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

2018-01-30史莉

考试周刊 2018年101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

史莉

摘 要: 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出发,简要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部分有利于提高小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属于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与教学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教学活动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对于生活技能的使用。由此可见,这是一门有利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课程。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

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涯,从学校走向的社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由于缺少实践能力,而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现象。根据武汉科技大学针对大学生的一次统计资料显示,约有6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缺少实践能力,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工作应当在小学阶段开始。这一结果引起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不可否认,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的确是存在诸多的弊端,由于长期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出现了学生动手能力较少、智商高情商低的情况。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说,学习文化知识已经不再是家长对于学校的主要要求,大多数家长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低。尽管我国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小学的必修课之一,但其所发挥出的效果微乎其微,如何改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就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去考虑的问题。

二、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

根据相关要求表明,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当主要以研究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为主,且社会实践应当占据课程的主导地位。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主要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对于小学适龄儿童而言,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仅学习能力出色,而且能够较快地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倘若学校方面能够在此阶段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势必会对学生的人生造成深远的影响。

三、 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 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帮助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做出不同判断的主要方式,一个人观察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为人处事的效果。想要确保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观察情境。其次,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明确此次观察活动的主要目的,并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技巧,便于学生具体落实观察任务。最后,当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探究观察的结果,并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问,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观察力的目的。

比如说:在开展《学校的风景》观察活动的时候,观察对象主要以花草树木,学校建筑为主。而观察的方式,既可以是听,也可以是看,并要养成一边观察,一边记忆或者记录的习惯。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要对观察到的事或物进行总结,最终得到观察的结论。

(二)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从微观角度来看,问题指的是困扰、麻烦和阻碍,而处理问题的能力则指的是学生化解困扰和麻烦的能力。处理问题并非易事,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更需要在心中形成处理问题的计划方案,从而进一步落实,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当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时,往往会以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与否,并非要看此人的文化水平高低,而是要看其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由此可见,处理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时候,应当主要以研究为主。通过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等方式不斷对学生进行磨炼,在开展此类活动的时候,教师无须太多干预,仅需要在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即可,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符合道德常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比如说:在开展《慰问敬老院》活动的时候,学生想要自主研究如何使用有效的预算为敬老院老人购买礼物。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并从需求角度、经济角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购买预案。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不仅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样有着直接的帮助。

(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类简单的工具来制作手工制品。这种培养方式除了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之外,更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称赞,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说:在开展《慰问敬老院》活动的时候,学生需要自主设计,自主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添加一些慰问老人的语句。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当在此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卡片评比活动,根据卡片的美观程度来为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这样一来,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氛围,推动学生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

四、 结语

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会有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因此,小学教师应当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价值,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才仁加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报刊荟萃:下,2018(1):48-48.

[2]葛微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128-129.

[3]刘锋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3-33.

[4]任斌.略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研2015(11):00295-00295.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
信息技术抹亮综合实践活动天空的云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