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与爱的碰撞

2018-01-30曾艳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热爱习惯特色

摘要: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习惯成就人生”的良好氛围,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懂得“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的道理,知道“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命运跟着改变;命运改变,人生转向成功”。

关键词:习惯;热爱;制度;特色;满意

一、 热爱,习惯教育动力的源头与活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育的核心是使教师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岗位,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就是选择了两袖清风,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爱岗敬业就是要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悔!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围绕“让教育充满爱”,“爱满习园”的习惯教育主题,我们首先开展了“教育是什么”的大讨论,老师们有感而发,涌现了很多教育理念:“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育应该是一种享受”;“教育是一种预见的智慧”;“教育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等,这些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教师心中,并努力把这些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我们在年轻教师中又组织了“习惯教育语录”的征集评选:“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根深蒂固的恶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教师意味着宽容。高兴时我说:‘好孩子!愤怒时我说:‘毕竟是孩子!委屈时我说:‘他只是孩子!”“用爱点燃学生心灵之火,用情滋润学生心灵绿洲”,并在一定时间进行了宣讲。

围绕“爱岗敬业”我们在年轻教师中开展了“我爱习惯教育”主题演讲,并利用升旗讲话时间向全体师生宣讲,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我们开展了感恩系列活动,在面对需要帮助的孩子时,教师、学生纷纷解囊捐款。和新疆伊犁小学结对“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往来送去孩子们的一片爱心。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宽容、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愿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

二、 制度,习惯教育实施的前提与保证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塑人的工程。为了培养新时期的合格人才,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结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habit市民公约》,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循序渐进,我们又进行了常规教育月活动,对文明礼貌、课间行为、卫生习惯、路队管理提出集体要求,并加强培训教育。要求学生人人会背“三要三不要”的行为标准,大队部监督岗天天检查公布。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课间打闹的少了,大声叫喊的少了,文明礼貌、拾金不昧的人越来越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典型更有说服力。为了继续大力倡导“习惯成就人生”的好风尚,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那些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努力营造好习惯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校“让我更优秀的十二个好习惯”和“Habit市民公约”为依据指在诚信、礼仪、劳动、阅读、艺体、学习、自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员,制定了《哈比特七星评价方案》,只要是积极向上、展示正能量的事例都可经中队推荐并填表申报并有机会获得七星奖章。

三、 特色,习惯教育发展的润滑与催化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习惯教育”的引领下,少先队活动课的课程化建设逐步占据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订了结合我校习惯教育理念的“南化实小少先队课程”试行方案,组织开展贴近队员生活、符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少先队主题教育课程,使其深入人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进而促进队员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打造“哈比特一班一品”,逐步彰显班级德育特色;开设“哈比特家长讲坛”,逐步补充完善德育课程。

开展习惯教育主题系列活动:(1)开展“好习惯”手抄报展,在艺术作品中渗透习惯教育。(2)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中渗透习惯教育理念。(3)各学科教學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挖掘教材内涵,运用现有教材为“习惯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4)组织开展学生读《弟子规》《三字经》,唱“习惯歌”,讲“习惯事”,观“习惯片”,渗透“习惯成就人生”思想,以自身为榜样,以自身为表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 满意,习惯教育成效的评判与追求

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是检验学校习惯教育成效的最高标准。以家长资源为载体,整合各行各业家长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引导家长自愿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个性爱好和一技之长。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了发挥和整合家长的资源优势,让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拓展眼界,增长见识,营造学校、家庭合力育人的环境。学校开设的“家校习园课程”活动,请家长报名参与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环节设计活动。家长们精心准备,课堂气氛很好,在问到家长的感受时,好多家长发自内心真诚地说:“教师真辛苦,之前只是这样想,等亲身经历后才觉得教师的职业真的很伟大,别看孩子们小,问出的问题很难招架。”还有的家长说:“这样的活动很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学的教育理念,了解了班级的情况,我们愿意为班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通过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台这一形式,拉近了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家长和学生创设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次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孩子跟着《爸爸去哪儿》,家长跟上“孩子去哪儿”,奠定家长在儿童成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步伐统一,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

曾艳,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热爱习惯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上课好习惯
中医的特色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完美的特色党建
正确塑造自己当教师的角色
用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