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灵感放飞的生命课堂

2018-01-30程波

考试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

程波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创造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提升学生创造素养为切入口,诠释自己对构建生命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命课堂;灵感放飞;创造素养

所谓生命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感真正得到放飞,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思维得以充分张扬的洋溢生命气息的课堂。本文尝试以提升学生创造素养为切入口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让创造的源泉涌流不息

1. 以生为本,当好“牧羊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地位,放手发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发自内心的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牧羊人,当好“舵手”和“服务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去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才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胆创新。

2. 处处阳光,处处灿烂

“爱心、关心、鼓励、表扬、肯定”,这些都是教育的“阳光”。马克·吐温说过,“仅靠一句赞扬,我就能很好地活两个月”。有了“阳光”,学生就能感到温暖,心理需要就能得到满足,有利于建立自尊和自信,学生的激情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播撒教育的“阳光”。当然教师应仔细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并为缺点提供改进的方法,让每位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思想品德课上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言,对没有信心,不敢发言,特别是后进生,多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及时给予赞扬、肯定。每一次赞扬、肯定,激发学生,满足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阳光”必定能温暖学生的心,活力被激发,课堂气氛活跃,灵感放飞的动力源泉才能涌流不息。

二、 优化设问,激活创造思维

课堂上的内容,都要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或问题就是学生灵感放飞的平台,所以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问题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和思想性强,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一味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是突破教学重难点与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兴趣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以及社会焦点问题;另一类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较为喜闻乐见的、都能说上几句的人或事,如名人逸事、漫画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搬上课堂,通过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思维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从而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如在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课时,联系时下热点“钓鱼岛问题”,提问:你认为该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同学们开动思维,大胆想象,在献计献策的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再如在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时,让学生畅谈了中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网络世界、如何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具体方式和注意的问题。学生在说我思,谈我想,诉我忧,议我惑之中形成了正確的应对网络世界的价值取向。

2. 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能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有层次性和梯度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设计问题。要使优秀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课堂问题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能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在学习七年级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你的身边存在着哪些生命?②地球上多彩的生命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③你知道生命物种遭到破坏的原因和后果吗?④你能做些什么?

3. 多设计开放性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解决方案和办法。教师对学生方案的评价也是开放的,不一定有对错之分,更多地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不能限制学生,绑住了学生放飞的翅膀。如,《礼貌显魅力》这一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你身边待人有礼和对人无礼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如上文提到的你认为该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以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中你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给学生留出发挥的余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都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灵感的放飞构筑平台。

4. 多设计情境类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真实情境的学习使人受益匪浅,远离现实的“刺激”学习会使学生感到迷茫。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实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体的意义建构,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迁移学生生活中的现实情境,结合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比如在学习《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时教师创设“购物”的情境,以小品形式再现购物中的侵权、维权等具体情节,寓教于生活,学生轻轻松松就知晓了消费者应有的权利以及维权的方式等,通过角色扮演,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灵感放飞。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升华提高,开拓思路,激活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endprint

三、 有序组织,让创造与律动齐飞

灵感的有序放飞才能让课堂充满律动。如何保障课堂教学活而有序,活而有效?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

1. 充分发挥小组效应

在尊重每位学生的前提下,想办法树立并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分组时,优、中、后进生搭配分到各组,组内有能力者为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组长负责把任务具体细化,做到每个组员都有事情可做,组内成员自愿结成“帮扶对子”,较好地帮助后进生,这样的“对子”很容易接受对方,奠定了后进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给别人讲会讲明白,自己需加倍努力学习,被帮扶者成绩每天都会有所提高,帮扶者每天都有收获。以改后进生往日旁观的僵化局面,使其配合默契,进而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影响。

2. 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协调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到每个组把关,全班性地了解并权衡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情况。在课堂提问和讨论发言时,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均等的机会面前循点“私情”,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每节课下课前,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教师和组长双管齐下,使课堂教学活而有序、活而有效。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了成功,找到了自信,还加深了组员间的友情。

总之,思想决定行为,树立生本理念,发自内心地把學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参与到你的课堂。注重播撒教育的“阳光”,让灵感放飞的源泉涌流不息;巧设问题,给学生构筑放飞的平台、空间,达到真正的灵感放飞;教师和组长双管齐下,让灵感有序放飞,才能使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充满律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构建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

[2]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3]崔其升,谢金国.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5).

[4]余文森,吴则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吴铎,彭承福.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
创设生活情境 走向生命课堂
创设生活情境 走向生命课堂
新课程历史“生命课堂”
试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中的课前预习策略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高中生物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