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优化与结构布局战略研究

2018-01-30严先辉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严先辉

【摘 要】近年来随着南充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口的快速流动以及向城市的加快聚集,给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布局的战略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调整教育结构布局,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教育资源优化;结构布局

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建设更为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更注重教育、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三者的和谐统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人的城镇化”不仅仅代表着身份的转变,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思维意识的转换,这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高速城镇化中人口、产业的聚集会带来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大调整,同样也会导致教育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布局,使各级学校布点更合理;缩短城镇、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提升南充片区教育综合实力,促进城镇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教育的连带反应

新型城镇化的大幅提速,各类资源快速向城市聚集,给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教育的发展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支撑。

(一)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通常情况下分为有形教育资源和无形教育资源两大类。有形教育资源包括校园硬件设施、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等显性资源,而“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是优质教育资源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无形教育资源是指校园办学宗旨、教学理念、学习风气和相关政策等方面。

而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专家学者认为“优质资源是一个历史范畴,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和丰富”。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一直是教育发展研究的难点问题。由于城市之间地域之间不均衡发展造成各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今年来教育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那么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机制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资源更为公平有效的配置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与教育的双向作用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亿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2016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9亿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据有关资料表明,城镇人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增长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递增1%,经济就增长1.2%。“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世界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早在1993年,中国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首次超过3万亿元。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2017年,我国GDP总量为82.71万亿元,也就是说,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再次超过4%,这也是我国连续第6年实现这一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文化素质的人来推动。纵观我国城镇化发展,大量财富向城市聚集,城市资源日益增多,使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公共服务事业的和社会治理日渐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矛盾,人口的快速聚集和流动也对教育资料的优化和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与教育资源结构布局调整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的短时期高速聚集,必定会打破传统的教育资源结构布局,要求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结构布局进入新一轮调整以适应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一)城市、农村教学资源的不均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要让13亿人们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然而,我国城乡教育的差异仍然很明显。

城镇化进程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公共服务压力骤然增加,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执着追求,教学资源总量不足,供求不对等,优质资源奇货可居,都对教育扩大容量,保障教学质量并稳步提高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教育资源在各级城市配置不均,优质资源往往在大城市、繁华区域集中,对人口的流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一点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14岁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为1314万,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扩大到2000万左右。

反观偏远地区,教育资源落后,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制约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当地人口不愿意就地入学,选择到外地求学,更加剧了教育问题的凸显。

(二)优化不同层级地区的教育资源结构布局

教育经费是发展教育的基础保障。“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4%是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能从整体上反应一个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水平。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8年高于这一指标。但城乡仍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除了加大对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应该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质资料共享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首先是建立城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机制,可以有效带动乡村教师提升个人知识,掌握前沿的教学手段,更好的投身教学;第二是学生之间的定期交流;第三是教学设施的共享,可以将一些学习用书、学习用书,教学设备共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第四是网络信息教学共享,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全国很多优质院校都已经将多门优质课程上网,实现了网络化教学,资源共享,这也为乡村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三、结语

教育只是一种手段,本质还是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如何调整教育结构布局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仍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褚宏启.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变革——新型城镇化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5.11

[2]李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4

[3]马肖华.城镇进程化中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34-37

[4]瞿振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N].人民日报.2014-09-10(7)

[5]余晓齐,王虹.新型城镇化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 (8):225-226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