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2018-01-30杜一洋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不同于初中阶段,已经开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从本质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因此要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研究的教学形式来克服传统弊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旨在改善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一、 引言

物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充分把握自然界物理规律,通过对理论知识的钻研进行实际操作,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但由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内容十分复杂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影响教学进程。在这种情形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激情与活力,无疑能够取得最显著的效果。

二、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标准

(一) 兴趣为主

无论学习何种科目,只有学生真心感受到沉浸其中的乐趣才能长久坚持下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从整体来说,物理知识较为枯燥,围绕公式定律来联系日常生活将问题解决,这种局限于某一范围的知识框架必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时领悟到上课学习过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中,才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理,自觉主动地探究隐藏其中的奥秘,兴趣激发的同时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 自觉主动

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为依据,改善上课的压抑氛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形式即便可以保证在上课时每一名同学获取的信息都较为公平公正,协助基础较差的同学不断重复物理定律,但这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则是限制了其创新性发展,问题情境的创建让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占据主流,通过自身的积极态度获取困惑的解答,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同时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整体物理自学水平。

(三) 师生关系

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逐渐拥有了成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各种复杂化情绪,可能由于成绩长时间得不到提升而自暴自弃,或者因为任课教师的关注度不高而丧失学习兴致,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先了解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妥善处理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搭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对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三、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研究

(一) 借助社会科学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为指标展开学习,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借助社会自然中的常见现象引起学生关注,推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中的关键点继而加以解答。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很多自然发生的情形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疑,教师在根据社会现象做出问题创建后,可以不断设置关卡激发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发生的欲望,真正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后对社会万象增添兴趣与了解。

物理课本中的典型案例可以由教师进行深入拓展,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课,教师在对本节知识点讲解完毕后,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为何会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观;在学习“声音效应”章节时可以提问为何正在驾驶汽车的司机所听到的鸣笛声与路边群众所听到的并不相同,这类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转入现实生活,使问题更加充满趣味色彩。这些较为常见的自然科学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密切相关,问题情境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化,把看似呆板僵化的物理规律演化为生动的现实场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逐渐激发学生潜力,才能真正加强学生对自然物理的理解。

(二) 根据实验现象

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必不可少,实验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将物理定律进行转化,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因此进行规范化的物理实验是学生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重要一环。高中物理内容的难度相比初中有较大提高,在教学中单靠理论讲解很难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实验课的利用,借助实验室里的器材设备完成对课堂理论的复习巩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物理课本中的相关定律,加深记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学习电源、电阻的章节,实验室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通过电池、电流表、電压表、变阻器与导线等器材来准确测得电池的电阻,并使用多种手法展开实验。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逻辑思维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牢固的根基。

(三) 利用相关历史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较为常见,所以物理任课教师可以转换角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引入内容,活跃课堂的整体氛围。

比如研究“浮力”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死海的故事来引导学生钻研浮力的内涵,对为何出现这种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带着问题到课本中寻找答案,融合自身的思维理解解答困惑。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使物理课堂充满趣味,在学生了解事件真相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物理定律的记忆,真正发挥出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优势。

(四) 联合以往知识

物理学习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新旧知识之间需要一个过渡的环节,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可以借助以往学过的知识引入即将学习的内容,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凭借以前所学不能完全解决但又必不可少的类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气氛,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之间的联系。

四、 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把枯燥呆板的知识以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后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雒志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235.

[2]刘丽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学周刊,2016,(27):137-138.

[3]张强.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杨恩红.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分析[J].品牌,2015,(04):290.

作者简介:

杜一洋,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七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