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调查报告

2018-01-30吴天聪

卷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考古博物馆

吴天聪

摘 要:针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览的参观环境、服务设施、展出内容等就观众的评价和满意度进行了一次观众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归纳和建议,有助于展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观众调查;满意度;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建立2013年12月,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在前卫校区正式挂牌成立。该馆建筑是利用旧食堂内外进行改造的现代简约式建筑,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目前藏品约计8000件(套)。

该馆由两层楼组成,一楼是展览艺术部分,二楼是展览考古部分。这次一楼推出的艺术展览以“问鼎·观兵·赏镜——馆藏古代青铜器展”为主题,重点介绍古代青铜器来传播青铜器历史知识和文化,并且将校友王德亮的私人收藏中的青铜器以借展的方式一并展出,这也是私人藏家和国有机构良性互动的方式。二楼则是以“历史碎片的缀合——东北考古文化专题陈列”为主题,运用遗址介绍的方式介绍东北考古三大阶段,即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此外,还介绍了吉林大学科技考古的内容和考古学师生在东北考古活动的历史图片。

据了解,该馆馆藏的出土文物为左家山、西团山、田家坨子、汉书和白金宝等遗址的石器、骨器、陶器考古品,以后还将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继续通力合作,征集大量考古品入藏。

该博物馆是中国东北高校博物馆中人文历史艺术类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传世文物收藏量位居全国高校博物馆前8名。其中,在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考古中展出的文物都是吉林大学自己收藏的藏品,属于首次与普通观众见面。

1 调查目的及方式

为了解参观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览的观众对于参观环境、展览内容、服务设施、讲解方式等内容的评价及满意度,我进行了一次观众调查活动,一方面根据观众所提建议不断完善现有展览不足之处,贴近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更大范围地拓展潜在观众源。另一方面,借助这次调查,我们可以更清楚、更细致地了解观众结构,把握观众心理,迎合观众需求变化,据此在展览后期相关事宜的推介工作中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计划,充分体现出博物馆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调查所呈现出来的观众特点及观众需求也为日后举办其他展览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可以通过这一次的调查将史蒂芬·威尔(Stephen Weil)的博物馆评估矩阵理论运用到当前的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评估之中。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见附录)以及采访等方式进行,对象为所有来该馆参观展览的观众,调查时间从2018年6月至9月,历讨3个月,期间共发放调查间卷200份,回收156份,有效问卷为111份。采访群体两个。问卷内容主要有四个方而观众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来源、文化程度、职业;观众参观行为如和谁一起、参观日的、了解途径;观众满意度调查如对参观环境、展览整体、讲解方式的满意度以及观众对展览的其他建议。采访的问题主要根据现场状况来灵活提问。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观众基本资料

2.1.1 性别

在受调查的观众的性别结构方面,29.46%为男性观众,70.54%为女性观众,后者远高于前者。

2.1.2 年龄

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绝大多数为本校学生,年龄在15-30之间,比例为100%。这个就是本次问卷没有设计好的地方,在已经知晓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观众主要为学生之后并没有具体细分学生的类别。

2.1.3 现居住地

多数本科生居住于校内,有一少部分人填写了原籍。居住于校内的占89.19%。

2.1.4 职业

在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中,本校学生占了绝大多数,92.79%,还有一少部分外校学生,占比7.21%。在这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主要开放对象还是吉林大学本校的学生。

2.1.5 文化程度

从受调查观众的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是大学本科的占绝大多数,91.89%,研究生及以上占比2.7%。这项调查的结果和之前相同,均可体现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开放对象的主体。

2.2 观众参观行为

2.2.1 了解途径

观众是如何得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在受调查的观众中有大部分人士通过同学介绍而得知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这部分占比61.26%,有18.92%的人士通过在地图上偶然看见有博物馆于是就进来看看。16.22%的观众是通过老师推荐,有1.8%的观众是通过单位组织推荐,有1.8%的观众是通过看展览APP得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在这项调查之中,观众获知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途径以口口相传为主,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还没有真正打响自己的招牌。同时在对外的宣传的力度上仍有欠缺。

2.2.2 参观目的

關于参观目的,有62.16%的观众是来介绍博物馆教育,学习知识的;有20.72%的观众只是随便进来看看,没有目的;有7.21%的观众是应单位组织要求起来参观;有4.5%的观众是在博物馆消遣休息的;3.6%的观众是被朋友拉过来,陪同朋友参观的;有1.8%的观众是来利用博物馆从事某种研究的。这项调查之中充分的证明了高校博物馆的职能之一:教育。同时也显示出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而博物馆不失为一个接受教育的理想的场所。

2.2.3 参观频率

在受调查的观众中,有26.13%的观众选择一个月左右来一次,18.92%的观众选择一周来一次有16.22%的观众选择的是一年以上,14.41%的观众分别选择三个月左右和半年左右。

2.2.4 和谁一起来参观

在受调查的观众里,有70.27%的观众选择和同学一起来参观,27.03%的观众选择自己一人前来参观。

2.3 展览评价以及满意度

2.3.1 对于展品的满意度

在这项调查之中有92.79%的观众认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展品处于满意以上的程度。有7.21%的观众认为该馆的展品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在认为满意及以上的92.79%的观众之中有33.33%的观众认为展品非常满意,40.54%的观众认为比较满意,18.92%的观众认为基本满意。

2.3.2 展板展示图片

有35.14%的观众认为图片比较满意,31.53%的观众认为非常满意,28.83%的观众认为基本满意。合计有4.5%的观众认为图片展示不满意。

2.3.3 对说明文字以及标签

有34.26%的观众认为说明文字以及标签比较满意,32.43%的观众认为非常满意,27.03%的观众认为基本满意。4.5%、1.8%的观众认为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

2.3.4 对于辅助展示的场景复原

有36.04%的觀众认为非常满意,有29.73%的观众认为比较满意,24.32%的观众认为基本满意,7.21%的观众表示不满意,另外还有2.7%的观众表示根本没有看到场景复原。

2.3.5 对于展览的那个部分更感兴趣

在这个问题当中,有34.32%的观众选择了一楼的精品展厅,18.92%的观众选择了二楼的旧石器展厅,其余按照占比依次为青铜时代展厅、考古人展览部分,科技考古展厅、新石器和后套木嘎展厅。对一楼展厅感兴趣的人最多,对新石器和后套木嘎感兴趣的人最少。

2.3.6 是否选择再次参观

有63.06%的观众选择会再次前来参观,有33.33的观众选择只要换展就来参观,有3.6%的观众选择不会再次前来参观。多数观众认为本馆的展览还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并且一部分观众表示陈列展览更换之后就来。

2.3.7 对于展览类型的期待(多选)

在这项问题的调查之中,76.58%的观众希望看到的是精品文物展览,其次是针对某一特殊历史石器的特展和考古实习成果展示,对于通史陈列感兴趣的人较少。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在各个方面有着70%以上的满意度,说明陈列展览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观众的需求。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严峻的问题,需要聆听观众的意见并且改正。

2.4 讲解满意度

2.4.1 是否使用讲解服务

有50.45%的观众使用了志愿者讲解服务,有30.63%的观众知道有志愿者讲解但是没有使用。有18.92%的观众不知道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提供免费的志愿者讲解。

2.4.2 对志愿者讲解满意度

本题只限上题中使用了志愿者讲解服务的 观众填写,在选择使用讲解服务的56名观众之中,有35人觉得讲解非常满意,有18人觉得讲解较为满意,有3人觉得讲解一般。

2.5 其他意见

1)博物馆很好,不过有一点点单调,希望更好

2)吉大博物馆加油鸭!

3)院内很多文字说明只介绍历史背景不介绍文物本身的信息,而且有错误,之前钱币展的时候标签和说明至少五处错漏

4)喜欢更有主题感的展览,不仅仅是断代的展览,喜欢那种主题鲜明的策展

5)很棒棒

6)活泼一点

以上为摘取的几位观众填写的意见和建议。大致有一个方面:

对于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文字说明的改进意见;

对于展览主题的建议。

总的来说观众希望看到是一个学术严谨,气氛活跃,主题鲜明的一个博物馆,希望可以换一些新的展览。

3 改进对策

依据观众满意度调查之中体现出来的几个问题,建议博物馆可以在一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3.1 保持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的真实性

面对几个观众提出来的文字说明和标签中存在的错漏现象应该杜绝,在审查陈列展览设计时应更加仔细认真

3.2 加强陈列展览的主题性

现在的观众需要的是更多的能带来冲击的文化现象,没有主题的展览就没有灵魂,也不回带来灵魂共鸣。

3.3 加强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

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陈列展览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在加强场景复原等互动的同时,也需要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主动给观众提供讲解。而不是出现一些观众甚至不知道本馆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守永2004—2005年中国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关于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之“观众调查研究”报告[J].中国博物馆,2005(02).

[2]史吉祥.博物馆调查的几个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0(01).

[3]吉林大学考古系博物馆学专业.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1999(02).

[4]孙亚晶吉林省博物院《黑土军魂》展览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2013(02).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考古博物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三星堆考古解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