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及经验启示

2018-01-30栾冰冰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现代化

栾冰冰

【摘 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对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未来,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在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改革开放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建设现代化的不竭动力。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靠的是改革,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现现代化,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一)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我国现代化经验是一种政策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外生型模式,这一模式不同于西方的世俗自由主义模式,其关键性因素是通过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启动和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以政治稳定优先策略与渐进的方式推动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的突出特点。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都凝聚了很多基层创造的改革经验。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我们在发展路径上坚定不移地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定不移地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创造适宜的内外部条件和氛围。我们用改革推动全面走向法治社会,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我们也借其他领域的改革来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寓政治体制改革于经济体制改革之中”。尝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地方政府创新等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这种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使中国能够依靠内生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它成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二)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拓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紧密相连,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渐进改革的进程几乎同步。对外开放也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文化领域、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到垄断领域的渐进过程。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收益,不仅在一般技术领域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使中国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特别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外交空间。这种国际合作战略,一是把和平、发展、合作视为时代的主题,把经济全球化视为发展的大势,不是拒绝而是因势利导;二是坚持互利合作的务实做法,不使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成为合作的障碍;三是坚持多边主义,参与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世界经济社会新体系,对一些普遍价值的争论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四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冷静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长期的和平环境。

开放政策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全球化的资源及其积极成果来不断发展自己的政策。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自己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发挥比较优势创造国民财富,这是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的重要基础。

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面向未来,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探索与建设现代化最重要、最根本的经验。

改革开放必须勇于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因而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改革方向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就是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所以,尽管今天的改革开放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和问题,但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式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准则。中国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要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有机地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在方式路径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还必须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通过顶层设计,可以在指导方针上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基本内容上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实现路径上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在做好顶层设计之外,我们还要坚持几十年改革中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即摸着石头过河。我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执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坚持先实验、后总结、再推广的不断积累,通过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才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社会动荡,为稳步推进改革、顺利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严峻,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有效的方法,并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既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又不能因此故步自封、裹足不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部署,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富起来的愿望,走上了现代化进程的新起点,在未来的三十年,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必将会实现更高的追求——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