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2018-01-30金豆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金豆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积淀,是最具代表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正确合理的途径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益于当代大学生更加深刻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延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守护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一、当代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腐朽的价值观从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的领域渗透进来,使得大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加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的影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复杂多样的网络文化带来消极影响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信息,同时,因为网络监管的漏洞,一些具备暴力、低俗、反动性质的视频在网上肆意播放并传散,这些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格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使他们的行为与所受教育背道而驰。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快捷途径,虽网络覆盖了传统文化的信息,但网络不是万能的,把网络当作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这一想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正确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源于课堂中教师的讲授和自身努力学习,以及家庭中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网络只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辅助工具,最重要的是希望当代大学生们具有一双慧眼,寻找正确的学习途径。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全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教育部明确规定必须进行的工作,但在其真实运行中,部分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只是一味地为了完成国家规定任务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积极,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主动、老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课程中的力度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学校的设施建设上关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力度比较弱,不能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再次,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较少,并且多数拘于形式,难以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的教育意义,活动中的实效性也不强。

(三)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和认同感不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但它并不仅仅是历史馆中的文物展品,而是承载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爱国主义及道德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批判吸收并融为一体。但由于多样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传统知识非常匮乏,出现知识碎片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碎片化阅读,他们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知识也是一知半解。通过图书馆统计的借阅书籍的数据来看,大学生们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量越来越少,他们偏重于阅读热销的网络小说。对于像书法、京剧这样的民族经典文化,其学习研究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二、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智慧积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和底蕴的需要,是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的需要。

(一)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学生们胸怀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志向,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灵魂。让大学生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之林,展现我们国家雄厚的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历史过程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是中华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更是时代前进和人民奋进的精神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二)有利于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和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我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充实大学生的头脑,率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在学校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促进高校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更多開展,使教育不仅限于理论知识。例如,通过设立学生组织和社团,开展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底蕴。

(三)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就是丢失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示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成为大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和平台。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未来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做有知识、有自信的中国人,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传承一切美好的道德风尚,严于律己、善于修身,全面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探析

高校作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应采取的途径措施进行分析:

(一)思政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作为所有课程中的灵魂,首先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互配合的作用,共同助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加强教师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再次,高校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浓厚的历史渊源,让大学生在思政课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

(二)学生组织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而学生组织是高校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创建学生组织,利用学生组织的思想性与实践性,掌握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魅力。鼓励学生组织举办民族风情展示活动,邀请各民族大学生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采,既能学习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网络平台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一种载体,一个有效的快捷辅助工具。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讲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收集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呈现在上面,形成师生在线互动交流的新模式。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课程相结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效性。另一方面,高校的有关部门或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微信公众平台或微博墙等方式,让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进行广泛传播和交流,让网络平台成为继承和弘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朱江鸿,廖启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04)

[2]金丽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J].江苏师范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04)

[3]侯平安.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运城学院学报. 2017(06)

[4]陈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22)

[5]韩东雪.才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析[J]. 2018(15)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