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效果
2018-01-31王雪娇陶佩凤
王雪娇,陶佩凤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外二科,安徽 天长 239300)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血尿和绞痛等,通常会发生于青壮年。目前为止,治疗输尿管结石最重要的方式是手术[1]。但有研究表明,双“J”管虽然具有内引流和内支架的作用,但是,手术结束后输尿管结石患者携带双“J"管出院仍可能会产生双“J”管移位、血尿、腰胀痛、尿频、尿急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2]。故本院开展了提高输尿管结束术后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专项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52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 J 管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0名女性,16名男性;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为39.81.2岁。研究组11名女性,15名男性;年龄为31~73岁,平均年龄为47.21.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 法
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按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有关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生活和行动问题,明确告知患者需避免激烈活动。
2.2 研究组
2.2.1 建立延续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随访员、健康指导员和护师以及主管护师,由护士长统一制定规范和服务流程以及护理内容,并且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延续护理培训。延续护理小组的健康指导员要在患者出院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出院健康教育。
2.2.2 建立患者随访记录本
叮嘱患者出院后在携带双“J”管时要主动与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联系,告知随访员目前的身体情况,同时为患者解答疑难问题。为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建立随访记录本,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特征及联系方式等。在门诊病历上为携带双“J”管的患者粘贴出院提示卡,同时叮嘱患者对提示卡上的内容充分了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健康指导员要耐心解答[3]。
2.2.3 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
2.2.3.1 腰胀痛
腰胀痛指的是单侧或两侧腰明显感到疼痛。方法:叮嘱患者不可憋尿,避免尿道受压以保持患者的尿道通畅,当患者感到腰部疼痛时绝对不能捶打腰部,可以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位。
2.2.3.2 血尿
尿液呈现洗肉水样或是红色。方法:叮嘱患者要注意尿液的颜色和尿量,为了将尿液稀释以冲洗尿道,还要叮嘱患者必须多喝水,此外,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其解释血尿形成的原因,从而缓解患者出现血尿时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的信心。
2.2.3.3 尿痛、尿急、尿频
尿痛表现为患者在排尿时其耻骨上区、会阴区或尿道内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方法: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尿道通畅,从而使腹压降低。叮嘱患者千万不可憋尿,以避免尿液反流。
2.2.3.4 双"J”管移位
双“J”管移位表现为双“J”管脱出。方法:叮嘱患者避免做高强度的运动或体育活动,以避免双“J”管移位。
1.3 评价标准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百分比越高,说明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涉及数据均就计算机(统计学SPSS21.0软件)整理。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4%(3例),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5%(1例)。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不仅会影响肾脏健康,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肾功能。近年来,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在不断更新进步,双J 管也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的护理干预中。微创手术结束后由于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患者拔除双J管需要在出院之后,并且在双J管拔出除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目前医院中的传统护理干预模式,只是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后并不给予其相应的指导,患者出院后所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必须要寻找一种简单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续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不仅是整体护理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其有利于患者在出院期间也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护理,以促进其更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患者有出院后延续护理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开展延续护理工作。通过延续护理不仅改变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模式,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4]。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