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18-01-31纪春礼曾忠禄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专业化

纪春礼,曾忠禄

(澳门理工学院博彩教学暨研究中心,澳门 999078)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自2017年两会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了一个社会热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放在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板块中表述,并明确将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其中明确提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再一次明确提出 “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已正式从构想进入了推动实施的快车道。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已在香港签署。目前,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按程序报批,很快就将公诸于世。

从2018年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目标取向。因此,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是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世界级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区域协同、创新引领、高度开放、宜居宜业是湾区竞争力的重要特征。相较于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在诸如湾区面积、人口规模等都是最大的,但在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区域发展韧性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差距依然明显。樊纲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面临两大转型:一是从单一城市向城市群的转型;二是向科技中心的转型[1]。向城市群的转型,更多涉及的是区域协同的问题,而向科技中心的转型则强调的是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能否推动大湾区内不同城市的有效协调,并大举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创新能力,让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成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参与“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枢纽区、世界湾区经济的新高地。迄今为止,尽管社会各界已意识到创新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如何推进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依然未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将借鉴近几年欧盟推动实施的智慧专业化理念,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战略。

二、智慧专业化理论:区域创新的新基石

(一)智慧专业化的提出及其涵义

智慧专业化由欧盟推动设计 “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①架构的一个专家咨询小组提出,该小组由著名的创新管理学者Dominique Foray及其他小组成员构成。在2006至2009年间,该小组的任务是检视导致欧盟与美国的生产率差距的原因,尤其是研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Ortega-Argiles认为差距自1995年以后变得很明显[2]。他们认为,欧盟与美国生产率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欧盟经济和技术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同时,欧盟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资源和投入的优先安排的能力也不足。

为回应欧盟的现状,专家咨询小组于2008年提出了智慧专业化的概念[3]。自该概念提出后,很快就对欧洲各国创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该概念已经被采用作为内嵌于 “欧盟2020战略”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要素,欧盟委员会已逐步建立了服务智慧专业化战略的平台(S3),以支持欧盟内的一些区域或欧盟各国制定和实施智慧专业化战略,并将智慧专业化作为欧盟各国获得结构性基金资助的条件条款之一。该战略也是欧盟凝聚政策(Cohesion Policy)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智慧增长、绿色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正是凝聚政策的基础。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目前在欧盟区域内已制定了超过120份的智慧专业化战略,能够通过欧洲结构和投资基金 (European Structural and Investment Funds)以及各国(区域)获得超过670亿欧元的智慧专业化战略资助,预计到2020年,能开发出15000件新产品投放市场,创造14万个新创企业和35万个就业岗位[4]。最近几年,智慧专业化战略也逐渐引起了OECD国家的关注和兴趣[5]。

根据 Foray et al[6]和 McCann et al的理论[7],智慧专业化可以定义为在一个区域内确定少数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部门或技术优先进行发展,或者确定相较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竞争优势的新活动领域。欧盟委员会在其创建的智慧专业化战略服务平台上对智慧专业化的定义是:智慧专业化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使欧洲的各个区域能够识别并发展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对于智慧专业化的定义。尽管这些定义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包含着几个关键的特点:专业化(specialization)、智慧(smart)、创新、研究和技术发展[8]。

(二)欧盟提出智慧专业化理论的基本理据

智慧专业化蕴含的基本理据在于经济专业化。一个区域不可能发展所有的产业,尤其是一些微型经济体,它们必须仅聚焦于某些领域进行发展。此外,任何国家或区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把资源配置到少数真正具有潜力的领域才能够发挥其价值。智慧专业化的作用就在于促使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认清自身的知识资源,从而在与自身知识资源和能力有着密切相关的少数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方面进行专业化,从而将资源配置到数量有限的优先经济活动中,以促进该国家或地区培育并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实施智慧专业化还在于克服欧盟(也包括其他地区)存在的一些区域创新政策中的缺陷。例如,创新政策缺乏国际和跨地区视野,往往只孤立地考虑自身的创新和经济系统;创新政策与本区域的产业和经济结构不协调;对研发投资的商业驱动不足;缺乏对区域资产例如科技基础建设、人力资本等的完整分析;受挑选赢家(picking winners)依赖症的驱动,从而往往复制一些科技先进地区的标杆产业,不考虑自身情景[9],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和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复投资。在传统的创新模式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产业的选择往往仿效其他一些科技先进地区的标杆产业,如看到其他地区发展生物技术,也盲目在生物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资。实际上,仿效者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不大,因此很难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而且还会助长“领导者和追随者差距”的市场主导模式。智慧专业化则是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聚焦投资发展新的专业化领域,从而产生独特资产和能力的一种新创新战略。Foray et al.认为,区别于传统的创新活动主要投资于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似的产业或活动,智慧专业化战略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协同自身当前的和潜在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来实施专业化[6]。其理由在于:第一,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必要实现知识生产和使用的规模、范围及溢出效应;第二,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必要聚焦于特定的领域在独特的专业化领域开展创新活动,而不是采取“模仿”性的创新活动。

智慧专业化战略甚至被视为区域发展和创新政策的一种新“范式”[10]。在这一范式下,一个区域应该以“智慧方式”促进更有效地协同利用公共投资,聚焦投资知识基础资本,支持国家和地区强化其创新能力,同时聚焦把稀有人力和财力资源投入在少数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繁荣。

(三)智慧专业化的核心要素

智慧专业化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和创新的新兴概念,其目的在于避免一个区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在创新投资上的重复性,从而更高效和科学地利用政府在研究开发、创新方面的公共资源。根据OECD的研究报告[11],智慧专业化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创业发现(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过程

传统的产业发展与创新政策更加重视 “自上而下”的过程,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显著,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的投资和资源分配更多靠政府意志,而市场中的主体在创新政策中作为主要行动者的作用未能体现出来。智慧专业化战略提倡在创新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方式,鼓励让市场中的主体作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发现未来区域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政府再据此作出创新资源的分配决策。此过程有利于更好地鼓励全体社会成员中潜藏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在充分而自由地参与实践试错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12],创造出更多新的知识,这是发展的根本机制,是一条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包容性发展道路[13]。此过程可以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做得最好的研发与创新是什么,因为创业者透过新活动的试错和实验,最有条件了解或发现知识投资的优先领域。

创业发现过程中的知识不仅仅涉及科学和技术,还需要结合并涉及到科技相关的市场增长潜力、可能的竞争对手以及为开展新的企业活动所需的投入以及相关服务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综合和整合,以协助建立现有或新兴产业领域未来的愿景。广义的创业者,除了企业,还包括大学、公共研究机构、独立自主的创新创业者。活化、动员并支持广泛创业者的创业发现过程,是智慧专业化的最为核心的要素。

2.将活动而不是部门设定为知识投资的优先层级

在考虑知识投资的优先领域时,智慧专业化更强调具体的活动,而不是某一个产业。将活动与特定的技术或技术组合、特定的能力、自然资源等结合起来,从而发展未来专业化的独创性领域。一般而言,未来优先投资的创新项目通常是那些能够补充现有生产性资产的相关活动。因此,需要根据特定活动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设定智慧专业化的目标。这些特定活动通常包括四种:

一是转型,即把现有的产业转型为基于合作体系和流程的新产业。例如,如果现有产业与某种新的产业活动之间存在共同的研发能力、工程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关联,就能够形成新产业活动的知识基础。再如,奥地利的企业家发现了从精密机械和光学工程到医疗技术的转型路径,在这一活动中进行创新投资,就能有效地实现从精密机械和光学工程到医疗技术的创新。

二是现代化,即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中实现创新。这通常是对现有产业进行技术升级,通过发展和应用关键支撑技术 (Key Enabling Technology)以提高现有产业(通常是传统产业)的效率和品质,从而实现智慧发展。例如,芬兰的一些公司在纳米技术上进行投资研发,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纸浆和造纸产业,实现对这一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

三是多元化,即通过现有活动与新活动之间的协同效应(范围经济和溢出效应)来促进创新。这种协同效应使得新活动更有吸引力和盈利能力。例如,法国图卢茨地区有着雄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其智慧专业化促使航空业相关的知识在创业活动、高等教育和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延伸性的应用,从而使该地区在一些诸如卫星、GPS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活动上得到快速发展。

四是在某一领域实现全新突破的创新活动。这一创新发现活动是指在某一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使得以前的某一低成长活动突然变得非常具有吸引力。这需要创业活动和研发创新同时出现。例如,对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就是典型的全新突破性创新。这种创新活动的挑战性和风险通常是最大的,但一旦实现关键性突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3.智慧专业化强调的是战略性和专业性的多元化

智慧专业化并不鼓励按照预先确定的路径进行专业化,而是认为在创新体系内的某些特定环节可能会涌现新发现或预想不到的发现活动,从而引致“专业性”多元化。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实现产业的智慧多元化,而不是产业的专业化;二是实现智慧多元化并不仅仅只有一条预先确定的路径。例如,上述的转型、现代化等创新活动都有助于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的多元化,而且这种多元化通常都是更加适合于本国地区的更为 “专业性”的多元化。尤其是在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促进跨产业或跨界合作,对于产生新的创新应用和整合解决方案的创意都非常有效。这种跨产业或跨界合作也有利于培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性和专业化,从而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

4.评估和监测

与其他的产业创新政策一样,智慧专业化强调基于证据的监测和评估,并对政策设计进行反馈。它也要求政策制定的灵活性,从而能够及时终止或重新配置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公共投资资源。为此,需要清晰地设定判断成功和失败的基准和标准。智慧专业化创新政策需要明确每一个层面的可衡量目标、政策的总体目标、每一个创新行动方案或计划的具体目标。

综上所述,智慧专业化提倡基于专业化的多元化格局,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必要保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多元化,过度专业化容易发生“锁定效应”的风险;但过度多元化,盲目跟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不符合自身知识基础的多个领域投入资源进行创新和研发,也无法发挥创新和研发的最大潜能。智慧专业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显著区别于传统方式的新颖方式,更为智慧地将“研发和创新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例如创业发现过程、决策者与本地创新系统成员的紧密合作以确定研发和创新的优先领域;二是在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始终关注外界情况,认清国家或地区本地具备的知识、能力、生产性资产与外界知识源和价值链连接时所能实现的最大效益;三是透过发展与自身匹配的研发和创新优势,以协调一致的方式使政策制定者与研发和创新主体抓住未来的新兴机会和市场发展中涌现的需求,有效避免创新和研发资源投入的重复和分散。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逻辑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确认的“湾区”,在引领我国未来经济改革发展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和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创新中心已经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尽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了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创新资源丰富、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创新专利数量稳步增长、创新活动层出不穷等等。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背景下的深化合作,湾区内各个城市在产业发展和创新方面也各有优势。制度的差异、经济实力、资源流动的限制以及区域内各个城市利益取向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能力发挥。因此,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创新发展的共识。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欧盟区域内的国家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欧盟的各个国家之间也存在制度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各个国家之间的创新能力和机制也并不完全相同,创新的利益诉求也不尽一致。欧盟智慧专业化的目的也是强化区域内各国在创新活动中的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科研创新平台和集群,大力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高效、协同地使用有限的公共创新资源投入,支持国家和区域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将稀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集中于某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作为一种区域创新发展的理念,智慧专业化的宗旨是帮助一个区域内的不同主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体系中形成具有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其对于非技术领先的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这与智慧专业化聚焦于区域创新的思路高度吻合。同时,欧盟区域间经济和体制环境的较大差异与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借鉴智慧专业化的思路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政策的制定是完全可行的。

概括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遵循智慧专业化的战略逻辑,即避免大湾区内不同城市之间在相同产业上进行重复性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基于区域内不同城市产业比较优势的可选择性,以及区域内技术创新多样化的可能性,摆脱传统区域创新因复制、模仿而导致的“同质化发展”陷阱,实现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相互协同的创新驱动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大湾区的综合创新能力。遵循智慧专业化的逻辑,粤港澳大湾区将真正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创新实力。

四、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战略路径

(一)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协同机构

从本质上讲,粤港澳大湾区不能看成是将11个城市经济总量简单相加,或者产业要素的简单归并。要形成真正的湾区经济,必须在区域之间形成真正的互联互通,发挥1+1>2的效应。这就需要真正打破目前城市群内各个城市本位主义的藩篱,形成各城市之间真正的协同发展。实现城市群内各区域之间真正的协同发展并非易事,这也是真正成功的城市群并不多见的重要原因。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城市群,不仅涉及到内地9个城市,还涉及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协同的难度更大。成立由11个城市共同构建的协同发展机构对于打破区域的本位主义,推动城市间的协同应该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这一机构应该在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创新发展的各项事务中进行常态化的协调和沟通,成为各城市创新发展事务的常务机构。有了这样的机构,大湾区才能够以高效的创新系统打造凝聚政府和其他不同创新主体集体共识的创新实验平台。在一些重要事务中,甚至中央政府可通过该常务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布局。

(二)系统评估湾区情景(Context)及创新潜力

如果没有一个常设机构,湾区内的各城市不太可能对湾区的情景和创新潜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在上述成立大湾区创新发展协同机构的基础上,该机构需要对湾区的内外部情景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这又至少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区域资产分析 (Existing Regional Assets Assessment)。智慧专业化的原理是将知识资源集中并投入到有限的经济活动中,充分利用知识生产和知识使用的规模、范围和外溢优势。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在将资源投入到创新活动之前,必须确认一个区域在哪些领域中具有独特性的知识(既有的专业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在相关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组合(即通过对既有的专业化进行创新来实现差异化)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将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资产分析,也需要对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进行资产分析,为各个城市进行差异化的创新奠定基础。二是超越区域界限的外向分析。智慧专业化的理念之一就是在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外界情况,使区域冷静地认清本地资本和能力在与外界知识源和价值链连接时所能实现的效益。三是创业环境的动态分析。智慧专业化的另一个核心是通过创业发现实现创新,因此,智慧专业化在策略设计过程中需要创业者的深度参与,对创业环境的动态分析的目的是系统化了解未来在区域经济和社会中具有最大发展潜力和具有较好发展机遇的领域。

(三)明确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未来愿景

尽管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已经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全球创新高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何衡量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以及这一目标是否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全域性情景的特征相吻合依然未得以明确。这就很难在大湾区内获得广泛性的认知和共享。因此,必须对大湾区未来创新发展的愿景进行明确。而且,还应该根据对湾区内各城市内部资产的分析,明确湾区内不同城市未来在创新领域中的愿景和目标,以确保湾区愿景和目标的最终实现。一个清晰和共享的愿景,更有利于大湾区内不同城市、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创新活动中进行沟通。无论是在创新政策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在创新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沟通都是非常关键的。

(四)设立并发挥大湾区创新发展合作基金的作用

在欧盟的创新活动中,除了各成员国对于本国的创新活动进行支持外,来自欧盟层面对于区域创新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4](P83)。欧盟层面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和凝聚基金构成的凝聚政策资金发挥作用。例如,在这些基金的2014-2020计划期间,有1/3的预算资金用于开展广义的创新领域[14](P85)。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可由大湾区的11个城市,以及中央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创新发展合作引导基金。在各城市申请对基金的使用时,必须提供与智慧专业化密切相关的研发和创新战略计划。因为智慧专业化可以克服各个城市在创新活动中只孤立地考虑自身的创新和经济系统这一不足,更好地聚焦于各个城市拥有区域相对优势的特定领域,基于自身现有的知识和创新基础,以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来开展创新活动,所以能够确保创新活动既发挥各个城市各自的专业化优势,又能在全球产业链中获取竞争优势。同时,由于从大湾区这一整体来综合权衡各个城市的创新行为,就可以避免各个城市将创新资金投入于其他城市已经具备优势的标杆产业,避免各个城市在科学和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复投资。除此之外,大湾区也能够以创新发展合作基金为引导,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出资,扩大基金的影响力,并支持符合湾区整体智慧专业化战略的重大创新合作项目和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合作基金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例如,国家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在2018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就曾建议推动国家和粤港澳三方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金。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指出,粤澳双方已完成了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粤澳合作发展基金”磋商工作。

(五)积极支持大湾区内的创业发现行为

创业发现是智慧专业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智慧专业化要求政府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创新发展战略制定方式,转而通过市场和政府的互动,实现自下而上的“创业发现过程”。这意味着需要更多、更好地鼓励市场中的主体企业、企业家、创业创新者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主体持续不断地在创业、创新活动中进行实践试错,从而发现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领域。政府的作用是基于市场主体的创业发现活动来更为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更大效能地发挥创新资源的价值。

在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包括企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在内的当地利益相关者或关键行动者纳入,从而更好地反映当地的特点和实际的需求。大湾区创新发展协同机构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来自不同领域(政策、商业、学术等)的参与者积极进行包容性的交互式沟通,从而更好地发现并产生与创新性活动有关的信息,并通过这种交互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机会。政府则因势利导地为这类活动提供便利性。同时,协同发展机构还应该采取措施将分布在大湾区不同城市的组织、企业、大学,甚至这些不同机构的客户和供应商(有些客户和供应商还可能位于大湾区之外)所涉及的企业家知识进行整合,以发掘更具价值的创新领域。在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中,对创新的扶持不能只是一家特定的公司,或是某个特定的行业,而是要支持在创业发现过程中发掘出的具有区域特殊优势的特定领域,从而将创新战略与区域优势相结合,打造创新型区域。

(六)搭建大湾区创新发展信息化平台

搭建创新发展信息化平台,大湾区各个城市能够适时实现创新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避免不同城市将创新资源投入于相同的创新领域。同时,大湾区还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将这一平台打造成大湾区各城市政策制定者就如何构建自身基于智慧专业化的创新战略提供信息、方法、专业知识和建议的信息中心,同时作为有关区域创新学术讨论的平台。从智慧专业化的角度看,动态性和匹配性是智慧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有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做支撑,大湾区内的不同城市可以适时掌控湾区内外部的信息资源,从而有效地根据内外部情景进行动态化的创新、研发活动调整。同时,湾区内的不同城市的政府也能够及时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调整政府的引导和指导政策,使之能与不同城市的创新和研发发展目标相匹配。

(七)强化对创新能力较弱地区的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并不均衡。例如,相较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澳门的创新能力就较为薄弱[15]。要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就需要更加着力于扶持创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这样才能更好地弥补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新实力短板。依托前述的大湾区创新发展协同机构和大湾区创新发展合作基金,大湾区未来的创新不能仅仅只注重对创新实力已经很强的城市,也不能过于注重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而应该更多地结合大湾区各个城市自身特点的需要,尤其是关注对创新能力较弱地区的支持,将创新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能够提升大湾区知识资源、形成独特专业化的生产能力、推动大湾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优势区块上,提升大湾区整体的创新发展能力。

注:

①属于“欧盟第六框架计划”的目标,该框架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欧洲研究区”(European Research Area),通过各个成员国增强合作,加强互补,提高欧洲的科技水平,提高欧洲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专业化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