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汉英语言融通的方式、成因和机理

2018-01-31刘一辰

关键词:汉英融通汉语

刘一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不同语言间的接触及其引发的社会语言文化现象在不断产生。语言间的接触,尤其是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接触所带来的语言的演变发展乃至社会文化的变迁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汉英两种语言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呈现出一种融通演变的发展态势。但汉英语言的“融通”并不等同于汉英语言的“融合”。语言学家叶蜚声和徐通锵曾提出“语言融合”的概念,意指由于不同民族的接触而导致的一种语言被其他语言排挤和替代的现象[1]。汉英语言的融通不是英语对汉语的排挤或替代,而是两种语言各持自性、取长补短、和而不同的语言形式及文化模式。汉英融通不仅仅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发生表象,更蕴含了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交往互动的跨文化机理,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汉英语言融通的三种方式

在当前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下,汉英语言的融通主要体现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汉英词汇的相互“借贷”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 ”[2](P179)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由彼此借贷而来的外来词。正如萨丕尔所说:“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2](P179)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促进了汉英两种语言的进一步互动,语言间彼此借贷现象日益增多,并且产生了新的发展变化,成为汉英语言融通现象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1.汉语对英语词汇的“借贷”

汉语中对英语词汇的借贷主要有两种形式:英语外来词和英语译借词。

英语外来词指的是不经翻译直接借用英语原词或者英语原词的缩写形式,不对其拼写、发音及意义做任何的改变,在汉语中直接使用该英语词或英语词的缩写形式。典型的直接借用英语原词的例子有E-mail、flash、cool等等。此类英语原词在进入到汉语的语境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翻译和人为规范,使得其英语原词形式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被广为使用。相比之下,汉语中对英语原词缩写的借贷现象就更为普遍,比如DVD、NBA、BBQ、DNA、UFO、SOS等等。值得关注的是,汉语中有不少词是在借用英语原词缩写的基础上,加上部分中文词汇,从而形成了新的常用词汇。例如:SARS病毒、IT 男、PC 平板、USB 接口、IP 电视/电话等等。不管是对英语原词及其缩写的直接借用,还是加以汉字重新组成的词汇,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沟通交流和表达思想时不可或缺的词汇。

除了直接将英语原词吸收,翻译引入外来词也是现代汉语对英语借贷的一种重要形式。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主要有音译和意译两种形式。音译词使用与英语原词相同或相接近发音的汉字来表达英语的原词。对于这种音译词来说,汉字本身或许会失去其本身的原意,只保留其字形和发音。例如:雅思(IELTS)、拷贝(copy)、比基尼(bikini)、朋克(punk)、三文治(sandwich)、阿司匹林(aspirin)等等。在音译词当中,专有名词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绝大部分的外国人名、地名等都是通过直接的音译而输入至汉语,例如:新加坡(Singapore)、伊丽莎白(Elizabeth)等。意译词则是根据英语词的原意,进行汉语的语义组合所形成的词汇。例如情人节 (Valentine’s Day)、肥 皂 剧 (soap opera)、热 线(hot line)、峰会(summit)等等。 除了单纯的音译和意译外,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还存在一种音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并且此类词汇在英语外来词中占有相当部分的比重。音译意译相结合指的是在构词上既选择与英语原词发音接近的汉字,又兼顾选取英语原词的意义的汉字所组成的词汇。 如脱口秀(talk show)、泰国(Thailand)等等。

2.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借贷”

英语对汉语的吸收大体上也可以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类。

英语中的音译词可以细化为汉语拼音音译和英语发音音译两种。汉语拼音音译词是直接借用汉语拼音而形成的英语单词。例如Han(汉)、Feng shui(风水)、Shanghai(上海)等等。 这一类直接使用拼音作为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词汇,主要以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为主。由于“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媒体都选择采用直接使用汉语拼音进行汉语词的翻译。例如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就选择将在奥运会时走红的“洪荒之力”一词直接用拼音“hong huang zhi li”进行翻译,而美国《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国大妈带动金价上涨事件时直接使用了拼音 “dama”等等。第二种英语发音音译词则是按照汉语词汇的发音,结合英语语素的自身发音规律所形成的英语词汇。这一类音译词在形态和发音上都往往会与汉语拼音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发音音译词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涉及到中国风俗习俗、饮食文化、人文典故、地理风情等方面,例如kungfu(功夫)、mah-jong(麻将)、dim sum(点心)、chow mein(炒面)、kow tow (叩头)、Shaolin (少林)、Yin and Yang(阴阳)、HongKong (香港)、Harbin(哈尔滨)等等。

同样,意译的汉语外来词在英语吸收的汉语词中也占有相当部分的比重,并且具有多种构词的方式。直接意译汉语外来词指的是根据汉语意思直接进行英文翻译,必要的时候进行一定的整合排列使之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的词汇。例如lose face (丢脸)、laid off workers (下岗工人)、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四书五经)、three representatives(三个代表)等等。还有一种意译的方式是先将汉语音译,再添加相应的英语词缀,形成符合英语构词法的新词。例如“Confu”(孔夫)加上“-cius”(表达 “圣哲”意思的后缀)便构成了Confucius(对“孔子”的表达)[2](P2)。

(二)英式汉语与中式英语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符号,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构造、语法结构、表达习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语言的形成受各自民族的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他国语言的感知和学习同样会受到本民族文化和思维定式的干扰。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语言会随着时间、环境、地点和使用者产生语言变异,这种语言变体往往在发音、语法、构词及表达上带有地方特色,但在语言的正统性和规范性上则有所偏差。伴随文化的多元发展,人们对待语言变异也呈现出更加客观包容的态度,甚至愿意了解和使用一些有趣的、实用的却未必准确的语言变异的表达方式。英式汉语和中式英语的演变及发展是汉英语言融通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样也说明了人们语言变异的接受态度上的转变。

近年来,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式以及语法层面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英式汉语和中式英语的表征及内涵。在网络传播的助动下,英式汉语和中式英语虽然在正式的文体中很少出现,但是在网络传播或非正式日常交际中,此类表述却保持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尤其在年轻一代的网络或生活交际中频繁出现。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英语自身相结合的产物,是汉英两种语言融通的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式英语一直被语言研究者认为是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带有汉语语法、词汇及发音特色的错误的英语,是英语学习者使用中应该尽量规避的语言现象。但是在英语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式英语不再是“错误”的语言表述,社会与大众显示出愈加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全球语言检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曾给予中式英语正面评价,认为中式英语的产生是对英语词汇本身的丰富。2014年,美国在线俚语词典城市词典(Urban Dictionary)陆续收录了一系列“中国式英语词汇”,其中包括 “no zuo no die”(不会作就不会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gelivable”(给力)、“tuhao”(土豪)等等。通过网络的传播,一时间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英语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Urban Dictionary的官方网站上面,仅仅“you can you up”这一词条在一周内收到了多达2300条的点赞。

与中式英语相类似,英式汉语同样也是汉英融通的表现方式之一。英式汉语指的是使用英语语法规则来表达的汉语,这类汉语表述往往是不符合汉语表达规范的畸形汉语[3]。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指出“欧化的来源就是翻译,译品最容易欧化,因为顺着原文的词序比较地省力。”[4]早期的学界普遍从翻译作品中探究汉语逐渐欧化进而成为英式汉语的现象,目前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手段的丰富,英式汉语表达习惯已经出现于当下网络语言中,甚至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例如近年来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的流行语“(我)不能同意更多”,虽然这一表述并非正式的书面语体,但是却活跃于微言、论坛等社交平台上。从字面意义上看,“(我)不能同意更多”这一短句并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甚至有着严重的语病让人无法理解。作为一个突然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我不能同意更多”是由英语语句 “I can’t agree more”直接机械化地一字一词对应着翻译而来。 “I can’t agree more”是英语中的常用语句,意译的准确中文意思是:“我非常同意”。“我不能同意更多”这一表述方式既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在语义上也极不通顺,但是却成为了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与“我不能同意更多”相类似结构的流行语还有“不能更好吃”、“不能更形象”等等,都是基于“不能更+形容词”这一基本结构所形成的,用看似否定的形式来表达极度肯定。

(三)汉英的语码混用

英国语言学家沃德霍认为语码(code)指的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language)及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同时,语码作为一种中性术语(neutral term),可以用来指代任何语言系统[5]。语码混用(code-mixing)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以使用一种语码为主,同时混杂使用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语码混用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各行各业与国际化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双语使用者的数量在逐步增长,语码混用的现象也成为自然的现象。从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一般汉英语码混用的现象有两种体现:一是英语词汇经由“零翻译”,在汉语中直接出现;二是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所出现的“中文夹杂英文”的现象;三是一种使用与汉语发音相近的英语词汇来替代原本汉语的超常搭配形式。

汉英语码混用目前在汉语中存在着许多 “零翻译”的英语,通常情况下这些未经翻译的英语可以与汉语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词汇,也可以独立存在于汉语中表述其原有的意义。值得关注的是,经由“零翻译”进入汉语的英语词汇,是在词汇借贷的基础上产生的。此类语码混用的情况,在本质上仍然是对英语的直接借贷而导致的。词汇的语码混合的形式比较灵活,对于汉语和英语的先后顺序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依照词汇的意义而形成。常见的例子如IT男、USB接口、PC平板电脑、IP电视等等。直接在汉语中使用“零翻译”的英语本身的现象也非常多见,例如在新闻报道中直接使用“上半年GDP增速为6.7”、“PM2.5实时查询”等等,都是汉英语码混用的典型例子。

在汉语中直接用英语单词或英语词组来替换相对应的汉语词同样也是汉英双语混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我们去那个新开的shopping mall吧”、“周末一起去参加party”、“这是小case啦”等等。这种汉英夹杂语码混用的用法,在商业、会议、传媒、外贸等场合,特别受年轻人的青睐。在全球化的作用影响下,跨文化跨语言交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免将语言进行“混搭”,再加上一些英语的原词本身简明易懂,省去了翻译上的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除上述的汉英语码混用的形式外,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还产生了另一种用与汉语发音相近的英语词汇来替代原本汉语的组合表达方式。在绝大部分的此类表达方式中,英语词汇本身只是在发音上接近于原有的汉语词,其本身的意义与整个表达方式原本的意义并无关系。例如近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和使用的流行语“word天”,就是巧妙地利用英语单词“word”发音与汉语“我的”的相似,从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组成了新的汉英融通词。相同构造方式的代表词汇还有“无可phone告”(无可奉告)、“book 思议”(不可思议)、“cheer不舍”(锲而不舍)、“鱼香 rose”(鱼香肉丝)、“谈 cellphone生”(谈笑风生)等等。此类汉英融通词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少数的组合方式甚至能够达到读音和词义的双双对应,加上网友们丰富的创造力,其更新、复制和传播的速度极快,对日常生活的语言交际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汉英语言融通的主要成因

(一)汉语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近年来,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明显增大,这一现状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语言霸权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给英语这一传统强势语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汉语影响力提升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纵观历史,语言的对外传播和演变发展总是与国家自身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汉语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我国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产业国际化等不断“走出去”跨国活动是分不开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自古就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时,大批英商涌入广州、上海等沿海地区进行经济掠夺,在与当地居民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时产生了带有明显中式英语特色的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洋泾浜英语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其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语言规范和语法系统,反映了语言的使用者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对等的局面。尽管洋泾浜英语的产生体现了经济贸易中参与者不平等的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经济活动与语言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也产生了全新的特征。2013年底,《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国大妈带动全球黄金价钱上涨时直接使用了拼音“dama”(大妈)一词。此外,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重大国际贸易场合,汉语已经成了除了英语之外越来越多外语使用者选择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这也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实力日渐增长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中国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带动和促进了汉语的广泛传播。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逐年频繁。据统计,2016年中国在海外的投资额多达1 700亿美元,跻身全球前三之列,在投资范围上,已经在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8 000家企业均有投资[6]。中国在经贸投资合作中的活跃作为为汉语在国际贸易中带来了良好的推广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汉语在全球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传播,其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2.汉语的国际推广和普及

除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我国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汉语的积极推广和普及活动也是促成汉语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国家汉办在全球各国和地区成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所取得的瞩目成绩。据查,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孔子课堂[7],对外不断输送着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进行汉语语言的推广和教学。除此之外,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化、多元化的汉语赛事和活动也成为了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汉语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汉语的国际推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小觑的作用。

除了大型的汉语文化交流活动外,汉语也是“语言外交”中的重要媒介和工具。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其外孙女用中文演唱歌曲、背诵《三字经》以及诗歌的视频走红网络,受到广大中国民众的喜爱。事实上,特朗普总统的外孙女只是海外万千低龄汉语学习者中的一员。有研究显示,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平均水平据估计已经达到50%,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诸多中小学中均设有汉语课堂。事实上,低龄化的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增多也反映出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汉语吸引力的大幅提升。

(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汉语的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文化影响力在全球的提升和对汉语文化关注度的提高。伴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盛,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会伴随着中华文化输出而融入到世界文化和语言之中。

频繁的人文交流成为国家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来华的留学生和交换生数量一直呈逐年上涨的趋势。随着中华文化和汉语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增强,我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和交换生来华学习语言文化。据国家教育部2017年3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的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突破44万人次,其中近四成的留学生来华主要学习汉语语言。此外,我国近年来积极承办世博会、奥运会、冬奥会、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多项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无疑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我国先后在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节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把中国带出国门,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及当代文化的魅力。

(三)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汉英语言融通现象的产生同样离不开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媒介,借助互联网技术,为人类的跨语言传播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在当前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的帮助下,时间、空间等限制不断被突破,语言间的对话和互动变得前所未有的频繁,为语言间的融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传播在语言融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网络为汉英融通词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和空间;第二,网络传播让汉英融通的生成速度和频率大大提升。

大量的汉英融通现象始于网络,并且借助网络平台得以广泛的传播。像“无可phone告”一类的汉英融通词,通常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符合大众的求新心态,加上词汇本身通俗易懂,并且带有一定的幽默感,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瞬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使用。网络平台之所以能够成为汉英融通现象的“发源地”,其原因在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包容、易于创新的特点,加上网友在网络上交流时的语言多倾向于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尽管许多的汉英融通表达在语言规范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汉英融通词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广泛的流行和传播,甚至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当中。

此外,网络传播让汉英两种语言的传播和融通变得更为高效。在网络时代,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都与世界互联的机会和条件,人们也不断地突破着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互联网语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进一步加速了语言的融通效率。以国内活跃于互联网的字幕组为例,字幕组为中国网民免费提供非常有时效性的影视作品翻译服务以及必要的背景知识讲解,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跨语言传播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字幕组的工作也让中国网民们能够尽可能第一时间接受国外更新的节目资源。因为时差的关系,美国各大电视网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一般会在中国时间上午播出,一经播出,字幕组便开始了繁忙的翻译校对等工作,一般在中国时间当天晚上中国网民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字幕组翻译完成的影视作品的资源或者进行在线观看。字幕组是民间草根文化的产物,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往往不拘泥于传统的翻译规则,加上独特的语言选择以及强烈的个人翻译色彩,字幕组提供了一种通俗且高效的跨语言传播方式。通过字幕组的中介作用,语言之间碰撞出更强烈的火花,建立起更高效的沟通交流途径,并且达到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汉英语言融通的跨文化机理

(一)“互借”与“共融”:跨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

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碰撞,在语言的相互影响上,文化霸权和语言霸权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英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较强势的地位,英国语言学家菲利普森在其提出的语言帝国主义论(linguistic imperialism)中,直接将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主导地位定义为语言霸权[8]。诚然,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舞台上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在多元文化携手发展和并进的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压倒性的强势已经逐渐在弱化,在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下,多元语言的发展也在产生着不同的发展走向。

汉英之间的融通现象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汉英两种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之间互相影响、互动作用的结果。这一双向互动过程突破了语言霸权下英语单方面向汉语词汇的输出,打破了语言与语言之间单向线性的影响模式,更新为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模式。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语言与语言之间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强弱之分。

汉英语言的融通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主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语言间的融通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在相互借鉴吸收,并且不断地在丰富和优化着本族语言及文化。正如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所说:“文化上的借词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从另一个民族学习了什么”[9],综观上述汉英融通的现象罗列,我们可以发现传入汉语的英语词汇大多具有现代性、科技性;而输入英语的汉语则大多蕴含了中国古典的人文传统。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国家在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这一发展进程无疑影响和促进了英语对别种语言的影响和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英特网(internet)已经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人们使用着以爱疯(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以及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 PC),发着电子邮件(e-mail)。人们出门或许会选择使用优步(uber)打车,或者周末的时候会参加各种派对(party)来放松身心,总而言之,现代化和科技化的英语借词无疑已经对汉语环境中的人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除了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带有鲜明中国文化内涵和特征的汉语词汇同样也进入了英语世界国家。例如中华文化的代表“儒、释、道”(Confucianism,Buddhism,and Taoism)、“阴阳”(Yin and Yang),以及代表中国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 “不会作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辣条”(latiao)等等,大批传承了中华传统及当代文化的词汇均已通过不同渠道进入英语语言世界,从多方面影响着英语语言文化。

(二)包容与引导:对旧有语言规范的突破

汉英融通已经是多元文化交流发展中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如何对待这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当前,除了少部分进入了官方词典收录的借贷词之外,汉英融通的其他形式仍带有明显的草根文化的痕迹,大部分的融通表述活跃于网络空间内,或仅限于口语化的表达中,未能进入正式的书面语范畴。早在2014年,《人民日报》就曾针对汉语中的英文“零翻译”现象提出过质疑,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语言的“拿来主义”,一味在汉语中混用英语只会造成沟通鸿沟的扩大,并且伤害汉语的纯洁性。我们应当认识到,网络上的汉语融通表述的确存在着生成的随意性以及在语法结构上的混乱性等特征,在使用上也不断打破原有的语言规范规则。但是,历史地看语言融通是文化互动融合驱动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以简单的态度来对待是不可取的。

首先,对于汉英融通的现象应当予以适度的包容理解。正如洪堡特所说,语言是既稳固又流动的,又像萨丕尔所指出的,语言是难以自给自足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接受异质语言要素用来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常态化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语言不能封闭,在保持自身语言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吸收异质语言要素,也是国际交往中的必然现象。

采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汉英融通的现象并不意味着要任由语言在毫无规范的状况下肆意使用和传播,而应当加以引导,在不伤害自己本族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人们适当使用以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创造。相关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应当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正式场合的使用,必须加以区分和厘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规避语言融通中不合理不成熟的部分。作为新媒体环境中汉英融通现象的接触者和使用者,在自身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客观对待和正视这一现象,不盲目趋从去使用,而是本着丰富语言元素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使用和变化。

(三)民族与世界:以文化自信寻求多元文化发展

汉英融通不仅仅是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活动所产生的特有的语言学现象,更反映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语言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确保在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时,保持民族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汉英融通现象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首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面对当前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重要前提。全球化为汉语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强势的英语语言文化,汉语言文化没有表现出“文化逆差”,而是形成了双向互动影响的趋势,这一现象更是说明了中国语言文化自身的优越性。因而在与世界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始终要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要主动承担起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责任,向世界传播我国底蕴丰厚的语言及文化。

其次,立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面对世界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时,应当积极应对、投入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整合当中。汉英融通现象的背后是多元文化碰撞而演变的产物,不代表本族语言和本族文化的倒退甚至消亡。在全球多元文化并进发展的今天,一味地固守本族文化、排斥异质文化,是无法在全球的竞争中取得长远的进步和发展的。相反,在汉英融通的现象背后蕴含了无限的契机,将本国的语言和文化融入到世界语言文化中去,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与其将语言融通看做语言“纯洁性”的破坏,不如在充分肯定本国文化的基础上,积极通过与他国文明文化的对话、交流、冲突和融合,吸收他国文化的精华,进一步丰富民族本土文化。

猜你喜欢

汉英融通汉语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