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8-01-30王金桃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企业

王金桃

【摘 要】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供给侧改革”,基于“供给侧”视角为我国经济发展指出新的改革方向。供给侧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新增长的重要举措,是指引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迎接供给侧改革的考验与机遇,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将直观反映此次改革的效益。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企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主席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是在新形势下理论联系实际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提出的适应新常态的创新改革主张。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入手,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要义,联系现行市场运行状况,说明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操作路径。

一、研究背景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经济现行状况,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主张。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到关键阶段,供给侧改革旨在实现经济转型,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对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实现经济转型,同时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主张,促使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经济体,解除危机,走出经济连续疲软困境。

二、企业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产能过剩,融资困难,技术创新水平低,企业供给质量差等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加大了企业的转型升级的难度。

1.低端产能过剩,能源配置低效

传统产业结构能源资源占比大,产业结构层次低,低端制造业等在新常态经济下不满足市场的高品质需求。尤其是依赖于资源的企业其生产能力远远超出市场消费能力,在对能源资源的加工处理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对企业初级产品的容纳接受程度有限,如山西省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致使煤炭滞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以煤炭为基础的相关企业的利润呈下行趋势。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解决企业产能過剩严重的问题,促使企业利润的增长。

2.产业链首端企业低效率,链条式不良影响严重

从企业生产看,生产程序,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上游生产到下游的市场投入,中间环节出现的不良状况将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产生连锁反应。从整个产业链来看,链条首端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影响到下游企业的盈利状况。如房地产业,从2014年始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的巨额库存,高房价面对的是有限消费能力的需求者,而开发投资的减少造成钢铁,建材行业的收益下降,利润减少。

3.企业资金紧缺,融资困难

企业资金的短缺造成企业人才培养的慢节奏,设备更新的滞后及技术进步的缓慢等问题,企业的转型转型升级需要丰厚资金的支持。而企业负债率的持高使得企业不仅在扩大社会项目中难以前行。而这在传统产业中尤为严重。企业转型升级需适当应用杠杆,在资金运转过程中能有效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将损失最小化。

4.企业运营成本高,技术水平低

降成本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高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及各项费用等加重企业负担,降低企业利润,致使企业在持续经营上举步维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财务成本等在提升企业利润空间的同时实现资金的高效化,将空余资金用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减税政策,实现产业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开拓道路。

5.缺乏高端产品供给,产品竞争力弱

面对日益追求高品质生活水准的消费者群体的增加,我国企业的生产明显的未能提供有效的供给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包装,品牌,市场占有度等具有相当的敏感度。在与国外市场产品供给相比,我国企业以低端产品据多,精益化高端化产品供给缺乏,产品竞争力,消费者满意度及市场认可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低下,恶化企业生存环境。

三、“供给侧改革”下企业转型升级操作路径

首先是提升创新研发能力,研发能源资源创新技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转折点。过剩产能引致企业利润亏损,要素配置的低效率,高端产品的低产出,中低端产品的过剩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创新要素配置方式,能源资源利用的技术,培养专业型人才,立足传统能源资源研发新能源,新材料,改进生产技术,解决产能过剩。同时新兴企业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是调整资本结构,拓展融资渠道。雄厚的资本实力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重要根基,企业转型升级重要任务之一即是解除债务,缩小企业庞大举债规模。在现行金融环境条件下,企业在有效实行政府调控政策外,根据企业自身资本状况合理配置企业资本的比例,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合理利用资本,实现资本增值,增强企业内源融资实力。同时需防范金融风险,合理负债,及时解决债务,保持外源融资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大于零。

第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迫在眉睫。进行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关联企业在生产中的供需关系,同一生产线产业链条由原材料的投入到终端产品的输出可进行技术上和人才上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提高竞争力,在新型模式下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从源头上优化供应链,从产品原料供应,生产到销售,直到零售消费端实现产业链的拉伸以及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如:在煤炭产业链条上,以煤炭为基础在发展了煤炭开采运输加工之外,利用采矿权为抵押进行融资所创新的新的金融产品,实现了企业实体生产与金融服务的链接。

最后是打造精良品牌,优化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创新品牌的投入,建立具有高信誉度和高市场认可度的品牌,依靠自有品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的日益上升,其所能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有目共睹,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对整体经济走出低迷形势具有重大影响。提供高品质服务,从消费者角度思考供给,尽最大可能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价值的创造。从供给侧方面刺激需求,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四、结语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指导政策。供给侧改革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既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又有在实践操作中的方向指引作用,一方面显示了我国从宏观视角将改革生产端改善供给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从微观视角将社会经济活动主角企业与家庭之间相对的关系进行了调整,以需求侧政策的低效益转向供给侧政策。同时,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检测作用。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经济背景入手,分析现行经济账状态下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指导下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措施方向。

【参考文献】

[1]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张为杰,李少林.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实现与政策[J]. 当代经济管理,2016(4):40-44.

[3]黄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J]. 管理视窗,2016.12.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