于治疗后常见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年龄较大、病情严重以及耐受能力较差等, 如何防止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2]。为探讨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本院展开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4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4例, 女70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47.7±8.3)岁。纳入标准[3]:①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②患者均是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机械通气者。

1. 2 方法 将吸引器与无菌吸管相连接, 利用人工气道将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置于无菌容器中等待检测。检测时将分泌物放置于嗜血平板上, 保存于孵箱中进行孵育, 时间为15 h, 当菌落生长后采取试剂对病原菌分布进行鉴定。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收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 观察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分析其危险因素。根据我国肺部感染标准判定[4]:①患者机械通气后, 气道内分泌物逐渐增加;②通气后患者出现发热或者体温升高现象;③经过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水平提高;④经检查发现患者肺部出现斑片阴影以及广泛啰音;⑤患者痰培养中出现病原菌。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检测结果 13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22例, 占16.42%。

2. 2 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 2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 共检测出病原菌38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株数较多, 且均属于革兰阴性菌。见表1。

2. 3 危险因素分析 数据显示, 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气道慢性疾病以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中感染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工气道建立是病原菌入侵主要途径, 极易破坏患者自身咽喉部位防护能力以及呼吸道正常生理能力, 使部分耐药性高且侵袭力强的病原菌定植于咽喉部位;同时部分患者口咽中堆积大量分泌物, 使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5, 6]。此次本院呼吸内收治的134例机械通气患者, 出现肺部感染者占16.42%;共检测出38株病原菌, 以肺炎克雷伯菌、恶臭假单胞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 存在少数真菌感染情况, 可能与长期采取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衡有关。从结果看出, 患者在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气道慢性疾病以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中感染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7.109、12.387、12.117、4.345、6.667, P<0.05), 说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气道慢性疾病以及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属于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析:①年龄较大者一般自身抵抗能力以及免疫能力较差, 采取机械通气后抵抗病原菌入侵功能逐渐降低, 极易出现肺部感染;②若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长, 病原菌侵入风险越高, 且患者长期处于通气中, 机体各功能进一步衰退, 增加肺部感染可能;③糖尿病以及低蛋白血症者均属于感染性病变高危人群, 而气道疾病者中纤毛运动能力以及气道功能受损, 无法正常排泄分泌物, 造成肺部感染;④若患者长期采取抗菌药物, 可能提高耐药性, 极易产生二重感染, 同时直接降低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 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多, 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合患者具体病情, 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避免肺部感染, 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啸.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5):103-106.

[2] 李长力. 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2):94-95.

[3] 江雅, 李铁花, 吴丹纯. 老年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 32(1):80-81.

[4] 娄国忠, 卢佩颖, 陈建明. 心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9):2192-2194.

[5] 张旭辉, 刘世明, 吴晓峰,等.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

70-72.

[6] 李俭普.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1):159-160.

[收稿日期:2017-1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