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30周兴旺

卷宗 2018年35期

周兴旺

摘 要:“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是新型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业内的关注。本文的研究旨在从这一模式的实践与成效出发,对其过程中遇到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精准扶贫;实践;成效;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到决胜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肯定和部署,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方式补强短板,实现精准扶贫。“互联网+”作为新型农村电商模式,对精准扶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实践与成效

电商扶贫是当前国务院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的重要创新举措。随着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与永州市的深度合作,全国首个“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也同步形成。在此之后,该市的小康水平提升了多个百分点,脱贫人数显著提升,彰显了该模式的效果。其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长远发展看,改善了农村基础条件。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给农村的基础条件带来极大的改善作用,促进了农村市场的建设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引进高科技智能物流平台,农村电商夯实了原有的基础,取得了新的进展。

2)从产业发展看,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电子商务的生产组织模式对农村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消费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村产业链条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产业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改善。

3)从经济效益看,激发了农村市场活力。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融合,促进了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也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的问题,让农副产品更好的推广到城市,也让城市的工业副产品更好的在农村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4)从社会效益看,拓展了创业就业空间。新模式的应用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在政府指导和政策扶持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投入到农村经济的建设当中,农村人才出现明显回流,全民创业、全民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农村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同步提升。

2 问题与困难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当前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具体如下:

1)农村物流体系不畅。受到当前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农村电商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这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很多优质的农村产品受到物流费用的影响难以实现大批量的走出去,很多生产成本较低的农村产品在电商成本的加成下,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2)信息化建设滞后。当前,很多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滞后,基础建设的进度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农村宽带水平的建设正在限制农村电商的应用。

3)品牌意识淡薄。由于发展前期得到的学习机会较少,农村电商从业者教育程度也普遍较低,很多农民在创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农产品的防伪体系建设比较落后,质量安全卡控也比较欠缺,这些问题都对产品输出造成了一定影响。

4)电商人才缺乏。贫困地区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更多的人才愿意去大城市打拼,能够留在贫困地区的人口本身就是思想意识较为保守的人群,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仅有的部分懂电脑的年轻人也因为对电商的实践操作较少、对电商模式的运作体系了解不够,经常在包装、策划、营运、结算等环节遇到问题无法解决。

5)政策普惠度不够。虽然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助力精准扶贫、发展农村电商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普遍具有“扶强不扶弱”的特点,有很多基础较差的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3 思考与启示

1)完善物流体系。物流配送作为电商行业的基础,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物流体系是打通“互联网+精纯扶贫”模式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精准扶贫地区打造立体式物流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的完整度,综合多种运输方式,形成全方位物流体系。通过“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构建,提升智能电商的仓储物流效果,畅通农村电商与物流体系的无缝对接与相互配合。

2)注重错位发展。在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要注重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既要坚持统一部署和协同发展,又要在资源共享的同时注重地方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各地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搭建产品平台,创新产品形象,围绕优质资源深度挖掘,用鲜明的亮点吸引商机,实现广度发展。

3)突出示范带动。积极促进与知名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式,通过探索多领域的合作能够以点带面的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整合资源和强化效果。

4)强化人才培育。电商市场主体离不开人才的投入和可持续供给,而人才又具有一定的“羊群效应”。因此,应该大力整合现有的农村企业资源,着力构建电商服务生态链,培育一批具有商业头脑、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水平的创业“领头羊”,依托本地电商服务商,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通过各类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示范性的带动贫困群众加入到农村电商产业的建设中来。

5)加快农业升级。市场对农村产业的投资十分有限,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要整合优势资源,将各类专项资金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类投资开发公司提供的资源,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加快推进农村多形式合作模式的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大对标准化农村生产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大力发展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同时,应当加快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的建设,提升从业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品牌意识,利用完善的监督体系,督促农户做好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6)推进区域合作。“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运用不仅会促进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会形成区域效益,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建设。通过示范区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农业资源、基础设施和电商平台的共同发展,降低农村电商的运营成本。

4 结语

在几年的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特别是在湖南省、湖北省等地区得到了较好的运用效果,对农村经济甚至区域经济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现精准扶贫时,必须将工作重心落在实实在在脱贫攻坚上,构建完善的发展机制。在发展中,单一的发展方法有时不能彻底解决遇到的问题,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特点、农村特色以及群体习惯,结合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创业偏好,适时采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与其他扶贫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参考文献

[1]徐震宇.精准扶贫理念下“互联网+”高职学生创业项目的设计与开发[J].科技风,2018(30):54.

[2]孙文.“互联网+”下订单农业对地方精准扶贫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8(18):134-136.

[3]舒小芩,杨士民.走出“互联网+精准扶贫”新路子——广西师范大学推进电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广西,2018(02):44-45.

[4]李玥晔,安栩洁,康彬彬.“互联网+电商”开启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实践探索[J].经贸实践,2016(14):155.

[5]陈文浩.“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6(09):70-71.

[6]肖烈文.互联网+精准扶贫——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商业故事,2016(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