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8-01-31

时代农机 2018年1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械基础

康 艳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启东 226200)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层次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弱,专业设置更趋向于实际应有,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高中教育,因此,其课堂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中职教育应有的作用,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

1 中职教育特点

(1)教育类型特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中职教育作为连接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中职教育不等于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要以培训技能为主,但自然文化课程也是教学的重点。其次,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要做好学生的定位,对学生教育的内容及意识要做到合理的规划。

(2)学生特征。中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其学生构成较为复杂,通常来讲都是有初等教育毕业的或者肄业的学生升入,同时还有一些社会考生,这就使学校的教育复杂化,学生的复杂性让课程与教学内容也有了差异性;此外,中职教育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在学生管理和教学中需要格外注意。

(3)专业设置特征。中职教育招生对象是面向完成初等教育的学生,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有型人才,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讲授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为下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奠定基础。

2 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问题,理论大于实践。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逐渐深入,中职教育的课堂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完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课堂来讲,由于中职教育也存在升学的问题,教师在课堂的知识教授中,存在理论知识大于实践的问题。中职教育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为了实现与高等教育的对口升学,教师往往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这就完全背离了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中职教育的学生构成大部分来自于初等教育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年龄较小,而且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意识差,在中职教育中,一些学生完全无法理解课堂知识,只是机械的记忆,同时,疏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课堂知识传授的失败。

《机械基础》这门课堂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堂,对于中职这个程度的学生来讲,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即可,但目前的中职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背离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从传统教育到如今的素质教育,都是对于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和创新。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育课堂仍然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教师忽略了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仍然一味地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教学,将知识生硬地传授给学生,忽略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学弊端还在于对知识考核的不科学,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而往往在知识考核中,都是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至于实践能力只是象征性的考核甚至完全没有考核,因此,职业教育的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3 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1)合理设置课程,重视实践教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机能的复合型人才,任何阶段的职业教育都要以此为教育目标。针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课程,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较少理论课程的安排,针对《机械基础》这样的课程,教师如何绘声绘色的讲述都不如让学生实际看一下机械,这种看到见摸得着的实际才能最重要,最能让学生铭记,因此,要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同时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2)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众所周知,中职教育由于学生的复杂性,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能力不强,这种问题是由于升入的学生来源复杂造成的,但是中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在《机械基础》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达到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让学生意识到学好专业技能更是社会立足之本,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水平。教学模式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首先从课堂教学分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多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互动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

针对《机械基础》这门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好备课,对于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做到完全了解,其次,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学生熟悉的事务将知识引入其中,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对于知识产生好奇,进而进行知识的传授,此外,《机械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在实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对机械的知识和组装做到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针对中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即对学生进行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划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单独考核,单独教授,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创新教学模式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实践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类型,对于学生考核不能完全局限于理论上的考核,应该增加实际技能的考核,甚至更加重视实践技能考核。一切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中职机电专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机械基础》也是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机械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使用程度,因此,实践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整个学生评价体系中,建议实践考核比例要占到60%,而理论知识只要占到30%即可,余下的10%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各阶段教育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但我们并不避讳,这即是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有问题就要改正,这也是我党一直以来坚持的标准和原则。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部分,其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其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课程,首先要从课堂改革开始,不断完善和改变,虽然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更加深入,其中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实现教育改革的完整,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许芹.改变教学教法,推进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6,(3):81.

[2]黄健.中职《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开发的思考[J].科技风,2016,(1):225.

[3]李怀秀.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亚太教育,2015,(22):153+137.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机械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调试机械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简单机械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