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

2018-01-30杨柳

考试周刊 2017年83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改革实施多年,其教学目标经历了从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再到核心素养这一价值转向。本文深思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现状,分析基础外语教育目标偏离的致因,探讨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归正思路,寄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教学和测评事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

一、 引言

建国伊始,受诸多因素所限,中小学外语教育主要是俄语课程的教学。直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1956)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1957)颁布实施,我国中小学开始恢复英语课程教学。随着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制定,英语被确定为第一外语,中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后又历经打击、恢复和全面改革至今,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开展几十年,成绩与贡献有目共睹,但收效值得我们深思。从教学理论到发展规划,从教学内容到测试评价都存在着问题,“费时低效”的局面已成为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界难以化解的症结。许国璋曾撰文论述了正确的外语教育方针、政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从语言的定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洋为中用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外语教育面临的任务。然而因为诸多原因,未能真正领会许先生的外语教育理念,多年来外语培养目标偏离较多,学生外语能力很难真正得到提升。关于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意义、外语教育的目标、外语素质教育,许多家长,甚至教师对这些概念都比较模糊。反思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当首先反思其应试目标,深究其实施情况,便可知成败得失。

二、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外语教育是其中一部分。外语教育目标是有效开展外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全局。外语教学目标不应只考虑其实用目的,应该取法乎上,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学文化、启心智、养性情、爱生命为追求,要考虑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那些共同的、最基本的、最有意义的价值观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这是语言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教育永远都不会偏离它的目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社会决定的,并不是教育部门决定的。教育本为育人,可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之下,我们的英语教育异化成了“育分”,学生逐渐成为应试教育制造出来的“考试机器”。当代英语教育的根本使命,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应以发展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基于具体知识的理解、生成及效用,激发、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热爱自我,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他们能做到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上述这些特质也是当下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旨内容。

英语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语种之一,培养中小学生的外语学科素养,旨在希望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这一要求显然与传统的语言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对外语素养的基本界定。因此,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应当列入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1978年和198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主要体现的是基于结构主义的KS(knowledge and skill)目标分类学,培养目标主要包含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强调对知识的掌握。1993年和1996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体现的是基于结构主义和互动主义的KSC(knowledge, skill and communication)目标分类学,除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描述以外,特别提到要“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003年颁布的《课标》旨在体现功能、意念和任务型的教学理念,但仍留有结构主义的痕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为主要目标内容。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待公布)倡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在设置课程培养目标时考虑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交际技能,同时强调通过学英语掌握一定的关键技能、思维品格、文化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 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偏离

理想的目标在现实中一般很难真正完全实现,偏离亦在所难免。我们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多英语工作者和利益相关者并不真正领会英语素质教育的实质。英语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的反映。我国英语素质教育经历了好多年,虽然强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学生智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但从英语教育的实际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仍偏重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很少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认知思维能力、創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有好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学生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为考试拿高分。上行下效,层层折腾,怨声四起。这是体制和观念的问题。

课程设置大多旨在提高英语水平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程,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重语言知识,轻其他人文知识,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成绩和过关仍然是开展英语教学的“风向标 ”。当下英语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严重脱节,话题重叠,内容空洞,都是些“有句无文,有文无情”的东西。青少年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黄金阶段,却给他们灌输劣质“素材”,即使是经典原作,选入教材已被编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读后已索然无味。考试内容也与学生的认知相脱节。学英语多年后,好多学生都遭遇“盲、忙、茫”的困境:首先,对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认识不清,盲目跟风学习;其次,英语学习投入很多,被动机械地去应付各种考试,时间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再者,学了多年英语,仍然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头脑知识似乎是满的,心却是空的。endprint

中小学英语教育费时低效已成不争之实,英语教育要从危机中重生,需要我们对改革中存在的残缺与凌乱有足够的自觉。 一味将国人母语能力下降归罪于对英语的热衷,不免显得偏颇,似有激进之嫌。有好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学生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看似从课程目标、教材、评价等方面有了不少改进和创新,但是大多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内容”的操作仍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英语教育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我们也不能再拷贝创意,我们真该认真思考我国英语教育本土化、创新能力不足的普遍问题了,体制不完善。但是,不成熟、不完善不是无作为的借口,也许理论和工具在追求完美的过程当中已经失去了验证自身的最佳机遇。我们要超越英语教学微观技术层面,去领悟英语教育的真谛,抛却功利,把英语教育看作是培育情感、健全人格、丰满灵魂的活动,是基于教学交互之上的精神的生长和生成,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尊嚴和幸福。韩宝成教授更是一语道破英语教育的真正目标,即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广大教师和学生要孕育英语学科情怀,把英语教与学看做是发现意义和生成意义的过程。

四、 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归正

基础教育改革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关键部分,而由于课程改革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又是一个热点课题。课程标准,是基础英语教育的核心,是英语教育和教学目标得以全面落实的标杆。我国各阶段的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缺乏具有普遍指导功能的教学大纲。美国有《全国外语教育标准》和《幼儿园至高中语言运用能力标准指南》,外语教育工作者可以据此开展外语教学。我国虽然有《英语课程标准》,但外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状态与《课表》规定的应然目标偏离较多。宏观上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政策,外语教学大纲和我们规定性和指导性的计划,考试政策还存在不稳定,不系统,不科学的问题,微观层面上我们在外语教学的方法、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在理论认识上以及实践中还存在欠科学和合理的地方。同时社会各界对外语教育本身的意义尚未达成共识,我们外语教育的意义是灵魂的东西,属于形而上的东西,既利于国家发展,也对个人发展有用。建议今后应该努力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提倡推行课外外语阅读,另一个是解决终端评价的问题。

英语教学目标不应只考虑其实用目的,应该取法乎上,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学文化、启心智、养性情、爱生命为追求,要考虑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那些共同的、最基本的、最有意义的价值观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这是语言教育的根本特征所在。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若能正确认识英语教育的目标,或许对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意义以及高考英语定位的理解和认知能更上层楼。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量体裁衣,儿童发展如果缺乏批判性,必然滞留在封闭的狭隘空间,无法显示出自我更新与提升。当代英语教育的使命,不能只是英语基本知识的授教与语言技能的操练,不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应以发展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基于具体知识的理解、生成及效用,激发、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热爱自我,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他们能做到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关于中小学外语教育目标的归正,应当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正确认识英语教育目标,合理设置具体的培养目标指标及其体系内容;二是科学制定英语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导向器,对培养什么样的外语人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修订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作为设置培养目标的主导思想,体现的育人的发展理念;三是合理选用英语教材,传统的教材基本都是为了学习语言而改编的文本,学习者接触到的都是些干瘪的英语表达,很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品格;四是优化英语测评体系,这就需要在设置考试题目时摈弃以零碎语言知识点为主要素材的传统做法,尽可能设置基于特定情境的能体现综合语言技能的题目,既要能反映考生的语言水平,还要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新思维。

五、 结语

当下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应力求“返本”与“开新”相结合。所谓“返本”,就是要使英语教育回到本位上来,“开新”则是要在继承以往英语教育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敢于摒弃一切传统守旧的观念,秉承新的英语教育观念。所谓英语教育观念就是对英语教育诸问题的看法,从教育性质到教学目标和任务,从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从教师的角色到学生的作用,从学习的过程到质量的评估等,构成一个观念体系,给中国英语教育注入“正能量”,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上”能方便高校选拔真才,“下”能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教和学有良好的反拨导向作用,使我国高等和基础教育良性和谐发展。

英语教育的问题不仅关乎英语能力的整体提升,更主要的是一种素质训练、人格塑造、构建精神的文化教育。我们需要给英语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对英语教育的思考以及实践本身能超越当下、超越一时的功利,达到可持续和永恒,达到对教育本真的追求。倘能如此,我们的初衷也就算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2]韩宝成,刘润清.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回眸与思考(一)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2):150-154.

[3]韩宝成.关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0-302.

[4]孙大强,郑日昌.心理测量理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5]王世庆,冯光宇.从社会认知角度透视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75-80.

[6]吴本虎.以发展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育评价[J].外语界,2009,(4):36-42.

[7]许国璋.谈谈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方针[J].《人民教育》,1978,(10):21-25.

[8]张冬玉.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症结的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109-111.

作者简介:

杨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