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分析及研究

2018-01-30林美细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林美细

摘 要: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英语科目的教学目标转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需适时开展对话练习,实现学生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具有生活性和实用性,最终成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拓展多元、科学实用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不应以成绩为唯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引导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和英语情境体验,促使学生在学生英语知识时有所思考,并能将对话运用于生活化场所。此外,教师在教学完毕后,可围绕知识点要求学生开展短文创作,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几点显著问题

(一) 教师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需改变传统应试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但通过实情分析,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习惯,导致英语课堂通常由“满堂灌”“填鸭式”等模式构成,这样的实情,导致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无法有效思考,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所忽视。最后的结果通常为高投入、低产能,这样的实情是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的。

(二) 教学内容缺乏拓展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学生如何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唯一教学目标存在。在初中升高中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潜移默化地选择“应试教育”以实现短期提分,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的重点都停留在如何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在此实情下,教师课堂通常由《教学大纲》和考点进行构建,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对英语科目的学习兴趣自然无法有效提高,部分学生甚至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三) 教学活动的缺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活动作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未开展过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有效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通常由小组讨论和对话练习组成,小组谈论能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并且能够从优秀学生身上学习到先进学习经验;对话练习则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主要场所,其能促使学生通过对话不断提高内在核心素养。通过实情分析,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未开展以上教学活动,这样的实情将导致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死板而无实用。

二、 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浅析

(一) 以核心素养为首要教学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

英语科目的核心素养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灵活地将英语用至生活中去。在教师中,教师需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生兴趣点、思维方式的分析后,进行课堂建设。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时常选取新奇并具有生活性的元素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在“Amazing things”文章教学过程中,本人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围绕教材向学生介绍了几样新奇的事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针对文章向学生讲解了词汇、语法、句式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英语基础。然后要求学生围绕wonderful、amazing、lovely、funny等词汇进行造句,在学造句完毕后,教师可选取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解答。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通过以上词汇编写小组对话,然后依次上台进行演练,促使学生会“写”也能“说”,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二) 通过情境构建,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会运用汉语思维套用至英语运用中,这样的方式是不利学生学好英语的。基于此实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进行情境建设,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do”和“this way please”等句式时,本人在课堂导入阶段就进行了情境建设,将班级学生两两分成一组,要求学生围绕问路情境进行對话演练,一位扮演问路者、一位扮演指路人,对话不限形式和内容,自由发挥、合作探究,学生经过反复演练后,依次上台进行表演,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可进行优劣点评,可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增强学生的口语实用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三) 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法,激发英语思维

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通常为学生的分数达成,教师的教学侧重点也停留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转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文章创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多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综合使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时常运用英语电影、英语音乐等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倾听和观看过程中,能够深入语境主动思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有力提升自身英语能力。在观看学习完毕后,教师可抛出相应议题,可要求学生围绕议题进行文章创作或进行小组探究,实现以阅读为核心,向着写作和对话更好地发散,实现教学课堂具有拓展性和发散性,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将英语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

综上所述,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初中英语科目教学目标转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学生的应试成绩达成仅作为一部分存在,教师的教学侧重点转为培养学生活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创新性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课上有所思考,在学习完毕后可通过具有拓展性、生活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实践提供一个舞台,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本文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进行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浅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卜洪超,石安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17,17(09):96-98.

[2]齐珍.略论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动力机制——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视角[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6):51-52.

[3]朱公贵.锤炼情感教育,提升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8(06):36-37.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