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8-01-3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胸外科优质护理人员

陈 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胸外科,山东 济南 2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胸外科过去一年收治的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26例,女24例;年龄47~80岁,平均(58.3±2.6)岁;疾病类型:冠心病27例,先天性心脏病14例,心包疾病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5人,依次设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开展,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状况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状况作出全面的情况,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的方式,对患者兴趣爱好、护理需求等作出了解,之后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2)术前指导:患者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安排病房,对患者的病症发展史以及治疗史等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表现进行评定,详细记录,以此形成个体化病例。

(3)术后指导:心理缓解,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对病症的了解,对患者进行焦虑情绪的缓解,以此让患者心态平和,同时,护理人员可以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更多心理支持;环境的清洁,病房内需要保证光线的适宜,床单需要按时更换,保证清洁,从而保证患者心理的愉悦,以此更加良好的接受护理指导。

(4)心理干预:以患者性格、受教育程度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分析患者各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之后根据原因疏导患者,减轻负性情绪,还要多鼓励患者,向患者传递积极信息,和谐护患关系;

(5)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实施能够提高患者认知的健康教育,之后再向患者介绍开展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渗透手术的安全性、医生的医技水平等,另外,健康教育中还要注重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做出纠正,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

(6)生活干预:患者治疗期间,运动要适当的开展,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及年龄等,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家属陪伴患者运动,不定期组织运动交流会,让患者与病友一起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增强患者的运动意愿及坚持意愿,还要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参照组病发率为36%,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同时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2%,显著优于参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的对比中,观察组抑郁评分为23.57 1.97,焦虑评分为37.67 1.78,参照组抑郁评分为25.58 2.33,焦虑评分为40.45 3.15,观察组的各项评分优于参照组。

3 讨 论

心胸外科临床以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时,由于手术过程中会长时间暴露脏器,因此术后感染风险、器官衰竭风险均比较高,使患者预后受到较大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心胸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后,可促使护理人员转变传统的被动护理理念,变为主动实施护理服务,包含主动询问患者病情、主动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及文化程度等,之后以患者个体情况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的开展有能够促进患者满意程度增强,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胸外科治疗患者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后,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良好的康复并尽早出院,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胸外科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