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
2018-01-31袁爱丽
袁爱丽
(泰州市新区人民民院心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急性心肌梗死(AMT)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急性缺血性心肌坏死,并发症较多,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进食减少、精神状态进食、使用镇痛药物等,肠道蠕动减少,胃肠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严重可引起猝死[1]。为预防便秘发生,本文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男性27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7.35±6.37)岁,发病至就诊平均(5.84±1.39)h。对照组58例,男性28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7.42±6.56)岁,发病至就诊平均(5.77±1.24)h。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排便情况观察及便秘处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具体包括:(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排便时间、次数、难易程度等进行评估、记录,了解患者的进食量、食物搭配情况,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便秘可能性;(2)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便秘的危害、预防措施,提高其重视程度,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及治疗;(3)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引起便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互动,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帮助和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4)饮食护理:强调标准化、规范化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规律饮食,少量多餐,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摄入,促进排便;(5)排便管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卧床休息时间,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指导患者排便练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6)腹部按摩: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放松腹肌,10~15min/次,2次/d,餐后1~2h进行为宜。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排便顺畅判定[2]:每日排便1~3次,粪便的性状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便秘及大便异常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病情凶险,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便秘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且患者出现便秘后,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可引起猝死。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患者发病后被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活动量下降,肠道蠕动减慢;同时,镇痛药物的使用,会对胃肠功能产生抑制作用;部分患者精神压力较大,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引起自主神经紊乱,影响排便的规律性;此外,患者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粪便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导致粪便干硬,不易排出。
前瞻性护理是一种具有较强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在预防便秘方面应用效果显著[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便秘及大便异常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前瞻性护理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有效手段。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对患者便秘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采取预防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情绪及心理状态,舒缓其紧张等情绪,避免压力过大影响正常排便。同时,加强饮食指导,以低脂肪、清淡、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为主,改善排便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排便练习,嘱咐患者排便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加强肛肌训练,确保肛门舒张正常,避免过度用力等情况。在疾病发作急性期,应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待病情稳定后,应鼓励患者自主按摩。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便秘发生,确保排便通畅,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