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形势 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8-01-30侯黎明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侯黎明

摘 要: 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重点应当在提高学生人地协调理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水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结合地理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分析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创新征程中,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工作,既是新课改的硬性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流程,整合教学资源,努力打造更加素质化的地理教学体系,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精准领悟地理核心素养内涵

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学科研究的重点是人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协调人地观,否则就会出现短期行为,为了追求目前的经济效益而牺牲长远的生态环境。协调的人地观需要从小培养,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各种人生理念与观点形成的关键时期,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向他们灌输和渗透协调人地观。

二是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需要综合性思维,这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地理学习中要着眼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对组成要素以及演变过程、气候水文、产业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分析其中的关系以及相关差异性,并上升到整体角度进行研究,严格遵循“总-分-总”的思维方向,不断提高学生透过地理表象分析探索规律的能力。

三是区域认知水平。地理学科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区域性,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将地理学习对象置身于特定区域,然后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区域特征、差异、关联度等,通过强化对区域的全面、深刻认识,进一步对区域相关决策进行分析和评判,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研究分析能力。

四是地理实践技能。地理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拓展延伸性,教师在抓好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教学拓展,利用好课外活动以及校外活动的资源,联系地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在大自然中验证和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分析相关规律、加深理解,特别是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结合教改要求,拓展路径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提升贯穿到教学全流程,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笔者在教学中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有力促进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

(一) 开展地理课前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短短的45分钟难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将阵地前延,原本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完全可以放在课前自主学习研究,配合课堂探究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有关自然灾害与人类等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搜集有关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寻找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活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度。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深入思考分析以及相互之间研究讨论,对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保护生态环境、强化人地协调理念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课堂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组织地理课堂互动提升核心素养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例如在区域地理内容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开放性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本地区交通布局、城市功能划分,分析这些因素对产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什么影响,并对照自己家庭居住地分析自家房子未来是否具有升值空间等。这样的开放性思考题将教材内容理解与区域思维水平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探究,在小组内以及小组之间交流完善,最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三) 实施地理调查研究提升核心素养

学以致用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发展规律的同时,应当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内容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确定了调研课题,重点对本地水资源分布情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研究规划和目标任務,然后分小组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这样的调研,学生对本地水资源分布以及污染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水资源合理运用以及解决水污染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群策群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地理实践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水平。

(四) 培养地理兴趣爱好提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强烈的人地理念,需要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作为基础。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爱好。例如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引入信息手段,补充与教材相关的信息,通过影音展示的方式丰富地理课堂教学信息,调动学生地理探究欲望,对提高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帮助。再比如,组织课外专题研究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当前地理科学研究最前沿的信息,和学生一起研究分析地理科学发展态势以及地理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情况,对提高学生地理兴趣爱好帮助明显。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强化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对教学理念、流程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问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8年第06月02.

[2]尹秋菊.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思考[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8年第02月02.

[3]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04).

[4]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04).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