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生思维特性的生物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30陶红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高中生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越发重视起来,高中生发展思维能力,不仅对我们的生物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实现高中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是高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更要积极发挥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维训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

关键词:高中生;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一、 引言

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生物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高中生思想僵化,主动探究问题能力不强。同时存在教师教学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现象,更不利于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高中生有计划的实行思维训练,不断培育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思维,促使高中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好习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行简单分析。

二、 创造生物思维情境,开发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培养高中生的思维特性,首先要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我们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直接传授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忽视了学习知识和应用方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教法针对性不强,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丧失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受到禁锢。另外生物教師单纯地依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基本理论概念,对于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学生不能将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思考开来,导致学生形成思维惯性,不主动思考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高中生物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引导一些具有富有启发性的、常规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对生物教学问题产生疑问,创设铺垫型情境,通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将教材内容延伸,不断地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高中一年级的生物教材认识细胞中,对细胞的构成以及不断发展的过程就应当穿插对思维训练,可以通过提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形成的?”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践,理解细胞构成的内在含义,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特点,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有助于不断开发高中生的思维,在以后学习相关细胞的知识,例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等等内容时更加得心应手,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和合理推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 梳理生物理论知识,理清思维脉络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为了节约时间,有些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教师的帮助或者抄袭同学的答案,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选择独立思考,找出答案。这就容易让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丧失,在以后遇到难题时,由于思维惰性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惯性,对于一些简单的生物题目,只会用书本的内容进行照搬照抄,对于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就产生思维难点,不会主动思考。在高中生物教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梳理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理清思维脉络,加强对学生思维启发。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夯实生物知识基础,在掌握基本的生物理论知识后,要系统化的讲解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另外在学生学习生物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同异,提高学生在生物知识思考中能够有条理的理清知识脉络。例如,在对《遗传因子》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第一章节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内的DNA问题,尤其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习问题中,更加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有限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思维创造的有效性,不断促进高中生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不断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点,认识生物知识的脉络也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把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帮助学生拓展对生物学科的思维能力。

四、 开展生物生活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提升促成的,如何培养这种兴趣,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不断将生物知识更加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在生活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来推动生物学科的学习。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将生物知识进行实践。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根本出发点,理论结合实际,让课堂更加贴合生活实际,促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例如教《生态系统》学习过程中,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照片,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学生产生熟悉感后,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稳定性、物质循环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将生物知识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创造。另外,高中生物教师将生物知识生活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问题不能超纲,通过不断转换学生的思维形式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促使学生能够以新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验思维能力。例如,在发酵技术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与生物实验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的实验性思维,鼓励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式思维发展。

五、 结语

基于高中生思维特性的生物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是现代教学策略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宝忠.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高中生物概念图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4,(10).

[2]俞莉丹,应超,王丽君.基于思维特性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7,42(1):25-27.

作者简介:

陶红,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培养思维能力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