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2018-01-31许万飞
许万飞
摘 要: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有效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关键平台。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高校管理工作的内容越来越繁杂。其中,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与高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科研工作息息相关,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论文对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形势与现存问题做了简要阐述,然后重点阐述了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对策,以期为保障高校师生的正常教学和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引言
现阶段,由于高校的规模不断擴张,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教育和管理等因素,学生和教师在防火经验方面比较欠缺。同时,在校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很多容易引发火灾的电器和危险品,如果出现事故,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新时期,校园应该对危险品实施合理的消防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将火灾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保障校园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
近年来,高校之中频繁发生火灾事故。火灾不仅造成了高校财产方面的损失,甚至不乏人员受伤和死亡的情况,对高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消防工作作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消防重点单位,存在着人员密度大、用电负荷大、危化品使用等特殊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秩序造成重大影响。2015年12月18日,某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楼一实验室爆炸起火,一名在做实验的博士后不幸身亡。
二、高校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的普遍发生性
大学的住宿安排较为集中,通常一栋宿舍楼内同时住有上千名学生。这上千人的每一个不安全行为都是火灾的隐患,而大多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在宿舍中使用违章电器、私接乱拉电线、床上吸烟等不安全行为非常普遍并且屡禁不止。这就导致宿舍区域火灾隐患丛生,若不严加管理,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比如,2015年12月31日,某大学家属楼内堆放的垃圾起火,造成六人死亡。从这一起起大小火灾火险可以看出,高校火灾的后果严重,高校消防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高校的消防工作者不能有一丝松懈。
(二)电器火灾多
据调查了解,2015年11月到2017年3月,仅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高校大小火灾火险案例就高达七十多起,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学生用电不规范或者使用电热毯等违章电器引起的。现阶段,学校对电器使用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不够明晰,对违章电器的后期影响方面不够了解等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章电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导致学校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违章电器引发火灾的严重程度和扩散工作的具体安排,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三)人员疏散难度大
在大多数高校里,学生日常活动范围主要聚集在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之中。经常上千人在同一个楼里活动,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疏散。同时,大量的浓烟蔓延伴随着停电造成的黑暗,很容易在师生之中产生恐慌情绪。再加上师生缺乏科学、合理的火灾逃生知识,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拥堵踩踏、高层跳楼逃生等事件的发生。
三、高校消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支持资金不足
高校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与最终效益。首先,部分领导在工作中局限于个人经验,对火灾问题考虑不够全面,发现不够及时,解决缺乏实效性。同时,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对消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消防工作在受到资金方面制约的现实条件下,工作开展的效果就会相应被削弱。同时,由于消防类项目、设备在没有发生火情时不能体现出功效,只有在出现火灾火警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缺乏重视消防工作的意识,容易产生消极对待消防工作的情绪。总之,学校未能建立起预防意识,也未健全相关机制,不能有效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在很多高校师生眼中,火灾距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这些师生消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消防知识,经常会做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例如,有的教师在充满电器的实验室内堆放大量纸箱子,也没有妥善保管易燃危险物品;部分学生乱拉乱接电线、在睡觉时给手机和电脑充电、贪小便宜使用劣质插排等。在实践中,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隐患行为缺乏约束,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主消防意识。调查显示,这些行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十分普遍。很多学生都只站在自身便利的角度出发使用违章电器,忽视这些行为的危害性。
(三)消防器材管理划分不明确
因职责划分问题,很多高校不同区域的消防器材配置和维保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而由于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部门间消防器材维保工作差距显著。一些部门责任区出现了灭火器多年不检修、不及时更换灭火器,有的部门还存在未配备灭火器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在火情发生时,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使用消防器材,阻碍了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各部门检修时间也有差异,校内的消防器材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检修方案。上述这些问题都给学校的消防管理部门对消防器材的备案和使用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
(四)管理方式效率低
如今高校对违章电器的管理大多数采用没收的方式,烫发器、吹风机、电磁炉等电器都在没收的范围之内。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烧水壶和吹风机都属于生活必需品,因此,学生中违章电器收了再买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器开始进入学生视野,比如酸奶机、小功率洗衣机、健身机等。这些机器的功率大都低于学校规定的宿舍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所以学生对于学校的没收行为存在很多不满,这不利于消防工作的有效执行。
四、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
虽然部分高校在运行中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但是在消防经费方面的投入却并不能省,不仅需要做好相关消防器材的配备,保障其能够有效应用,同时,学校也需要做好日常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测以及保养工作,做好高校消防监控室的日常管理。高校的消防监控室是对火灾报警信号进行显示、接收以及处理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室内相关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能够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人员的配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学校应该配备具有较强责任心以及具有上岗资格的人员做好值班工作,以保证对不同火情的科学处理。endprint
(二)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若想有效开展消防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高校首先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在学生日常学习和开会等活动中,积极进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并配合多样化的活动来保证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比如消防知识竞赛、消防知识讲座与消防警示教育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对防火工作的认识。此外,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工作,保证他们掌握必备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如灭火基本知识以及“四会”、“三懂”。所谓“四会”就是会使用灭火器材、会对起初火灾扑救、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三懂”,就是懂得对火灾预防的措施、懂得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懂得火灾的危害性。通过这部分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师生在面对火灾事故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三)开展消防检查
日常检查是消防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防火巡查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基于此,学校有必要建立一支消防检查队伍。比如,在高校中,学生和教师是使用电器和实验室器具的主要人员,应该重视他们对这些器具设备的安全使用,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学校应将重点检查工作同日常检查工作相结合,做好追究制度的建设,如果发现有责任人员因没有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或者因检查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其进行责任追究,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学校要检查同整改相结合,严格按照我国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本校安全管理制度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落实,如果经过检查发现消防设备以及设施存在问题、不能够符合标准的,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而安装有疏散通道以及封闭门窗的,则需要责令限期拆除,以减少安全隐患。
五、结语
现阶段,单靠高校保卫部门无法保证消防工作的有效执行,在日常管理中,高校与教师应该认识到消防工作是需要集体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学校与教师需要从管理、宣传与检查等多项措施做起,预防校园火灾的发生,保障高校教育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牛瑞,徐少桐,卢晨欢.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形势、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7(26):177-178.
[2]张强.关于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6(26):30.
[3]趙丹.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04):89-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