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标准化体系”研究
2018-01-30汪继锋
汪继锋
摘 要:随着互联网家装市场份额的日渐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者消费意识的逐步提高,正在逐步影响家装领域的发展。因此以当下互联网家装的本质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互联网家装的优势,同时对互联网家装标准化体系的内容分析和体系建立进行研究,解决行业和消费者痛点,为家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导向。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家裝设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1 互联网家装含义解析
互联网家装是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和工具,通过去中介化、去渠道化及标准化,改造传统家装存在的问题,优化并重新整合家装供应链,改变传统家装的用户体验,让家装变得简单、透明、精致,性价比更高的一种新兴家装领域。
目前互联网家装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愿意通过互联网家装进行家居设计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互联网家装市场其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物流快捷方便的大中型城市。其现有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平台模式。平台模式一种是企业依靠市场上现有发展较为完善的电商平台,进行标准化产品的销售;电商平台仅作为提供信息和交易的场所,企业需要给平台支付服务费和佣金,另一种是企业自身搭建电商平台,一方面从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涵盖装修和主材团购等实现一体化的家装服务;依靠购销差价或者销售分成来获得利润。另一方面,以用户装修需求为前提,本地供应商和市场为基础,提供家装服务的设计施工人员及产品的信息搜索,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2 互联网家装的优势
互联网家装就是将传统的家装行业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整合优化,增强用户体验效果,改善传统家装的服务模式使家装行业变得透明、高效、性价比更高的一种家装模式。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互联网家装之“一站式家装”
多数传统家装公司只能提供装修与设计的服务,材料的选购通过材料供应商,关于家具、窗帘、灯具、装饰品等需要消费者通过不同的途径采购。可以看出在消费者选择传统家装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互联网家装整合了设计、材料、家具、家居产品、售后等资源,当消费者需要家装服务之时,通过互联网家装提出需求,互联网家装公司会为消费者提供较合理的家装设计方案,并且会为其寻求合适的施工团队。同时在软装方面根据设计方案的介绍,可以在家居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挑选其满意的产品进行搭配,并且可以查看相应的匹配效果图,实现设计与产品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
2.2 互联网家装之可视化、透明化
互联网家装可以通过平台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与预算进行结算。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家装系统对家装产品、装修材料进行精确的计算,采用在线演示与图片模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配合的营销模式,有效降低了商品的经营成本,严格控制预算,实现价格的透明可视化。同时关于材料与施工进度方面,互联网家装平台可以采用在线实时监督的机制,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实现了施工的可视化。
2.3 互联网家装之“去中介”,打破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 +”家装的模式影响了传统家装的多个环节。首先是品牌销售商,用户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企业。其次是具有中介性质的家装企业和代理商,家装公司作为中介将设计师、材料商和施工团队集合于一体,很大程度上由于利益问题并不能解决用户问题,将会被灵活多变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所取代。最后是设计师,设计师的收费标准,由于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消费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对比,设计师将不存在“高价低质”的问题。
互联网家装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可以和品牌销售商直接接触购买,让整个家装过程都在消费者监管之中。家装企业仅仅作为连接消费者和设计师、品牌商、施工方的平台。同时当消费者流量日益增多之时,平台将涌现出更多的潜在价值,例如互联网广告竞价、入驻设计师等。
2.4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的融合颠覆了家装行业固有的模式。从成本方面,传统家装需要线下店铺,并且为了吸引客户,需要挑选地理位置极佳的商铺。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需人力资源服务接待,使得家装公司经营成本成倍增加,因此就会提高消费者的预算成本。然而互联网家装的出现解决了行业痛点。商家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缩短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节约了家装企业经营成本,从而使得家装市场性价比更高。
3 互联网家装标准化体系内容
家装服务周期较长,不管设计、材料还是施工,对于家装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才能把整个家装流程高效有序地进行到底。家装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更好的保证工期、保证品质、保证价格。
3.1 互联网家装的标准化体系内容
互联网家装的标准化体系可以分为前端标准化和后端标准化:
1)前端标准化:获客、邀约上门、订单转化、量房、设计方案、签合同、施工交底等。
2)后端标准化:材料下单、施工派单、施工服务、材料进场、各阶段验收、售后服务等。
前端和后端标准化综合概括为:终端(展示)标准化、设计标准化、供应链标准化、施工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运营管理标准化及信息系统化七大块。
3.2 互联网家装在标准化方面的进展
目前,互联网家装已初步实现的标准化:终端(展示)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借助3D云技术、VR等初步形成了展示和设计的标准化。在场景体验、签单、量房、设计等前端被互联网化改造较为明显,但后端的技术应用改造停留在信息化工具上,对人的解放还远远不够。
4 互联网家装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终端标准化:店面装修标准化、展示标准化、上样标准化、店面管理标准化、体验场景标准化等;
2)设计标准化:风格标准化、呈现标准化、样板间标准化、效果实现标准化、报价标准化、优化和迭代的标准化等;
3)供应链标准化:品牌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体验标准化、筛选标准化、环保标准化、物流标准化、仓储标准化、配送标准化等;
4)施工标准化:工序标准化、交期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成本控制标准化、验收标准化等;
5)服务标准化:接待标准化、沟通标准化、响应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应急标准化、售后标准化等;
6)运营管理标准化:岗位标准化、运营标准化、人员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品牌配称标准化、培训标准化等;
7)信息系统化:技术标准化、投入标准化、人员标准化、开发周期标准化等。
怎么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呢?可以成立各种标准化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实施阿米巴管理,并及时反馈和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互联网家装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在网上实现交易和全程监工,将家装可视化、产品化,一站式搞定装修问题,让人省心省力。
参考文献
[1]侯长海.2015年互联网家装市场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6(5):11-13.
[2]“互联网 +”百度百科
[3]李吉音.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互联网家装企业价值共创研究[J]. 互联网天地,2016,(09):26- 30.
[4]2016 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白皮书[R].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
[5]穆峰.“颠覆”传统装修:互联网家装的实践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