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整治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8-01-31李晨曦吴克宁吴靖瑶宋恒飞刘浩然
李晨曦,吴克宁, 2※,吴靖瑶,胡 琴,宋恒飞,刘浩然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2.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
0 引言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概念,不仅标志着土地整治逐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而且也为土地整治相关研究奠定了政策基础。土地整治是指对未利用、不合理利用、低效利用以及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1]。目前,国内学者对土地整治领域研究现状的探索基本建立在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上[2-4]。
知识图谱分析是指利用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演变情况进行数据发掘、网络分析、科学计量和图谱绘制的一系列过程[5]。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由陈超美开发并引入国内[6]。近年来,知识图谱分析学科热点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凸显。如韩增林等[7]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李志明和濮佩君[8]运用知识图谱对2001~2016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海绵城市英文文献进行分析,描绘了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趋势。秦晓楠等[9]借助知识图谱,以CSSCI中2000~2011年生态安全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现词分析,揭示了国内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
尝试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对1985~2015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土地整治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描绘中国土地整治研究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客观地揭示其研究动态,为呈现土地整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新思路。
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陈超美教授研发的用来分析科研文献数据的应用软件,运用该软件可以对某一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演变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且使其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5-7, 10]。由CiteSpace获得的图谱由蓝色到红色代表时间推进,节点大小表示分析对象出现的频率,每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两者存在共现或者共引关系; 外圈显示为紫红色表明该节点具有较大的中心度[8]。数据处理使用CiteSpace5.0.R1.SE.9.4.2016版本。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998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学术界对土地整理的概念并没有科学的界定,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4]。2014年5 月,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的发布实施,对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目标进行了界定,中国土地整治的范围已不局限于农用地或农村土地,成为对全域土地的整治[4]。
数据样本取自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总库)。由于CNKI收录期刊众多,期刊差距较大,故选择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以期充分反映中国土地整治研究进展。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总库)专业检索,SU=主题,TI=题名,KY=关键词,以“SU=‘土地整理’ OR SU=‘农用地整理’ OR SU=‘建设用地整理’ OR SU=‘土地整治’ OR SU=‘农用地整治’ OR SU=‘建设用地整治’ OR KY=‘土地整理’ OR KY=‘农用地整理’ OR KY=‘建设用地整理’ OR KY=‘土地整治’ OR KY=‘农用地整治’ OR KY=‘建设用地整治’ OR TI=‘土地整理’ OR TI=‘农用地整理’ OR TI=‘建设用地整理’ OR TI=‘土地整治’ OR TI=‘农用地整治’ OR TI=‘建设用地整治’ ,选择时间为1985~2015年,精确匹配检索,获得1.291 3万条检索结果。对检索结果去重、整理,删除会议论文、书评、期刊征稿启事及无作者等条目,最终获得5 309篇文献。并利用CiteSpace5.0.R1.SE.9.4.2016对CNKI和CSSCI数据进行数据转换。
3 结果分析
3.1 作者发文量统计
图1统计了研究时段内每年的发文数量。从图中可以得出中国土地整治研究经历了缓慢增长—平稳增长—迅速增长3个阶段。
3.1.1 缓慢增长阶段(1981~1998年)
1981年中国土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土地科学理论研究的开始[11]。土地科学体系建立初期,由于土地学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土地科学领域,尤其是土地整理研究发展较为缓慢,相关研究的献很少。其中最早的文章是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刘恕1982年发表的题为“生态原则在沙漠化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内蒙古东部干草原地区为例”一文[12]。受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蓬勃发展与生产建设活动的持续增加的双重影响,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9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其中规定“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这标志着土地整理第一次被写入中央文件,但是《通知》对其内涵并未作出界定,最初的土地整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耕地保护方面。
3.1.2 平稳增长阶段(1998~2008年)
1999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提出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学术界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后来陆续出现了许多概念,后来陆续出现了许多概念,如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整理复垦、土地综合整治等,学术界和国家层面的不统一造成了土地整治在概念和理解上混乱。2003年3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使得土地整理的概念得以明确,学术界对于土地整治研究围绕“土地整理”开展。
3.1.3 迅速增长阶段(2008~2013年)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概念,中国土地整治研究掀起了一番热潮。从发文量来看, 2008年开始,土地整治研究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2012年和2013年国务院连续批准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土地整治研究领域的研究热情。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达到1 424篇,土地整治成为国内土地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反映出学术研究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联系。
图1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领域发文数量
3.2 关键词分析
时间切分(Time Slicing)设置导入数据年代为1985~2015年,选择时区分割为1; 聚类来源(Term Source)设置为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DE)]和附加关键词[Abstract Plus(ID)]; 聚类类型(Term Type)选择突现词(Burst Terms); 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发文作者(Author)、发文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 节点连线(Links)阈值选择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或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 图谱网络修剪(Pruning)规则选择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生成关键词图谱如图2a所示。图中共有837个节点, 984条连接,网络密度为0.002 8,图中较大的节点为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原图关键词群相互联系较为紧密,并且向周围树枝状展开。为了更好地呈现可视化效果,对原图进行节点伸展得到图2b。
图2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关键词图谱(频数大于40)
表1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前20)
序号被引频次关键词序号被引频次关键词 11674土地整理11123耕地保护 21484土地整治12120耕地质量 3588国土资源13115土地复垦 4232土地利用1495农村土地 5191土地开发1588农村建设用地 6157农村居民点1686集约用地 7156建设用地1783土地流转 8145综合整治1882土地管理 9136城乡建设用地1978生态环境 10133土地资源2077整治项目
从图2b可以看出,最大的节点是“土地整治”和“土地整治”,主要沿周围呈现树枝状展开,结合表1发文频次统计数据可以确定当前土地整治研究热点。各个枝条上出现的重要节点有“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开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土地资源”、“耕地保护”等。
对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国土资源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设置[13-1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评价、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16-25]等方面; 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25]、工矿区土地复垦研究[27-29]、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以及绩效评价[30-33]等方面; 土地开发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效益[34]、生态安全[35]以及空间特征评价[36]等方面; 农村居民点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空心村治理[37-39]、整理潜力测算[40-42]、整理效果评价[43-44]、 空间整治分类[45]等方面; 建设用地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减量化[46]; 综合整治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效应评价[47]、城乡统筹[48]、项目区区位选择[49-50]等方面; 城乡建设用地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减挂钩”实施评价[51]、时空联建[13]; 土地资源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土地质量与其发展趋势[52]; 耕地保护的热点则主要集中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分级与调控[53]、整治成效评价[54-56]等。由此可见土地整治领域的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
图3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发文机构图谱
3.3 研究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5 309条检索文章的发表机构进行分析,得到相关图谱(图3),其中图谱中呈现的节点越大,说明研究机构文章发表的频次越高。图中共有425个节点, 255个网络连接,网络密度为0.002 8,表明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对所有二级机构进行合并,作为研究机构,国土资源部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西南大学。
根据发文机构频次分析,出现10次以上的发文机构如表2 所示,共计27个。其中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旧称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出现频率最高,达279次,是土地整治研究领域发表文章最多的机构,其次是西南大学,出现128次,其中发文数量排名前5位的研究机构占所有机构发文数量的11.13%,发文数量在20次以上的研究机构文章发表次数占所有机构发文数量的16.46%。由此可知,中国土地研究机构之间土地整治科研能力差异明显。
表2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发文量前27的机构
序号频数机构序号频数机构1279国土资源部1518湖南农业大学2128西南大学1617甘肃农业大学37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716华中师范大学462中国人民大学1816东北农业大学552南京农业大学191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48南京大学2012华南农业大学743中国科学院地2112四川大学841中国农业大学2211安徽农业大学939武汉大学2311河南农业大学1035山东农业大学2411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1134华中农业大学2511贵州大学122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611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1321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2710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9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3.4 发文期刊分析
依据各刊载论文期刊的文章刊载数量,获取1985~2015年刊载论文数量超过40篇的期刊(见表3)。其中《中国土地》主要刊载有关土地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的文章,土地整治研究发文数量最多,共613篇。论文刊载数量40篇以上的40个期刊中,《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以及《资源科学》的复合影响因子均在2.0以上。而且均为双核心期刊,这类期刊上刊载的论文基本代表了土地整治研究领域的重点。其中《中国土地科学》是农业经济方面的核心期刊,《农业工程学报》是农业工程技术方面的核心期刊,《资源科学》则是资源环境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因此,土地整治是一个多领域交叉性研究领域,包含了经济、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学科。
表3 1985~2015年土地整治研究刊载文章15篇以上的期刊(前40个)
序号刊载量期刊名序号刊载量期刊名1613《中国土地》2193《华北国土资源》2493《资源导刊》2288《领导决策信息》3376《资源与人居环境》2384《中国农学通报》4357《浙江国土资源》2483《农村经济与科技》5343《南方国土资源》2573《国土资源情报》6313《安徽农业科学》2666《广东土地科学》7300《国土资源通讯》2765《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8281《国土资源》2861《农村经济》9272《山东国土资源》2959《科技资讯》10245《国土资源导刊》3055《安徽农学通报》11237《中国土地科学》3154《资源科学》12211《农业工程学报》3253《科技创新与应用》13180《国土资源科技管理》3353《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4169《西部资源》3452《农村工作通讯》15150《青海国土经略》3550《江苏农村经济》16148《资源与产业》3649《水土保持研究》17108《中国地产市场》3748《北京农业》18105《黑龙江科技信息》3847《中国农业信息》1995《现代农业科技》3943《城市规划通讯》2094《吉林农业》4040《经营管理者》
4 结论
为了把握中国土地整治领域的研究现状,该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中国土地整治研究自1985年以来的知识图谱特征进行分析,判识中国土地整治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机构以及论文刊载期刊。通过对1985~2015年中文核心期刊有关土地整治论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以来土地整治研究已经成为土地管理学科的热点问题; (2)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土地整理”、“土地整治”、“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开发”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 (3)作为土地整治的研究机构,国土资源部是土地整治研究领域发文次数最多的研究机构,其次是西南大学等机构,并且各个研究机构之间土地整治科研能力差异明显; (4)从期刊刊载论文的数量来看,《中国土地》是土地整治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以及《资源科学》是刊载土地整治研究论文重要的核心期刊。
传统的土地整治研究视角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设置,建设用地减量化,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评价、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工矿区土地复垦等方面仍是中国土地整治研究的热点方向。然而,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土地整治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命题与发展空间,未来的土地整治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以及绩效评价、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
[1] 胡振琪, 余洋,龙精华.2013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4年展望——土地整治分报告.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2): 13~21
[2] 冯广京, 朱道林,林坚,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1): 4~22
[3] 王军, 钟莉娜.中国土地整治文献分析与研究进展.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4): 88~97
[4] Shengbo Liu,Chaomei Chen,Kun Ding,et al.Literature retrieval based on citation context.Scientometrics, 2014, 101: 1293~1307
[5] Meen Chul Kim,Chaomei Chen.A scientometric review of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recommendation systems.Scientometrics, 2015, 104: 239~263
[6] 韩增林, 李彬,张坤领,等.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地理科学, 2016, 36(5): 643~652
[7] 李志明, 濮佩君.英文文献中的海绵城市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现代城市研究, 2016, (7): 12~18
[8] 秦晓楠, 卢小丽,武春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生态学报, 2014, 34(13): 3693~3703
[9] 陈悦, 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10]许燮谟. 中国土地学会成立.农业工程, 1981, (1): 33
[11]曲衍波, 姜广辉,张凤荣,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时空联建.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6): 232~244
[12]刘恕. 生态原则在沙漠化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内蒙古东部干草原地区为例.生态学杂志, 1982,(1): 2~9
[13]张裕凤, 苏根成,郝润梅,等.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与农牧区土地流转——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综述.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10): 91~96
[14]王宏伟. 土地整治与增减挂钩项目操作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中国土地, 2013, (1): 46~47
[15]双文元, 郝晋珉,艾东,等.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10): 251~261
[16]王希, 王秀茹,薛剑,等.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确定.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14): 245~255
[17]乔伟峰, 刘聪,鲍笑,等.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分区与时序.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17): 248~256
[18]文博, 刘友兆,夏敏.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8): 181~191
[19]杨立, 郝晋珉,王绍磊,等.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优化.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0): 308~315
[20]樊芳, 刘艳芳,梁俊红,等.基于搬迁距离约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2): 337~342
[21]张正峰, 吴沅箐,杨红.两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下农户整治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9): 85~91
[22]管婧婧, 谷晓坤,徐保根.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户意愿及影响因素比较——以嘉兴市近郊区和远郊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 2013,27(12): 59~65
[23]谷晓坤, 庞林芳,张正峰.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7): 71~75
[24]徐保根, 赵建强,薛继斌,等.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1): 27~31
[25]苏亚艺, 朱道林,曲衍波,等.基于堆龙德庆县的生态脆弱区宜耕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7): 76~81
[26]张弘, 白中科,王金满,等.矿山土地复垦公众参与内在机制及其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8): 81~86
[27]卫新东, 李立平,李海霞.神渭输煤管道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4): 77~83
[28]邵旭升, 李正,郑学忠.准噶尔盆地油气项目土地复垦绩效评价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12): 66~72
[29]郑华伟, 张锐,刘友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中国土地科学, 2014,28(7): 54~61
[30]张蚌蚌, 王数,张凤荣,等.基于耕作地块调查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太康县王盘村为例.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10): 44~50
[31]刘耀林, 王华,唐旭,等.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6): 48~54
[32]张正峰, 赵伟.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3): 295~299
[33]赵桂慎, 贾文涛,柳晓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生态经济, 2008,(1): 35~37
[34]董霁红, 卞正富,喻成林.江苏省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安全评价.中国土地科学, 2005, (3): 29~32
[35]杨绪红, 金晓斌,管栩,等.2006~2012年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空间特征分析.资源科学, 2013, 35(8): 1535~1541
[36]刘建生, 陈鑫.协同治理:中国空心村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以江西省安福县广丘村为例.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1): 53~60
[37]刘彦随, 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理研究, 2010, 29(1): 35~42
[38]朱晓华, 陈秧分,刘彦随,等.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地理学报, 2010, 65(6): 736~744
[39]胡学东, 王占岐,童秋英,等.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5): 804~812
[40]邹亚锋, 吕昌河,周玉,等.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资源科学, 2016, 38(7): 1266~1274
[41]邹亚锋, 仇阳东.省级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资源科学, 2015, 37(1): 28~36
[42]张正峰, 王晓莉,郭碧云,等.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11): 18~24
[43]谷晓坤. 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效应评价.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8): 2263~2269
[44]李伟松, 李江风,姚尧,等.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1): 139~143
[45]刘红梅, 孟鹏,马克星,等.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12): 11~17
[46]谷晓坤, 刘娟.都市观光农业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以上海市合庆镇项目为例.资源科学, 2013, 35(8): 1549~1554
[47]赵小风, 黄贤金,王小丽,等.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以南京市靖安街道“万顷良田建设”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22(2): 158~163
[48]朱雪欣, 王红梅,丁一.佛冈县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区位选择.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1): 249~256
[49]杨丽娜, 杨庆媛,郭西南.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项目选址影响因素初探——以云阳县中湾村为例.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2, 2
[50]王振波, 方创琳,王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观察与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1): 96~102
[51]王军. 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6): 108~111
[52]沈悦, 严金明,王晨.大都市边缘区三级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分级划定及调控机制.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20): 234~243
[53]丁静. 成都蒲江复兴乡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模式与成效的考察分析.城市发展研究, 2008, (1):105~107,116
[54]Zhu Hong,Wei Hongni.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voices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J.Geogr.Sci.2016, 26(8): 1001~1018
[55]杨敏, 吴克宁,李晨曦,等.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2): 28~33
[56]刘海楠, 王德起,周霞.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改进的存量—流量模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2):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