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之花在地理课堂绽放

2018-01-30戈志国

考试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初中地理

戈志国

摘 要:初中地理课堂实现德育渗透:一要回归本位,升华认识,凸显地理课德育功能;二要依托文本,对接现实,提高地理课德育实效;三要搭建平台,借力活动,延展地理课德育途径。这样,才能让课堂绽放德育之花。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德育工作引向深邃。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功能;德育实效

作为教师,相信你和我一样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多年后,你曾经的得意弟子,见到你连声招呼也不打,与你视若陌路;而那些非常令你头疼的学生,见到你时却能嘘寒问暖,对你非常的热情与尊敬。如此反差的礼遇,相信一定令你五味杂陈。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于你得意弟子,你多关注其成绩名次,忽略了对其思想教育;而于曾令你头疼的学生,他知道你的经常“腻乎”是存心为他好,所以他心存感激。

通过这个小小的事例,笔者只是想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能只追求分数,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否则,就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所说那样:没有道德教育的教育,等于让利剑握在疯子手中,你说可怕不?这样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在地理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是何等的重要啊!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 回归本位,升华认识,凸显地理课德育功能

1. “课标”对地理课德育地位刚性要求

地理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最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要求,个人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第一,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第二,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培养学生热恋故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第三,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而言,则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全球眼光。就这三点,笔者认为第一点最为重要,最接地气。因为人只有成其为“人”了,才能有所担当,才会有益于国家和世界。

2. 历史和现实赋予地理教师的使命要求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知道,分数是我们需要的,但这不是全部。别忘了,我们在挖空心思给学生知识深度和宽度的时候,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厚度和温度。就现用地理教材(湘教版)而言,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德育因素,以及学生很感兴趣的德育因子。

二、 依托文本,对接现实,提高地理课德育实效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现实的考量,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课渗透德育,主要从做好做实以下两点。

1.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化的时代大潮销蚀着国家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同样,信息化下便捷的通讯手段迟滞甚至取代了游子回家的脚步。

201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相关内容时,我就结合时政,给出相关的地形图,让学生讨论如何伏击准备扫荡的日军;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教学中国地形的时候我就结合红军长征路线来出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既缅怀了历史,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讲湘教版八上《中国的疆域》一节中,在学生已明确我国陆地总面积的情况下,结合中印两国的领土争端,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强调:虽然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领土主权问题上要毫不含糊绝不能让步,从而珍视祖国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

地理教学中还要适时适度结合乡土地理资料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桑梓情怀。八年级上册很多章节,如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都很适宜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大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地球是我们全人类的共有的家园。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现代化与传统化不可避免的冲突更需相融对接的大背景下,各国、各地相对封闭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特别是在世界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为此,结合初中地理教材中这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拥有全球意识、全球眼光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加强对学生的全球合作意识和全球责任意识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非常多,穷尽之,不可能,也没必要。就重要性而言,培养学生的“中国情结”,还要让学生拥有“世界眼光”应是地理课堂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搭建平台,借力活动,延展地理课德育途径

1. 结合重要节点,开展课外活动

教育实践中,可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针对我国目前的海洋现状,可举行以“我爱我的蓝色国土”演讲比赛,以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开展“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可以通过集邮等活动,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浓浓的爱国情;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家乡的资源、环境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 打通学科界限,构建立体体系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事。换而言之,地理教师不能光顾自己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该与各学科各极形成合力。如在讲授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时候,我就引用一些中国古诗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揭示气温高低与地形高低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引用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并且配以相关的庐山的桃花盛开时的图片,让学生去讨论;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我引用了“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等诗句,这样深入浅出,形象而且生动,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学习《中国的疆域》一课,我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让学生懂得历史上英、美、俄等国都曾依托海洋创造大国奇迹。而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走向海洋的国家之一,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只有明初(特别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短暂的一瞬。明朝中期以后,我国海洋事业开始慢慢走向衰落:近代以来淡薄的海洋意识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面对今天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我们该自觉地树立积极的海洋观。

综上所述可见,中学地理课堂德育渗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也不是随便可以放一放,而应是常抓不懈的;同时,地理课堂的德育渗透中也不能零打碎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要有一条主线。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实現地理课堂的德育课程化。倘如此,我们的课堂在引领学生探寻知识的百花园时,就能自然地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把德育工作引向深邃。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初中地理
初中思品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功能策略探索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