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交口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8-01-31南晓洁

食用菌 2018年3期
关键词:香菇食用菌栽培

王 华 周 林 郭 尚 刘 欣 南晓洁

(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口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偏远山区。交口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适宜食用菌生长,当地有采摘野生食用菌的习惯,也有少量食用菌从业者。2013年以来,交口县委、县政府根据吕梁市“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结合交口县实际,将食用菌列入全县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倾力扶持,合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自2013至2017这五年来,交口县因地制宜,大力扶持和推进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帮助贫困农户快速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1]。

1 交口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五年的发展,交口县食用菌从无到有、稳步壮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增收富民成效明显,品种、数量和效益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逐渐成为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扶贫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

1.1 依托独特气候条件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成效显著

2013年交口示范性发展平菇、小平菇等60万棒左右,2014年重点推进了以香菇为主,平菇、木耳等为辅的食用菌生产,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突破420万棒,并被确定为吕梁市食用菌生产基地县;2015年,交口总结前两年食用菌生产经验,依托当地较为凉爽的独特气候条件,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出菇安排在每年5-9月,市场上鲜菇货源少价格高)。当年香菇、平菇上市后,汾阳、太原、临汾甚至福建的经销商蜂拥而至,产品供不应求。从市场反映情况看出,交口县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交口食用菌生产规模从2015年1000万棒到2017年2000万棒,三年增长一倍。

1.2 引进推广新技术,以技术作支撑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

食用菌产业是交口县的特色产业,也是新兴产业,食用菌生产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还存在生产技术不够成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广大栽培户的效益。因此交口县农委引进推广应用设施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袋料栽培技术、山区平菇袋式栽培等技术[5]。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交口县非常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已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签订了香菇液体菌种应用及仿野生栽培集成技术和食用菌液体菌种产业化技术合作协议,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签订了有关合作协议。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推动了交口县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2]。

1.3 以食用菌产业兴旺、菇农增收为目的,加大扶贫力度,将优惠政策更多倾向食用菌产业

产业扶贫体系着力施惠于农。交口县把扶贫开发工作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安排贫困户劳动力直接就业;结合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国家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在贫困乡镇、贫困村。2014年,将山神峪、陈家峪、梁家沟、蒲依、炭腰吉5个贫困村打造成了“香菇示范村”。2015年再建5个食用菌产业脱贫致富示范村,2016年全县食用菌产业总产值5000万元左右,从业农民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户均增收7000元左右。经对山神峪、陈家峪等村的调查,菇农第一潮香菇销售收入已经将建棚投资收回。

1.4 成立县食用菌协会,开办食用菌培训班,提高栽培户技术及管理水平

交口县成立了县食用菌协会,旨在为全县菇农提供更好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技术、销售信息等服务。农委和乡镇农技干部深入一线,为栽培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同时邀请山西省农科院、吕梁市农委食用菌技术专家,对农技干部、栽培户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培训;高薪聘用两名专家常驻交口,对栽培户进行实地指导、答疑解惑。通过培训提高生产者技术水平,同时增强其适应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通过培训达到村有土专家,户有明白人,保证了食用菌生产稳产增收。

1.5 食用菌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全县形成了有7个乡(镇)、32个村委、1500户农户、35个公司(合作社)参与食用菌生产主体。食用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0万元,包括冷库31个2530 m2,冷藏车11辆,发菌棚、出菇棚471 000 m2,烘干设备80台。全县可提供制棒、技术服务的企业(合作社)15个,可进行烘干、筛选等初加工的企业、合作社5个。外地客商驻交口县合作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企业10个,有3家已在交口注册公司,做好长期合作打算。

2 交口县食用菌发展对策探讨

2.1 严格把控食用菌栽培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食用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我国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及相关产品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也进行了更细致的限量规定,要求必须重视食品安全,以人为本,建立一套“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规范体系[4]。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生产者的义务。由于交口县食用菌生产是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其食品安全意识也很薄弱、生产环境条件可控性弱,那么质量安全的控制就需要各级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共同努力[4]。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抽检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环节、各品类产品质量的适时分析、掌握,通过风险识别,及时调整监管重点,及时捕捉风险苗头,及早排除安全隐患[5]。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严格按照菌类栽培标准化管理,包括如何合理的使用农药、优质基质的选取、合理的使用增长素等,统一组织管理、统一采购农资,把栽培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实现栽培全程质量控制。

2.2 调整菌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调整菌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发展食用菌产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单一的鲜菇生产销售,转向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形成交口县新的食用菌经济增长点。建设涵盖菌种培育、菌棒供应、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包装加工等食用菌生产流水线,实现从外地采购菌棒向当地生产菌棒转变,出售鲜菇向初级加工品转变。目前交口合作社平菇、香菇、木耳菌棒生产线、鲜菇真空包装、一口香蘑菇、烘干加工厂都已投产运营,推动着交口县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据加工企业测算,每生产1 kg菇类,初加工后其产值可以增加2~3倍,深加工可以增值10~20倍。

目前,中国食用菌加工以精加工和初加工为主,深加工为辅。这里精加工是指将从栽培基地收购的食用菌产品,进行简单精剪(去尘、除杂)包装后直接进入市场。初加工是指在精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糖浸、盐浸、膨化等)形成低糖菇脯、食用菌罐头等产品,以及利用残菇或者下脚料加工成的休闲食品或即时食品等;深加工是将精加工的食用菌产品,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菌类产品[6]。香菇是交口县主产食用菌,以其作为原料,可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功能性食品。

2.3 增加科研投入,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工艺研发、引进和推广力度

基于交口县食用菌生产品种比较单一的现状,为了促进交口食用菌产业稳步健康的发展,一要加快引进新品种,引进适合本地区生产、生长的高产菌株,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优质品种,栽培户愿意接受的品种;二是在建设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进行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引进和推广,推动交口食用菌生产技术创新发展。

2.4 坚持走“利用闲置资源,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之路

交口县要坚持利用农村废弃旧窑洞、移民新村未装修的闲置窑洞、已建成的温室大棚等发展食用菌生产,既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又具有实用性和易操作性。食用菌生产多样化、低门槛的发展模式,让食用菌产业具备了高产高效、大规模发展的基础,成为农民快速便捷致富的新产业。

交口县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果树枝条等农林作物副产物非常丰富,但利用率不足5%,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交口发展食用菌生产应充分利用农、林、果副产物,同时实行菌渣还田等综合利用措施,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7]。

2.5 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龙头企业是促进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方式有效地组织起来,推行企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走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之路。同时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农业信息网站等媒体宣传企业及品牌,不断提升交口县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对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使之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香菇食用菌栽培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香菇接种三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自然栽培的味道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