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和发展
2018-01-30戴薇
戴薇
摘 要:随着数字革命的浪潮席卷整个人类世界,数字技术正在影响着每个个体的生活方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将如何发展?本文通过比较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差异,探寻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比较;发展措施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图书馆的观念开始向网络化、电子化和虚拟图书馆的概念转化,数字图书馆逐步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服务渠道、阅读方式、馆藏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变化。
1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缺点
1.1 服务渠道和方式比较
1)从服务渠道上看。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实现的最大差别是渠道不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渠道是广域网、局域网以及广电网,它服务的对象人数多、范围广,可以面向全球所有上网者,数字图书馆的读者群青少年居多,他们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网络阅读渐成习惯。而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渠道是物理实体机构,如当地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以及遍布城乡大街小巷的书屋、书吧、流动书车等,因而限制了服务对象的范围和人数。
2)从服务方式上看。服务方式主要是指服务业要开展服务活动时,必须使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服务产品的形式灵活多样,方便服务对象,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由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各自的服务渠道不同,导致它们的服务方式差异很大。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读书资源。
1.2 阅读方式比较
数字图书馆的阅读方式称为数字媒介阅读或者叫电子式阅读。这里的“书”不再由纸张装订而成,仅由显示在屏幕的“页面”取而代之。“读书”也不局限于手捧一册,一頁页翻阅,而是意味着可以选择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手持式阅读。数字媒介阅读的优点在于快捷、信息丰富、可交互性,缺点在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不适合深度阅读。
传统阅读又叫纸质阅读,与数字媒介阅读比较,它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纸质经典藏书历史悠久,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数量大,需要读者深度阅读。自然,“咀嚼”的功能是不应当退化的。因为,它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整体民族素质提高、国家富强有着重要意义。
1.3 馆藏比较
传统图书馆馆藏和数字图书馆相比,有其独立的地位。传统图书馆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保存中心,保存蕴藏着人类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知识精华的各种信息。馆内藏品历史悠久,藏品种类丰富。因其资料的历史性、完整性以及丰富性,需要到其学习、研究的读者大有人在。
然而,传统图书馆藏品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存储密度小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点,正好是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另外纯数字图书馆收藏不经出版的原创网络书籍,是数字图书馆藏一大特色,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果说数字图书馆是属“下里巴人”的,则传统图书馆就属“阳春白雪”的,他们各自有需求者,因此有各自的发展市场。
2 对比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优缺点应采取的对策
2.1 在保留传统图书馆的同时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的投入建设
众所周知建设电子图书馆是项投资高、规模大的工程,因此,在保证对传统图书馆经费投入不减少的同时还要加大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就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但基础硬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软件、开发数据库和购买数字资源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从现实来看基层图书馆建设,经费短缺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个现实,应如何解决呢?首先,要意识到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由纸本为主向复合型发展是必然趋势,应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其次,政府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投资者和宏观指导者,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理性定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最后就是要密切与国家图书馆和兄弟图书馆联系,团体购买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建设成本。
2.2 保留传统图书馆的同时增加数字图书的入藏比例
传统图书馆应当保留并不断完善。传统图书馆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千年文化孕育的读书氛围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因此,传统的图书馆对于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完善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增添一些方便读者阅读的24小时自助服务借阅设备,比如说电子书借阅机。这种设备不仅资源多样化,包括图书、报刊、视频、音频,而且每个月还可以更新图书资源。这样就可以大大丰富数字图书馆图书的馆藏数。其次可以在传统图书馆中建立自身图书馆的虚拟数据库。把本馆特有的一些馆藏口述文献、珍贵的历史照片等等转化为数字资源存入数字图书馆中。
2.3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引进专业人才。
第一,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走信息服务、教育、知识研究一体化道路,掌握熟练的计算机与网络知识,以保证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信息处理工作。第二,要引进专门的管理人才,对网络图书馆进行技术性的管理和规划,才能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时代的脚步在前行,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若干年后的图书馆必将由其诞生之初以实体文献资源为主要收藏对象逐步向数字文献与传统文献并存的“复合图书馆”发展,最终过渡到“数字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陈近.文庭孝.论电子图书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8(10):41.
[2]刘廷元.网络环境下的三维图书馆服务模式[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3).
[3]程守民.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