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8-01-31包兰

新一代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

包兰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人总结而来的精粹,虽然受于时代的思维限制,但其更深层次的灵魂和精神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传承与发展的底蕴,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责任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了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人们愈加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也认识到当前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不足。

一、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不足

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智慧,还应包括品行与人格、意志与毅力、善良与责任等等。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用主义的兴起,加之科学技术的作用,许多人从对传统文明转变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崇拜,人们开始深信只要尽力发展科学技术,将人类智慧与能力完全奉献于物质生产,就可以无限地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享受人类舒适的生活。在这种纯粹的物质与机械的社会取向影响下,大学教育中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性开始兴起,而人文主义教育则倍受冷落。

教育的终极产物是人格的形成。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人文教育,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通常仍然缺少人文素质的引导。学生的失落感、无足轻重感慢慢滋生,对未来产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虚无聊,事实上,很多用人单位对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提出“有一定业务知识但人文素质很欠缺”之类的批评。

教育的宗旨应该首先是让人学会做人,经常教育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才。目前,我国教育因缺少人性教育、亲情教育,而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走向极端。他们一方面越来越渴望得到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又越来越多地忽视亲情和友情。最重要的是人要凭借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的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然而由于对技术的盲信,大学内部原本存在的学科分化更为突出,所有学科间越来越缺少共同语言,每个人都局限于狭隘的专业领域,大学成为专家和技术官僚的生产机构。大学教育更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教育,由它所生产和制造出来的这些自命不凡的人才,不仅丧失了对精神世界的广泛的兴趣和好奇,而且也缺乏对自然和生命的关爱意识。

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对他人、对国家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五种关系上。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人类的责任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水平。因此,为了解决人类的危机,必须进行一场人自身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主题,就是人性的觉醒、人道的复兴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就是人类如何才能更美好、更健康、更全面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传统大学和现代大学是这样,一般大学和名牌大学也应当是这样。在当代,教育责任不仅是现代大学必须承担的第一社会责任,而且是现代大学应当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的核心和重点。总的说来,现代大学应当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自觉地承担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责任。

(一)教育学生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是人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促进。从而使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个体的有生命的人,因此应当把促进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得到解放发展和完善,使其成为有健全人格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二)教育学生了解社会

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时候也是残酷无情的。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使个体社会化,目标是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作為个体的人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尽可能完善的人。也就是说,只有人作为社会的人,才会和社会发生联系,对这个社会施加影响,而其影响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育。

(三)教育学生如何发展

众所周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方向,这里所说的全面是针对片面而言的。一是片面促进专门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二是片面促进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人的生命的自然繁衍;二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在当今社会一所真正对人类、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决不应该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意识和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是一种融合了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的获得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红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