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新途径
2018-01-30郑芬芳
郑芬芳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以“课堂导入”“知识讲解”及“作业布置”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围绕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各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分析,致力于显著提高初中物理学科实际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理念;课堂导入;知识讲解;作业布置
所谓生活,即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这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教育来源于生活,同时最终也回归于生活。由此出发,我认为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挖掘实际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学科资源,以此作为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关于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我有如下认识与看法。
一、 生活化理念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只有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才能对接下来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始终充满浓厚的探究兴趣与了解积极性。因此,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至关重要。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在课堂导入部分增加生活化元素,以求借此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乐音与噪音”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急于在上课一开始便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首先向他们展示了如下几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工地上传来的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工厂内传来的刺耳的电钻声;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疾驰而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清晨清脆的鸟叫声;下雨时雨滴沙沙的声音; 餐厅内悠扬的小提琴声……随后又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大家愿意聆听哪些声音?又对哪些声音较为反感?这是为什么呢?如此一来,在问题的推动下,生活化十足且趣味性较强的课堂氛围轻松形成,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充分集中,此时,我只需顺势向学生点明“乐音与噪音”的学习主题,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融入对新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由此可见,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环节中恰当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优势。
二、 生活化理念在知识讲解中的运用
课堂是教师集中讲解学科知识、学生系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由此出发,我们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课堂中的知识讲解环节对生活化理念加以灵活运用。
对此,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大量尝试,学生反响颇佳。如,在教学“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节内容时,学生首先需要明确何谓串联电路,何谓并联电路。大多数教师对此采取了死板灌输的方式,即将物理教材上关于两者的定义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学生,而学生基本上也都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机械记忆,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不少学生更是经常混淆两者概念。針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了自身的教学策略,改为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教学。首先,我引导学生认真回忆了家中的各项电路及开关,其中,家中的总电闸与其他电路之间为串联的关系,一旦电闸关闭,其他电路都无法正常启用;家中各电器之间的电路为并联的关系,即使其中一方的开关关闭,其他电器的电路仍可以继续使用,像切断冰箱的电路,微波炉的电路仍可以继续使用……如此生活化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便能结合自己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明确串联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以及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两者各自的概念及区别。这时,无须我多言,学生便能理解的透彻,记忆得也更为深刻,足以证明,生活化理念在课堂知识讲解环节中合理运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 生活化理念在作业布置中的运用
无论是何种教学理念,其都必须运用到学生实践活动之中以检验实际效果。生活化理念自然也不例外。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便会从所教内容以及学生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力求为学生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同样能彰显浓浓的生活化色彩。
如,在教学了“光的折射”相关内容之后,我便在作业布置中创新性地融入了生活化理念,即不再要求学生死板地做教辅资料上的练习题,而是要求他们认真观察实际生活,并从中总结、归纳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这一别出心裁的课后作业形式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变得格外高涨,他们积极参与,就连平时作业拖拖拉拉或者经常找借口不做的学生也都踊跃参与了进来。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学生找到了如下众多反映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际例子:吃饭时将筷子放到盛有白开水的碗里,原本直且硬的筷子变折了;透过鱼缸看饲养的金鱼,水中鱼的影子比实际所处的位置要高一些;野外游玩时,面对深不过腰的河水不能轻易踏足,因为水的实际深度要远远超出眼睛看到的深度;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杯底,将玻璃杯移动到眼睛看不到的范围之内,这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就会重新看到硬币……如此一来,借助生活化的作业布置,不仅极大地焕发了学生的作业完成热情、优化了其课后复习效果,同时,更显著提升了其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效果一举多得,足可见生活化理念在作业布置中运用的意义。
生活化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初中物理教师首先必须对生活化理念予以高度重视,其次便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其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到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之中,这样才能使得生活化理念在贴合学科特色与学生基础的同时最大限度上发挥自身优化教学的积极优势。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仍将针对生活化理念与初中物理学科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推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英霞.浅谈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8(06).
[2]傅晶晶.试论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