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作文要过五关

2018-01-30邝璐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邝璐

摘 要: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基本的写作方法。但要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予以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写作,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写好作文;过五关;想法和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又是学生最难完成的任务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带领学生,过好五道关,克服习作障碍,提高写作能力有些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口语实践关

俗话说,我手写我心,心中有想表达的欲望才有写作的需求。学会用规范的普通话表达自己内心的话,是写好作文必需的基本功。新课标中对小学第一年段提道: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表达和交流的要求。围绕这些要求,我决定带学生过好口语实践关。

新学期开学,老师创设一个轻松说话的环境给大家,从老师开始自我介绍,说清楚“我叫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学生逐一轮说,把话说完整;要求听的时候认真听,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听懂了可以点头交流。学生表达的欲望被点燃起来,为后续的表达打下基础。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是培養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在教学中,上好口语交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根据话题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培养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贯穿始终。

执教《小兔运南瓜》一课时,教师先创设情境,以文本图画编的故事引入,讲清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把经过留给学生想象和表述,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看懂,说清南瓜的样子,描述准确,为后面的“运南瓜”做好铺垫。小组内说怎样运南瓜,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整节课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表达与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说。

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交际的舞台,营造积极交流的气氛,唤起学生交流的热情,给学生设置任务攀爬单,指导他们带着任务在交际情景中逐一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激起畅所欲言的火花,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学生学习清楚明白地表达,克服书面表达的压力,享受表达的愉悦。

二、 大量阅读关

说话和阅读都是写作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广泛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从绘本起步。绘本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开拓孩子想象的空间。每个绘本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精挑适合的绘本,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猜猜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下去,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绘本中的文字,再想想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和你想的一样吗?图文对照,一步一步地用好绘本带领学生讲故事,编故事,学知识,不知不觉中学会与书中的主角沟通,爱上书中描绘的事物,有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课内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主导的角色,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课堂内要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读通读懂要读的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切记不能以讲代读,课内阅读学会表达。课前,老师以单元为组设计好预习卡,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方法。预习卡中要有意地引导学生找出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在课内提出质疑,向伙伴和老师求助。如“读了课题,你有哪个词不理解呢?能猜出来吗?”“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打?”“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课堂讨论吗?”课堂上,老师要珍惜学生的质疑,但不能大包大揽,而要通过师生对话不断启发学生合作探析,互相解答,培养学生探究和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表达能力。用好课文补白,进行小练笔,学会做评注。

课外阅读能激发想象,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温儒敏老师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意思就是学生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丰富学生的海量阅读。如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故事大王海选串起一学期的讲故事活动,课前五分钟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会,组织家委会购置图书,充盈课室的每个角落,让课外书随手可得,学生平时谈笑间也会不自然地交流书中的情节和人物。

三、 激发兴趣关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能主动克服困难,全力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小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所限,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认知,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懂得感受生活的美好,调动起对观察、思考和习作的兴趣,愿意把看到的进行思考后写下来。老师可以通过课间聊天,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捕捉有趣的情节,问个究竟, 引导学生表达清楚。征得学生同意后,把有趣的事情再和同学们分享,也可以让他自己向全班同学,描绘有趣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感悟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趣味,时刻呵护学生爱生活、爱表达的心。学生只有对表达有兴趣,才能主动克服困难,全力实现写作的愿望。

四、 积累素材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不光得有方法,还得有素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过好积累素材关呢,可以这样做:

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预习,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对海量阅读的思考和摘记。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创造平台让学生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既积攒了语言材料又发现了生活素材。

作文可以虚构,可以有艺术的真实,可以用虚构的手段表达真实的生活,但不可以造假,不可以“说假话,写假人,记假事,抒假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作文,唯真不破!要写出真的作文就得坚持写日记,有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每天不计其数的事情;用一支记录生活的笔去点滴记录生活中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表达,积累写作素材,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平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一整本书的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和点评,敢于质疑,大胆思考,文字记录,积累语言素材。

以“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为例,组织学生学会看电视,学会从电视中获得信息,更新信息。学生介绍时不但说出这个电视栏目,还要说出这个栏目的特别之处,喜欢的原因,把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了。这样,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与书中的知识、远方的趣闻等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记忆,积累消化,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库,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五、 有效评价关

《课程标准》中提到“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基于这一认识,作文评价的标准以人性化评价,立足学生实际,以提出建议为宜。评价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等级,也可以是评语;还可以是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有时采取随批随改,及时分享,及时鼓励,让学生随时记录成长的脚印。有时采取面批面改,和学生平等对话,关注他们的写作过程,对文中可取之处大力肯定,诚恳建议不足之处可以怎样修改。有时采取学生自改、互改,发挥众人智慧,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对照修改标准,能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及时修正。通过看别人的文章,相互对照,学人所长,帮人圈点,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有时采取精批细改,精心写上建议或者寄语。文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可见,学生作文表现出来的不但是写作能力,还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的判断力。老师站在平等、尊重的角度,以一些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语句,肯定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良好品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坚持上好口语交际课,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海量阅读,丰厚自己的语言素养,不断积累素材,掌握说话、写作的方法,反复评价,螺旋上升,一定不惧怕写作,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富有童真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